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探讨
【摘要】融资计划体系包含的内容涉及融资企业内部经营的真实信息,通过银行、融资企业、咨询机构等合作编制的融资计划体系适合用于企业融资和贷款的信用评估,这样着眼于企业发展未来的分析是德国商业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融资企业的一系列融资计划表进行分析,可以切实地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潜在风险,从而对其融资期满后的债务偿还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
【关键词】融资风险管理;融资计划体系;德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概念及其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在银行业务中占其日常经营业务的60%左右。其中,针对国际贸易企业的贷款与融资是银行贷款业务的核心部分。国内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包括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出口贴现、开证授信、信托收据、提货担保、福费廷以及国际保理等。随着融资市场以及相应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贸易信贷的风险也日益提高。此外,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因而导致了诸多风险。目前,就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不良贷款余额在其国际贸易融资总余额中的占比而言,欧洲商业银行一般都控制在2%以内,而国内商业银行的这一数据则远远高于欧美同业,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和融资品种的增加,国际贸易融资的存量和增量风险不容乐观。以往在银行中普遍运用的各种方法都是基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上建立的,而这些财务报表往往是专门给企业外部的、反映以往经营情况的资料。其可靠性与时效性都局限了传统分析方法作为信贷偿还能力评估工具在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借鉴德国商业银行中采用的、着眼于融资企业融资计划体系的分析方法,探讨如何从企业的内部经营分析入手,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对企业将来的偿还能力进行客观评估。
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与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的条件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来自于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内部制度与管理方面的缺陷等。就外部环境而言,风险的影响因素分布在国际商品贸易、物流流通以及融资等各个环节,而银行目前通过传统意义上的评估方法,例如内部评级方法、财务分析法、机构或专家评估法等,并利用现代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数据挖掘和风险量化分析,并建立起了内部的风险监管体系。然而,国际贸易企业的融资偿还能力及风险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银行内部监管体系应该着眼于融资企业的未来业务发展和成果,而企业的融资计划体系可以反映这方面的情况。因此,对企业的融资计划体系分析可作为融资风险管理中决策的主要依据。
(二)运用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的必要性与前提条件
只要具备相关的必要信息与数据,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的评估方法操作简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外的、或提供的各类报表、财务分析以及经营报告等均为对外的“公共信息”,不足以作为分析企业经营真实情况的可信数据。只有企业“对内”报告或发展计划所包含的数据才反映企业未来发展的真实信息,可以成为有价值的分析数据。银行信贷人员应该着眼于企业的内部信息,本着“全面、客观、真实与清晰”的原则,对相关内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而企业的融资发展计划包含一系列企业内部的经营计划,恰恰反映了企业内部的未来经营情况,适合上述原则。而要实现这一评估目的,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可靠、高效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加工体系。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或者大数据金融时代,银行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数据应用将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随着商业银行数据分析能力提升,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为银行业务发展、市场营销、资产负债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2.合理、有效的分析工具与依据。银行数据采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化,在众多的企业内外部经营信息中,企业融资计划涉及企业未来发展的各个方面。根据德国大众银行(VolksbankAG)编制的、基于企业融资计划的评估方法,融资企业提交的被评估的融资计划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流动性计划、资本需求计划、长期贷款计划、动态资金平衡表、资金偿还计划表、以及未来盈亏核算表等六个方面的经营数据。总之,与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状况等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成为风险分析的主要对象,据此信息对授信企业进行预测性的评估。3.专业、可靠的评估人员以及高效的组织机构。尽管每一个银行的组织架构不仅相同,但是,涉及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一般都包括三个层级,即主管经理,全面负责风险控制;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负责融资风险的管理;融资信贷员负责具体的信贷业务风险。
三、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融资计划的可靠性
基于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因素考虑,现代的信贷管理体系越来越重视分析融资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融资计划数据的真实与可掌握性以及融资计划的可检验性是该评估方法得以实现的主要保证。因此,德国的银行或者贷款机构一般要求融资者提供融资计划,或要求中小企业或者不具备制定该融资计划能力的企业通过会计事务所等咨询机构制定该计划。甚至许多德国银行为融资客户提供这么的专业咨询与服务,帮助客户制定相应的、客观的融资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融资计划毕竟是着眼于未来的预测,计划制定者的主观判断以及乐观倾向在所难免。因此,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中或许存在有意或者无意的人为因素影响,比如,对盈利预期的人为放大,对成本因素的估计不足等,都会导致不同的分析结果,使得评估的可靠性大受影响。因此,可检验性意味着该融资计划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实际,相应的逻辑分析立足于客观实际,将那些与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数据置于这样一个可信的评估体系中,并进行实际-理论对比。克服主观局限性的另外一个做法就是将对未来预测的评估与实际数据进行动态的比对,在评估过程中不断地跟踪与采集实际信息,与计划预期进修对比,以检验理论评估结果的可靠性。2016年第12期下旬刊(总第646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2,2016(CumulativetyNO.646)例如,将涉及到融资计划的相关实际经营情况与融资预期计划达到的相关经营情况作为“实际”与“理论”进行比对,这样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融资计划中可能相对薄弱的一些环节或者问题,对这些薄弱环节或者问题进行评估,最终发现影响融资计划目标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客观地评价融资计划本身的可靠性。
(二)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的内容
1.企业融资计划体系的构成。融资计划是企业的经营计划之一,反映了企业在未来特定时期内计划的资金流动和资金偿还情况。因此,根据德国商业银行的标准,融资计划是一个体系,包含了前文提到的、围绕着融资而制定的、若干企业经营的计划。其中,企业首先需要制定资本需求计划和融资计划;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动态平衡表,以反映资金平衡表、资本结构与融资结构;同期的资金偿还计划以及资金偿还能力可反映企业的资金偿还情况以及资金流动性;最后,通过对未来的盈亏平衡表的制定,计算出企业未来的经营收入与资金流入情况,以及扩展的现金流情况。企业融资计划除了其自身体系以外,还与其它经营计划有着密切联系,按照资金的流向,一般可以分为资金流入类的经营计划,如营销收入计划;以及资金流出类的经营计划,如投资计划、采购计划、以及人力资源计划等。根据“全面,客观”的原则,在制定和分析融资计划时候,实际是面对企业的内部计划体系,涉及到生产、销售、资源配置、内部发展等诸多领域,可以说,银行要针对融资企业的一系列相关计划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考虑经营信息的时效,据此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效益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
2.融资计划体系分析是一个系统的分析。①融资计划是该体系分析的核心。如上所述,融资计划体系分析是银行融资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而对企业融资计划本身的分析则是这一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的核心和基础,融资计划反映了企业资金需求与融资情况等两个核心部分。按照德国商业银行的标准,融资计划应该涵盖全部的资金需求情况,包括长期与短期的投资与资金占用及其成本。这一资金需求情况与来自经营收入的资金流入情况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对于融资企业的偿还能力评估非常重要。其中,长期资本需求、融资结构以及资产结构的变化都是分析的重点。②动态的资金平衡表是重要的补充。动态的资金平衡表反映所融资金使用和来源的变化。借助对动态自己平衡表的分析,银行可以在融资期结束时明了资产、资本以及融资的比例结构。因此,该表的数据将反映在融资计划表中,并将把融资与经营各个时期的相关数据归纳总结,形成“动态”的计划平衡表。这样,平衡表两边均反映了未来的运营资产和融资来源的变化,因而非常适合对设备融资以及资金流动性的评估。③资金偿还计划表。该部分计划表将归纳融资期内(通常12个月)资金来源部分所有的长期与短期借贷,包括利息以及偿还期。值得注意的是,估测未来的运营净收入和运营成本比较困难,企业内外部环境均对未来的预测产生影响。客观的预测对于制定合理的偿还计划至关重要。其中,还包括还本付息计划表。④还本付息计划表。作为汇款计划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该表反映项目借款偿还期内借款支用、还本付息和可用于偿还借款的资金来源情况,用以计算借款偿还期指标,进行清偿能力分析。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归还建设投资借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项目投产后的折旧、摊销费和未分配利润等。⑤未来盈亏核算表。借助盈亏核算表,将对未来企业运营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在计划表中,首先对最近的三个核算季度的企业盈亏进行统计,并按照相应的比例,对未来的营业净收入进行预测,并将未来发生的企业内外部的各项相关成本,如原材料采购、人力成本、折旧以及市场波动等等,进行归纳统计,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的资金需求。
3.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的注意事项。以上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的各主要部分反映了融资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资金占用与来源的变化情况,对于德国商业银行而言,融资计划体系的分析过程也是一个针对融资企业经营信息与资信情况的收集过程,这个过程是信贷人员主导的、动态的调研与分析过程。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尽管融资体系的分析着眼于未来企业的运营。但是,对于贷款银行和融资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依旧存在。因此,银行还需要进行其它方面的资信调查。银行业界普遍还针对融资企业开展管理能力调查和市场调查,从经营者的能力角度以及业务的市场前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以及还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②由于是信贷人员主导的、着眼于未来的还款能力评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人为的影响因素。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无意识的行为,人为的预测总是会有有产生过于乐观的判断,因而使得评估结果有失公允。因此,信息与数据的采集过程与标准应该尽量客观与科学,尽量减少人为的主观臆断。③即使在德国,中小企业内部较少制定或者使用融资计划体系。对于贷款银行的评估要求,中小企业只能通过会计事务所或者银行的信贷评估机构的帮助完成该体系,这无疑是一笔不小成本。
四、结语
国际贸易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归因于未来还款能力的不确定性,而造成不确定性的原因普遍存在于企业内外部的经营环境中,而企业的融资计划体系分析立足于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且着眼于企业未来的资金占用与来源的发展变化,因而被视为较为适合的融资偿还能力评估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Dambach,H.DerinstitutionelleKreditmarktw?chstdynamisch[J].DieBank,2000,(2):138.
[2]Guthoff,A.:DieZukunftdesKreditgesch?ftes[J].ZfK,1999,(21):12.
[3]齐东伟,徐子奇.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策略[N/OL].金融时报,
[4]王立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及风险控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3).
[5]魏国雄.大数据与银行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4,(15):25-27.
作者:南仲信 阮尹 吕海萍 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