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摘要: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市场营销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市场营销教学的特点,并且阐述市场营销学中应用的措施,旨在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基本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教学方式最早应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是对传统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与项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各个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对培养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市场营销教学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
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营销活动和消费者需求。具体而言,包括以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以及价格策略为主的九大问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人口学、社会学到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等内容,市场营销均有涉及。因此,要想学好市场营销的课程内容,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任何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都将影响学习效果。
2.实践性
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目的就是应用在市场经营实践活动中。因此,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后,应当在实际工作中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比如,开展营销业务管理以及策划营销方案等,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基础性
市场营销学课程以营销策略与管理活动等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能解决一般性的营销活动,给普通企业营销管理提供指导。然而,针对不同的领域,还需要学习旅游市场营销学、保险市场营销学等分支学科。因此,通过开展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奠定学习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基础。
4.科学性
从市场营销学的实际应用上来说,市场营销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科学性。也就是说,市场营销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关于营销知识与应用其中的规律,同时将其融合到实际的营销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策划执行组织与审计等过程,将会创造非常好的营销业绩。
三、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具体应用
1.整合教学内容
现阶段,各大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学校,都采用教育部规划的教材。然而,由于各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有所不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当根据本校的办学性质,结合学生的特点,系统地筛选与整理教学内容,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比如,通过整合繁杂的营销课程内容,可划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营销理念、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营销策略和营销管理。既简化课程内容,又突出重、难点,逻辑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2.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模块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授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营销场所,布置各项任务的场景。比如,教师在讲授营销环境方面的内容时,可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状况下,企业分析SWOT的过程。同时,在企业的发展决策中,提供有建议的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融入到学习情境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而后促使学生通过有关经验与知识的应用,慢慢“顺应”与“同化”所学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3.明确任务
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后,应当结合当前的学习主题,选择相关的真实事件与问题,将其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企业经历导入期与成熟期之后,面临即将步入衰退期状况,需要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选择合适的发展途径。这时,教师可以此作为课程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新产品开发的全部过程。在任务与问题的驱动下,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深入分析与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4.加强彼此的合作
教师向学生设定任务之后,教师不会主动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只是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线索,引导学生调查与收集相关资料,重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自主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在学生不同观点的辩论中进行补充,如不断修改合作小组的创意以及完善新产品的试销方案等,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5.评价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获得提升。其中,教师在任务结束后,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客观地评价学习效果。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结果;二是评价学生在解决任务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
四、市场营销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市场营销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时,不可以采取“一刀切”做法,而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充分认识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同时,教师应根据课程章节本身的特点,合理分类所要布置的各项任务,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相应地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布置难度相对较高的任务。对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布置难度相对较低的任务,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该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重点指导,加强管理与督促,促使能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2.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非常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同时,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帮助,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保护,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只有在与学生沟通后,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分配任务。与此同时,教师应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状况,适当给予引导与帮助。在评价任务的环节中,教师除了要客观评价任务结果,还要解答学生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答。
3.重视团队学习合作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使用分组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以及男女比例等情况,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的组长分配符合各自学习情况的任务。通过应用分组方式,促使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化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重视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其应用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与方式,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为提高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晓旭.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21).
[2]吴怀涛.谈“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证券期货,2010(6):97.
[3]宁亚春.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农机,2015(8):141-142.
[4]周毓娴.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5):93-94.
作者:邱萍 单位:井冈山大学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