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思政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路径

思政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路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06 13:00:00人气:961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学校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改革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探索出一条与专业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市场营销专业

一、思政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教学实效,推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

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高职教育逐渐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入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中,针对当前热点时事问题进行贴近专业需求的教学,让思想政治课程更具吸引力,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对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优势的现实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技能扎实、职业素养良好的全能型人才,但由于不同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工作岗位不同,其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势必不同。高职院校在开设课程和教师教授课程时,将市场营销工作方面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转变学生以往对思想政治课程泛泛而谈的偏见,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三)转变教学方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职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推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方式。然而,“重专业技能,轻政治素养”的观念还一直扎根于人们心中,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成为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政治保证,将其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对行业就业前景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二、思政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缺乏统一性,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往往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非常重视,但忽视了专业工作所需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很多高职院校采用“2+1”或者“2.5+0.5”(2年学校学习+1年企业实习或2.5年学校学习+半年企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学习时间的压缩,降低了思政课程的丰富性,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也往往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上,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而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也只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忽视了政治素养的培养。并且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往往属于不同的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联系,在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专业教师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而思政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顾及不到专业特点和专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各自为政,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独立、毫无关联,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成了“空架子”。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生源相比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主动学习能力也稍显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不同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都是统一的,忽视了各个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资源及内容的选取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且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单纯的理论教学为主,内容单调且乏味,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对知识浮于表面,无法与专业实际相结合,更别说转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法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到了大屏幕上,但演示的内容仍然照搬书本,教学方法并未真正有所创新,课程仍然枯燥乏味,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就导致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有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学生都是出于获得学分、完成学业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两者融合途径单一

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仍然相对独立、缺乏联系。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方法为主,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完成,即便是学校在专业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仍以就业指导等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形式为主,缺乏实践教育环节和现实案例作支撑,并没有真正地将两者融合起来。另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受课程内容和数量的限制,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无法与专业课程充分结合起来,仍然独立于专业课程之外,无法有效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政治素养,单一的理论教学融合,不仅无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专业实践上的一些难点,反而更容易降低学生的期望值,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失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思政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

通过上文对思政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思政教育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力求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教学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教学目标是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都是针对所有学生统一制定的,不能准确地把握专业的特点及重点,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不强,加之任课老师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首先,高职院校在建设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时,应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增强思政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统一性。在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将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社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方面,使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其次,构建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应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其一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现行的马列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加强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法律常识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为融合专业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高职生源特色和专业就业方向,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契合社会的需求。

(二)丰富教学资源,突出专业背景

教学中兼顾学生的专业背景是实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才能使思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一方面,理论教学内容应当体现专业特色。在基础政治教育课程的基础上,选取一些与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充分考虑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特征,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剖析为主线,以具体生动形象的实时数据材料为载体,提高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起与市场营销工作相关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责任意识等。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应当对接专业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思政教育更加不能脱离高职院校的实践,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提供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加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以及各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思政课与专业实践课教学的一体化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性和专业针对性的统一。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实效

邓小平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忌讳就是“照本宣科、本本主义”的僵化教学,如何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引入榜样教育,提高学习热情。榜样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典型教学方法,在市场营销专业榜样教育方面,选择学生熟知的市场营销行业中营销口才好、职业素养高的人物作为榜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内在向往。第二,借助网络平台,加强互动教学。师生之间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通过匿名或者私下交流的形式,形成无拘束的、自由的沟通环境,增强互动,使思政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第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动机。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奖励;在实践教学中,开展思政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

(四)加强师资建设,适应教学要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师资建设,才能将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之中。一方面,在认识层面上,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倡导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专业特色,加强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发挥其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专业课教师加强与专业行业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学习,对学生形成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在实施层面上,制定与市场营销专业对口的“专家型”思政课教师的师资培养计划,培养出一支与市场营销专业对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仅方便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而且思政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教学计划,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路径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9):108-109.

[2]高原平.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3]张赵根,林茹.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J].教育评论,2013(1):96-98.

[4]邹宏秋.着眼教学实效探索高职思政课与专业教育融合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38-39

作者:励业 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