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与吉他营销模式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8-05 03:43:00人气:384
摘要: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重要场所,所以校企合作不仅锻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还方便了企业以一个低成本的、全新的视角探索商业经营模式。吉他市场在中国已经日渐成熟,经营模式也逐渐固化,想要在已有的体系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打破常规。本文旨在从校企合作的视角下找出目前吉他经营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供解决方法。关键词:校企合作;吉他;销售模式;创新一、吉他市场显存隐患
我国吉他市场的经营销售模式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吉他最早出现在国人面前是上世纪60年代东方歌舞团在研究西方乐器时提到了吉他,70年代到80年代媒体将吉他介绍给了大众,加上一些吉他歌手的出现,引发了大众对吉他的狂热。近几年,因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吉他作为上手最快的乐器,音色优美、和声丰富,成为非常受青少年欢迎的乐器。于是吉他市场越来越大,销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培训班也是铺天盖地。目前中国市场上比较有名的吉他品牌有Farida(法丽达)吉他、ALAYA(伊莱雅)吉他、红棉吉他、Starsun(星辰)吉他、TYMA(泰玛)吉他、水木年华吉他、segue(森格威)森氏吉他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吉他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市场监管问题,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管的机制,吉他从制作到销售对一般群众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很多需要购买吉他的人都会选择先在网上搜索吉他介绍,但是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吉他的材质音色都不是很懂,很容易上当受骗。还有一部分人会找培训老师咨询,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培训老师是不称职的。所以很多新手想要买一把满意的吉他很困难,市场上吉他多到眼花缭乱。
二是受众问题,吉他相对于钢琴这类乐器来说还是比较小众化的,不是吉他普及度不高,而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学习钢琴这类乐器可以考级,对小孩子以后上学、工作等都会有所帮助,所以他们更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钢琴。吉他主要在18岁-25岁的年轻人中流行,尤其是校园内普及度更高,所以想要提高吉他的销量就必须在年轻人开拓市场。二、现有销售模式研究
目前现有的吉他销售模式总的来说大概有三种。第一种是以设备销售为主的琴行,第二种是以培训为主的琴行,第三种是乐器培训两者兼有的琴行,而每一种琴行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发展方向又会分不同的档次和规格。
第一种琴行一般开在国内一线大城市,或者各个省会城市,店内装潢高档,乐器设备种类齐全,而且好货较多,价格比较昂贵。基本上这种琴行是为内行人或者准备专业学习吉他的人提供乐器的,普通的消费者或是短期培训是不会选择这类琴行的。这类琴行里面非常出名的有全球最大的乐器零售商GuitarCenter(中文名:吉他中心),在美国拥有超过260家门店,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西湖村。这类高档琴行的赢利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店面零售业务,他们会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分销商,让自己的作为自己的下层机构去寻找商机。因为这类琴行处于商业链的上层,所以他们的利润率要比一般小琴行高很多。玩吉他的人群里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或是狂热爱好者是不会花一大笔钱用于吉他投资的,绝大部分都希望买到适合自己的平价吉他,所以这一类的大琴行不仅要求资金技术雄厚,还要有广泛的客户基础。
第二种琴行主要是一些培训机构或者培训学校,这类琴行多处于学生比较集中的地区,也很常见。但是吉他是一种短期培训为主的乐器,甚至很多人都能自学,所以如果只靠培训很难盈利。
第三种琴行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类型,乐器销售与乐器培训相互结合,只是琴行侧重点不同。这类琴行比较普遍,基本上处于二三级城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地域文化,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没达到精神消费的层次,很多居民学习音乐只停留在基础阶段,真正的设备买家不会光顾或者很少光顾这类琴行,所以这类琴行通常很难卖出几把昂贵的吉他。同样以一把“泰勒”为例,由于这类琴行客流量较小,商品销售周期较长,商家在赚不到钱的情况下不得不单方面提高商品单价,所以懂行的根本不会在这里买。而且相对来说,这类琴行卖假货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利益至上的商业原则使然。做第一类琴行的企业实力雄厚,信誉也好,所以他们基本上都销售国际一线品牌,而剩下的二三线品牌只能由一大堆第三类琴行瓜分。一线品牌价格透明,知名度也高,第三类琴行没有实力销售,所以只能在知名度以及价格上稍逊一筹的二三线品牌上做文章。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对销售模式的创新
首先对于市场监管问题不是一家企业的能力可以解决的,作为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就是在现有的市场监管机制下负起社会责任。从制作到销售,企业想要赢得民心,拢住更多的客户就必须诚信经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产业链条,同时可以多做一些社会福利事业来提升公司形象和提高公司知名度。其次对于销售模式问题,考虑到资金实力问题可以在第三类琴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第三类琴行乐器培训两者兼有,可以在校内开一间工作室,咨询免费,可以自己试音。吉他实体店开设在校园内更具吸引力。
1.因为校园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氛围,而且校园音乐由来已久,吸取了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通俗性,在青年学生中是很受欢迎的。上世纪80年代引发了校园民谣浪潮,一代人青春的共鸣在大地唱片的运作下无限放大。《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一把木吉他伴着清新、自然、质朴的声音,伴着青春的懵懂,冲出校园的围墙,传唱大江南北,带动了一大波青年对吉他的向往。
2.上世纪80年代是木吉他的黄金时代,电视媒体的炒作、吉他比赛的推动使吉他在中国达到鼎盛时期,不管是校园里还是城市街头到处都是吉他歌手。现在虽然达不到以前的轰动效果, 但是高校仍然是吉他受众最集中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内举办吉他比赛、寻找校园吉他代言人等活动,引起学生对校园吉他的关注。还可以将比赛视频上传到网络,通过网络平台提高本品牌吉他的知名度。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就是位于天津南开大学西门学者公寓的石魂音乐教室,与天津风格乐器合作成立了吉他商店――风格琴行,主营吉他等乐器,经营各种国内外知名的高档品牌的箱琴与电箱琴,包括:等品牌及各类高、中、低档吉他与相关配件。琴行经营时间比较长,有一定的客户群,口碑很好。最后,之前讲过吉他的受众多局限于18岁-25岁的年轻学生,校企合作情况下能在高校里面开设吉他实体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1.高校是这年龄段学生的聚集地,大学生都是已经思维独立的成年人,大学里面也有很多自主时间供学生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2.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现在有很多吉他歌手深受大学生欢迎,比如朴树、许巍等等。电影《夏洛特烦恼》也带着观众们回顾了校园吉他的青春美好,吉他也成了反映校园生活比较常见的工具。所以,吉他在大学校园内的市场前景是很广阔的。四、校企合作在创业中的价值
校企合作是现在比较受欢迎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创新型、实用型的人才。首先,从高校的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寻求外部资源促进发展。企业的投资有利于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也为学生创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金支持。对于社会需求的把握,企业比高校更加敏感,企业需要的是能在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的机遇,因而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社会发展需求分析上,因此企业的加入使得高校学生对社会动态更加了解,也使得高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宝贵的锻炼机会。其次,对于企业来说,高校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因素。地方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责任,企业与高校合作之后就会得到更多的知识资源,在信息时代来说这是非常必要的。企业还可以在高校学生中开拓市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生产与科研的良性互动,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并最终推动企业的“二次创业”。校企合作条件下开设校园吉他实体店就是体现校企合作价值的实例。一方面,这种模式的创业给高校提供了资金和机会,让大学生创业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地深入调查、实地研究。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了解吉他市场,打破常规思路,破中求立。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展开的探索调研更具备商业价值,是有利于双方的共赢模式。参考文献:
[1]罗小平.《音乐美的寻觅:罗小平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胡惠琳.《论文化产业》.云南大学出版社
唐雯雯 杨蕴琪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