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成本控制论文 > 谈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及优化

谈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及优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06 18:11:00人气:411

摘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顺应政策导向,我国公立医院应该创新管理与服务理念,将成本控制作为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力量,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实现对医疗物资的合理配置,以达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目的。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优化分析

一、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医疗领域的参与主体,其承担着保障民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基本职能。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为了迎合政策规定,已经针对药品差价、组织结构、医药公司关系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公立医院也正逐步走向专业化管理。同时,公立医院的收入补偿渠道逐渐缩小,由原来的政府补贴费用、医疗服务费用收入以及药品加成费用等变成了基础的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财政补贴这两个方面。政府补助资金较少,市场实行医药品“零差价”销售模式,这使得公立医院的经济压力逐步增加,甚至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营活动。因而,公立医院要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发挥成本控制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使公立医院能够通过健全的服务定价和优良的服务水平突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一)成本控制意识较为匮乏新医改制度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如果医院缺乏危机意识,且成本效益意识匮乏,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方面,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往往由财务部门承担,而会计人员对医院的战略规划、人员变动、设备购置、物资消耗等情况了解不清,再加上业务部门人员对成本管理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使得成本控制系统性和覆盖性不足;另一方面,医院管理层存在“重利润、轻资产”管理的问题,虽然收紧了现金收支管理环节,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如各科室的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使用,甚至是水电节能等方面都缺乏刚性约束,难免增加了医疗成本,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二)成本核算及分析流程尚不完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是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就是对医疗服务成本相关的信息进行采集、费用计算、费用分摊等工作,奠定成本控制的基础方向,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但成本核算与医院业务活动联系较为紧密,部分科室缺乏对成本核算系统化和整体化的认知,实际发生成本与账目信息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了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从成本分析角度来看,公立医院没有针对成本构成因素及成本支出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成本分析也仅局限于费用支出环节,缺乏对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指导,不利于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成本考核监督成效不高从目前的管理现状来看,我国公立医院成本考核方法过于单一,即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在针对各科室和项目开展成本控制监测过程中,往往以收支结余作为主要依据,通过对业务活动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析,将其作为最终的考核结果。但这种考核方式参考的基础数据较为薄弱,使得考核结果与实际支出之间存在差异;同时,公立医院内缺乏较为独立的审计部门,成本控制执行过程监管不足,难以形成有价值的监督体系。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管理需要由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类别较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数据平台作为支撑,才能对不同病种的成本构成因素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获取较为准确的成本数据,为医院管理层经济决策及政府部门制定病种付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虽然建立了较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但管理工作仅局限于财务核算。成本控制所需的相关信息数据也是从财务软件中导出获取的,部分基础数据时效性较差,且与实际存在偏差,影响后续成本控制工作的实施。

三、公立医院优化成本控制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全体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公立医院要结合《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相关规定,以全面反映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情况为核心,逐步实现医院全面成本管理。首先,医院的管理层人员要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将成本控制作为医院开展全方位管理的基本环节;其次,为了调动员工对成本控制工作的参与积极性,除了内部文化宣传和组织学习等方式外,公立医院还可以通过落实成本责任指标、联动成本控制与员工个人经济利益等措施,强化员工对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以及各项费用支出控制的自觉性,实现公立医院全方位成本管理;最后,公立医院还应当设置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针对医院各科室的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科室成员、设备使用频率、医疗项目涉及等,编制成本分析报告,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二)落实基础的成本核算工作其一,从成本费用分摊角度来说,间接费用分摊是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间接费用分摊要严格遵循成本效益、科学配比等原则,结合医院业务特征、规模大小等实际情况,联系医院整体、科室部门、基层人员与患者的利益,确定合理的间接费用分摊方法。例如,以医疗服务系统数据、HIS收入数据、人员参数等作为成本信息采集主体,核算病种成本数据、项目成本数据、床日诊次数据等,形成最终的成本核算报告。其二,由于固定资产在公立医院的资产中占据比重较大,因而,公立医院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必须要强调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控制。从设备采购环节入手,在关注医疗设备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应当基于成本效益分析采购项目的可行性;在采购入库以后,医院应当针对设备开展精确的成本核算工作,对采购资金投入、人力成本、折旧计提、物资消耗、动力资源等信息数据进行归集、核算和分析,依据成本核算报告统筹设备配置,以达到降成增效的目的;同时,针对价值较高的设备建立台账,并对设备使用过程及日常管理进行实时跟踪。其三,发挥成本分析作用,通过各项目的成本实际消耗与成本定额的分析对比,探究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以月度为时间单位,对科室成本执行情况与医院整体的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费用支出进度与预算计划是否同步,强化可控成本支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三)优化成本考核标准优化成本考核标准就是将成本目标细化到各医院各部门及科室,在兼顾医院整体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多元化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包括人均结余、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住院次均医疗费用、成本率、药费构成比等,充分反映医院的直接成本因素和间接成本因素。另外,公立医院应当建立独立的监督审计部门,对采购审批、设备使用频率、医用耗材领用等重点环节开展日常监督工作,采用倒逼成本的方法落实成本控制制度,以达到提高成本管理效果的目的。

(四)推进医院成本信息化建设公立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积极推动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化和规范化。例如,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成本数据库,设置成本信息自动采集、整理、分析、反馈和传输等功能,为成本核算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同时,公立医院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多元化结算方式。例如,强化与各运营商、软件以及银行之间的深度合作,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下开通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有效降低医院的综合成本管理,也能够提高医院服务效率。

四、结语

公立医院优化成本控制工作是医院适应新医改政策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公立医院应当从转变管理意识、规范成本核算流程、设置成本考核标准以及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出发,逐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为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奠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刘BB,蒋文伟.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分析及建议[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6).

[2]杨静.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与管理[J].财会学习,2019(23).

[3]余晖.试论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9(1).

作者:李婷 单位:滨州市沾化区中医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