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其探讨,以期培养出适应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能为企业带来良好效益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国贸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群;建设
一、前言
当前,构建学科专业群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群而言,其是以国际贸易为核心、若干相近学科组成的集合,并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践行“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教学思路,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抓手,以构建国际贸易专业群特色的多个职业岗位群为方向。本文以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其探讨,以期培养出适应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能为企业带来良好效益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国贸人才。
二、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的探讨
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日期繁荣,构建新型国际贸易专业群,使之服务于人才培养十分必要。因此,本人站在传授知识视角,对建设国际贸易专业群做一详细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群建设提供新思路。
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国际贸易产业群建设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对于国贸专业而言,其在人才培养中应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职业素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具体而言,第一,培养该专业群较强的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为核心基础,这是当下学生满足岗位需求的首要前提,因而高职院校应重视国贸专业群建设;第二,主动让学生掌握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以促使学生成为国贸实务人才的保障;第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这是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必备催化剂;第四,全力构建专业群的平台课程体系,分专业、分方向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这是学生成为专业核心骨干或领域专家的通道;第五,全面推进双证制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这是学生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必备条件。
2、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对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总体设计要求,课程体系建设是提升实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高职院校国贸课程而言,其可以从如下方面构建国贸专业群建设,以形成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一些公共基础平台课,比如:军事训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学习能力指导、普通话、应用文写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平台课,以辅助国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公共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外贸产业链的基础知识,高职院校国贸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管理学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相互联系,易于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再次,岗位群基础课平台课程是为学生进入各专业模块方向打下基础,其主要开设课程有:物流基础、报关基础、电子商务基础、会计基础、单证操作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安排,国贸专业学生经过一年的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岗位基础平台课的学习,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尤其是兴趣选择专业方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兴趣”优势;最后,经过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国贸学生基本能达到企业所需。比如:通关方向(报关业务技能、进出口商品归类、外贸仓储管理),国际贸易实务方向(外贸函电、商务英语口语、国际货物运输),跨境电商方向(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物流管理方向(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物料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
3、教学资源的构建
教学资源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国际贸易专业群模式需建立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即由校内主导、专业带头人牵头,联合优质企业、兄弟院校共建国家示范型资源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需要按照国家示范专业群的技术规范和专业岗位课程内在联系构建的,由出色的数字化媒体(微课、碎片视频)、知识点素材及共性案例等基础资料组成,并根据教学需要,国家最新动态不断扩充完善网络精品在线平台。此外,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高职院校优质资源库主题一般应包括:(1)专业方向的社会化服务型课题、项目;(2)校内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构建的项目化教学教材;(3)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小组教学;(4)企业;(5)校内外实训基地。
4、师资队伍的构建
高职院校应按照“教学团队合作化”的思路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能独立运行项目),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的“三师型”教师队伍。通过这样的融合,促使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产教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高职校内教师通过假期或者某一年到基层企业实习锻炼,进而了解企业所需,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和一线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到学校就某任务、项目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把实际工作的问题、难题所遇到的分享在教学中,同时邀请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讨,共同开发符合企业工作实际的教材。
5、教学效果体系的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群应始终坚持“教师互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的教学反馈体系。同行评教将把有关资料反馈到系部,由系部的教学督导有针对性听课集中商议有点传承、修正缺点。学生评教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比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而予以修订完善评价内容。
三、总结
构建国际贸易专业群的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适应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能为企业带来良好效益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日期繁荣,高职院校需要不断优化、构建包括国贸在内的专业群课程。基于此,当下高职教学必须整合资源,以岗位群设置课程,坚持走专业亮点和专业质量的发展之路。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群建设才能有效的促进实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占九.关于“1+x”模式英语专业群的建设[J].职教论坛.2010(2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廖晓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
[4]仇荣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作者:刘康 单位: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