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研究
摘要:国务院在国发〔2018〕32号文《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中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目前,我国各地高校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创新创业热潮日新月异,创新创业典型不断涌现。工科高职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格局下,发挥着中坚、不可缺的作用。当然,在当前新经济、新商科局面下,也对工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关键词:工科高职院;市场营销;人才;创新创业
1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1新商业时代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时代特点是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不断涌现,历史性的革命正在当前时代上演,这就对商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不断改变的新商业场景对创新型、复合型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需求更为迫切,要求也更为严格。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不断学习、顺应和看清市场发展现状和潮流,在当今和未来的商业格局中定位自己的位置。同时对于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就要顺应新经济、新商科的发展,看清时展趋势,思考和践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1.2学习内容的重合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科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驱动两者深度融合的是基于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理念和定位。以创新创业项目中的创业计划书撰写为例,需要系统考虑市场调研、创新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背景、市场定位、目标客户、营销推广等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市场营销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现代推销技术》等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内容。以创新创业项目中的运营为例,需要系统考虑招商、品牌、路演、汇报等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品牌管理》《广告策划》等市场营销专业的拓展课程。这些交叉内容对创新创业教育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两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和载体。1.3二者的深度融合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成效最终落脚点在学生上,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成效落脚点也在学生上,当两种类型教育聚合发生量变到质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就更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当前,工科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占毕业生的总数比例并不高,还只是少数群体,究其原因还在于两类教育的融合教育还不够理想。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仅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要求,还应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要求。此外,报考工科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高中(中职)阶段的文化程度相对而言还不够高,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存在着较大改进空间,对纯理论的学习兴趣不够高,双创教育和营销专业教育的融合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扬长避短,发挥学生自身特长。
2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双创思想认识高度不够。当前,工科高职院校营销专业教育管理者从理念上而言,是接受和认可深度融合双创教育,但具体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还认识不够,其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在注重双创教育方面还有待提高。工科高职院营销专业学生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自身职业规划的目标还不够清晰和明确,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和信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少部分对双创教育有兴趣和信心的学生,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大量课余时间用到课外双创实践中,对创业准备大多也蜻蜓点水、无功而返。1.2与专业课程尚未有机融合。在紧跟党中央大众创业的方针下,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多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该课程要么被工科高职院开设在通识类课程,要么开设在实训课程,要么开设在选修课程。在课程的质量和数量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在满足学生需要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课程的教学质量上,也没有统一的共识,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有机互联,有机融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3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实践性要求特别强,受教育的学生只有更多在实战中锻炼和体会才能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和能力。这就要求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具有敏锐的商业思维、独到的市场眼光,深厚的社会阅历。但现状是我国工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线教师大多为学术型和研究型教师,双创实战的经验并不深厚,自身双创意识并不强烈,对开设公司的申请流程不够熟悉。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把控并不老道,从而影响了教学课堂效果的实现,进而影响了双创教育的质量。2.4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落后。当前形式下,现代学徒制、半工半读、校中企(厂)、企(厂)中校已经成为不少排头兵阵营的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但仍有相当多的院校运用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的比例过大。也有不少院校借助创业精英班、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整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课程内容信息量不够多,教学方法相对于灵活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而言,方法显得相对过时。
3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1提高创新创业的思想意识。工科高职院校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是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一体提升双创思想意识。学校要认识到讲授创新创业知识之外,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进而思考制定训练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政策,开展这方面针对性训练。教师要在梳理和思考之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当前新经济,新商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思考如何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机植入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双创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要积极思考自身的职业规划,结合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充分体会双创思维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转变自身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在校期间致力于自身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今后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3.2双创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营销专业教学。除了前面所说提高双创意识,还需要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无间隙融入双创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思考如何兼顾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在设计具体教学方案时,注重专业内容的讲授同时,可以从专业内容产生的灵活运用上,开展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授《网络营销》课程中的制定网络调查问卷这一项目内容。可以让5-6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的兴趣爱好,成立模拟企业,模拟企业拟开展网上销售,团队成员思考如何制定网络问卷,发放和分析问卷,为网上销售开展网络市场调查。这里重点关注学生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关注学生团队模拟企业的起名是否与所售产品属性相符;二是关注制定的网络问卷题目的撰写是否能达到问卷调查的目的,关注问卷题目怎样结合产品属性进行创新性撰写;三是引导学生思考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问卷调查的优缺点。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2.3打造“十佳”双创师资队伍。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与营销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都离不开师资队伍这一载体。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打造实战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考虑两个方法:一是打造“企业导师+专业导师”的十佳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具体做法如下:学校在制度设计上,首先要制定鼓励成立“十佳”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奖励措施,教学团队鼓励专兼职混搭组成。学校设立遴选办法,可以对师资组成、开展工作、开展成效、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给与界定。二是十佳团队的遴选可以分为三期开展,每年遴选一期,建设周期为两年,期末进行答辩考核。奖励资金分为两个阶段发放,一是团队遴选入围后,发放总奖金的前40%,二是团队建设期满,答辩合格通过,发放总奖金的后60%,并颁发“十佳双创教学团队”荣誉证书。3.4实施实战型创业教学方法。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离不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成立实战公司,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背景、兴趣爱好成立模拟公司,模拟公司的组成可以是1-2名教师和5-6名学生组成。同时在这一阶段选择自身公司的销售产品,为了方便销售,学生生活用品可以优先考虑。第二,开展实战教学,团队成员分为市场部、财务部等部门,运用所学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线上线下开展营销创业活动。创业活动可以分为初期目标和远期目前,初步目标为成交第一单,远期目标是规范和优化创业策略。利用实战活动,使学生形成双创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也基于活动来提升工科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在具体的创业活动中,检验和修正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双创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梁英瑜.工科高职院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7.8
[2]李晓晟.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7.
[3]邵运川.国内外高职教育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对江苏省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
[4]郭慧馨.市场营销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
丁勇 邵运川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财贸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