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出发,对比传统灌输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探索启发式教学模式。从启发式教学内涵和特点可以看出,启发式教学不同于灌输式教学,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激活学生思维多样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灌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模式;市场营销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形式,目前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或滔滔不绝,一讲到底;或以问代讲,一问到底。学生阅读时间、思考时间、讨论时间都被挤占,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都被掩盖,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本文试图从启发式教学实践中找到些许答案。
一、高职院校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的知识主要是技能型知识,知识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有现代师徒制和工学一体化教育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工作的技术和技能,更多体现教师直接把工作方法和技能直接教给学生,学生毫无分差接受所教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注重学生当前发展。教师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对知识理解靠训练来实现。学生把技能练熟,教师就认为教学达到目标。殊不知,事物在不断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也在不断推新,教师教的方法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适用,当环境发生变化,学生就举手无措。教师教学要注重学生当前发展,也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高职院校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发现和自己理想有明显的差距,加之,社会的竞争压力和未来前途发展的担心,学习动力出现明显不足。学习动力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上,完全依靠老师灌输式教学,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很少有学生去拓展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二、传统灌输式教学的特点
传统灌输式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体,教师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毫无保留的接受教师的知识。其特点有以下几点。传授知识量大,教学难度相对不高。灌输式教学满足基础知识的传授,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能教给学生大量的基础知识。因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在传统灌输式教学下,教师事先将要本次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全部安排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主演”,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观众”,教学效果如何,教师全然不知。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中,教学设计中虽有此教学目标,但在实际中,教师极少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甚至教师把问题的答案和盘托出,这项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摆设。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因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难以理解时,逐渐就失去学习兴趣。此时教师不能观察到学生心理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学生厌学情绪就越来越严重。
三、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现代教学思想表明,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激发学生自觉地、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思想在运用过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将知识和能力获得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作为长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有深度、有难度的系统知识,还是启发式教学有更多的优势。启发式教学更符合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主动构建者,教师只对学生构建起辅导和促进作用,这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完全不同。由学生被动学到主动学,学生学习兴趣大幅提高。针对重点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能把握学习的要点,知识点数量少,学生负担轻,以利于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理解知识的时间,对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学生学习的困惑少了,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学习积极性就得以提高。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替速度越来越快,过去陈旧的知识已经不适应未来经济的发展需要,就要求人们迅速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中,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灌输式教学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目的,而启发式教学就更好的满足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激活学生思维多样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思维没有被定式,问题解决方式呈现多样性,其中不乏创新性思维涌现。
四、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正因为教师在教学与学生在学习上的矛盾,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由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现代启发式教学的转变。
(一)情景式启发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和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知识和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市场营销问题情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如在谈判与推销课程里,将谈判现场搬进课堂,由学生担任不同的谈判角色,模拟真实的谈判场景,让学生明白灵活处理谈判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谈判技能,同时身临其境感受到谈判的艰辛。
(二)提问式启发
提问式启发,关键点是问题的设置。问题设置要注重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如在讲到王永庆卖米的案例时,首先要学生回答王永庆卖米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要学生回答从这个案例里,你们能获得哪些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能不能推广到其他企业经营管理中。这样,提问式启发不单解决案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能推广到其他产品经营当中去。
(三)案例式启
在遇到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时,学生对抽象知识无法把握,教师此时就用现实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从案例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揭开学生心中的疑惑,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在解释什么是市场营销概念时,学生区别不了市场营销、推销、销售三个概念,总是混为一谈。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举出现实生活中经营比较好的企业案例,向学生重点讲述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学生就能获得启发,知识就容易懂了。
(四)图示式启发
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学生的形象思维要强于抽象思维,也就是学生对于图案接受程度要高于抽象事物。图示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把一些理论知识形象化,用图案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在讲到企业经营盈亏平衡时,通过图示展示企业销售量、成本、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
(五)比喻式启发
比喻式启发是指教师用生动有趣形象的比喻,启发学生联想,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迁移,达到认识事物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需要借助具体形象,大家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比喻素材要加工提炼,能反映原来事物的本质,注重比喻的通俗性和科学性。在讲到市场营销学产品生命周期时,可以用人的生命周期比喻产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观察各个阶段不同因素的变化,学生就能迅速掌握理论知识要点,提高对此类问题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总之,启发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双方主动参与整个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与进步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侯煦光.怎样进行启发式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7(9):56.
[2]张敏.现代启发教育思想及其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5(6):96.
[3]周姣术,朱华.从“灌输”到“启发”:论启发式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诉求[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2.
作者:杨磊 单位: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