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素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分析
日期:2017-01-04 19:26:39人气:132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当前大专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目的,在素描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以教师带动教学的质量提升。当前大专素描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课堂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教师在大专素描教学中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师在大专素描教学引导作用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三条,分别是增强思想认知、完善教学体系以及精简教学内容。三条途径贯彻实施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关键词:大专教育;素描教学;教师引导;积极作用
当前市场经济全球化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是人才竞争,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更希望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大专素描教学中也要以此作为目的,分析市场实际需求,为市场培养出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使自身在其他大专学校教育中占据优势地位,提高升学率,通过有效的创新改革提高教学的质量。一、当前大专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大专素描教学主要以基础训练作为重点内容,以静态的客观写生为主,并将其作为独立而完整的绘画作品,学生们通过学会平面绘画造型或者人物静态素描,从而培养自己的视觉塑造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大学校对于素描教学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希望可以多角度培养艺术类人才,但是实际上当前大专素描教学依旧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素描在美术中不可或缺,在人类艺术史中也有着一席地位。20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教育体系还比较单一,当时的艺术教育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学院式教育机制。对于素描教学的课程设置比较落后,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二)教材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大专素描教学活动没有深入开展,学生无法感受到绘画的特色以及艺术内涵,教材与学生的需求不符,阻碍了大专素描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三)课堂形式存在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专素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其教学形式依旧没有太大改变,艺术课堂本应该缤纷多彩,大专素描教学也应该多种多样,可是当前大专素描教学过于乏味枯燥,学生没有太大兴趣。(四)大专学生缺乏专业技能训练。大专素描教学不是阶段性产物,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市场需求不断发展的,人们在传承的时候也要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练习[1]。二、教师在大专素描教学中积极的引导作用分析
大专素描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关于形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仔细观察素描对象,希望自己能够塑造出形神兼备的绘画作品。在大专素描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住每一件事物的精神特质,在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下对被画的对象作出夸张理解与处理,从而在素描的时候可以强化自己的内心感受,使自己的素描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在大专素描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也体现在培养学生审美素质上。在大专素描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个人的喜好抛开,放下自身绘画的习惯,将不同时期不同素描家的作品展现给学生,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绘画家,例如西方人在绘画的时候重视解剖与透视的作用,在绘画时也会应用到光影和比例,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将米开朗基罗的解剖理论教授给大家,让学生领会其中的思想,借鉴学习的同时开阔自己的眼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绘画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来自自然的元素,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大专素描教学中经常在室内作画写生,环境有局限性,制约了他们的思维,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细心寻找每一件事物中存在的特点,并将其与自己的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让自己从自然中得到锻炼。大专素描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在绘画的时候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真诚地对待生活才能够感悟生活的美好。想要探究伟大的艺术,就要怀揣着充满热情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够支配自己的画笔,让自己的情感融入素描中,使自己的素描看起来十分轻盈光洁,体现出不同的审美之感。在这其中,教师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素描的技巧以及手段只能帮助学生绘画外部,却刻画不出艺术的灵魂,因此,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素描的内在灵魂,创造更加吸引人的作品[2]。三、加强教师在大专素描教学引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大专素描教学通过基本造型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根据艺术审美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重新认识大专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和造型训练,改革大专素描教学,基于素描教育的特性加强教师在大专素描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一)加强思想认知想要加强教师在大专素描教学引导作用,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强化思想上的认识。大专素描教学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也不是阶段性的美术创造,而是要经过漫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通过自身感受到其艺术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大专素描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明确大专素描也需要进行艺术传承,在改革的过程中做到精神的延续。大专素描教学属于艺术创造的一部分,从中能够体现出艺术文明思想,但是大专素描的创造价值在艺术领域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素描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认识到素描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专素描教学为现代素描提供指引方向,帮助学生们在掌握现代化素描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学到与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相符合的素描技巧,毕业之后才能更好地上岗工作,融入激烈的人才竞争[3]。对于很多大专学生来说,画素描结构非常枯燥乏味,在学习的时候即使有教师的细心指导也无法掌握其中的要点,教师表示其实结构素描并非难画,主要掌握透视、比例、空间关系,通过明暗去掌握好素描的结构,那么学生的素描结构就会得心应手了。对此,某大专素描教师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到大专素描教学的重点,在进行结构透视关系教学的时候,对于素描五官结构――鼻子结构、嘴巴结构、眼睛等结构做了详细的讲解,学生们明确这些结构在画素描时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头部正面、侧面、正侧面的结构关系,把握这些透视变化,应确定头部中线、五官辅助线,再把握头部运动规律。虽然看起来这些很难做到,但是只要正确认识素描课程,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就能得心应手。(二)完善教学体系发挥教师在大专素描教学中的作用,还应该从教学体系的角度入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不管是当代素描还是现代素描,素描教学的改革都属于对艺术教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举措,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详细分析大专素描教学的艺术特色,帮助学生去理解大专素描的艺术内涵,在实践过程中把握素描的创作方法;坚持先进社会思想作为大专素描学习的思想引导,挖掘素描的艺术价值,有利于推动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随着各个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对于素描的艺术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这有利于提高大专素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影响力。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客观素描写实方式,建立起适合各项专业需要的教学体系,以单因素和平行式作为体系的特点,改善传统的大专素描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4]。素描与不同的画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素描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着极大不同的专业特性,其观察方法、认识方法、表现方法都有着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中国人物画的造型基础已经注入融合了西方绘画造型观和造型样式。中国人物画的演变与发展在“两端深入”学术策略中保存民族特色是不可动摇的。因此,如何运用素描这一绘画形式来培养优秀的中国画人才,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该教师与学校经过讨论与分析,改善了现有的素描教学体系,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多元化学习素描技巧,感受不同的文化气息,从而强化自身技能。(三)精简教学内容对于现代化素描来说,这是一种艺术的传承,更是对先人思想的继承,学生在进行大专素描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紧抓时代的脉搏,符合时代的潮流,也要跟随教师的积极引导。大专素描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精简大专素描教学内容,将石膏几何体、石膏像、静物、真人写生等内容简化,选择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着重教学,让学生可以了解时下市场热点,学习实用性技能,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寻找对口的岗位应聘,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艺术需要感触心灵,艺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造的时候需要由心而发,感受美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反映出绘画的特色。随着社会艺术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素描艺术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大专素描教学内容中融入智慧思想,提升艺术效果空间。教师应转换教学形式,利用与该专业对应的环境和场所,建立起与大专素描教学相符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并形成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自然过渡,促进基础性素描教学和专业性素描教学完美的融合,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素描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全面发展的实用性艺术人才。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各个高校面临教学改革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大专素描教学也是一样,传统的教学体系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对素描绘画艺术的理解。在未来,该专业教学也需要加强改革,利用教师在其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巩固素描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参考文献:
[1]孔庆龄.浅谈素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J].才智,2013(16):112.
[2]郝蔚.传统素描教学与现代素描教学的分析与比较[J].艺术教育,2008(10):100-101.
[3]单德林.对于素描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1):117-118.
[4]梁少兴.设计素描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J].美术研究,2004(3):97-99.
张晨红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