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下的财务方法探讨
摘要:在会计成本控制下来探究财务方法,则需要植根于省域内涉农企业的现状来逐步展开。针对四川所存在的大量返乡创业人员的这一事实,本文聚焦“农业合作社+企业”模式的会计成本控制问题。具体的财务方法包括: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理清企业财务内控重点、依照周期合理配置资金。
关键词:涉农企业;会计成本;财务方法
四川省域内的涉农企业大都以小微企业类型为主要特征,这就为会计成本控制领域带来了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这里的“比较优势”在于,涉农企业因产品类型单一、经营规模适中,使得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会计成本的控制影响较小。然而,比较劣势则为,许多涉农企业以生产、销售为经营任务导向,缺少专业的财会人员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从而普遍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状。因此,在会计成本控制下来探究财务方法,则需要植根于省域内涉农企业的现状来逐步展开。针对四川所存在的大量返乡创业人员的这一事实,本文聚焦“农业合作社+企业”模式的会计成本控制问题,并在这一模式下来探究财务方法的应用。
一、涉农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特点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依次来认识这一特点:
(一)会计成本的特点
会计成本作为显性成本类型,其是企业发生真实货币支付活动的结果。与支付所形成的费用不同,会计成本是在对已发生费用进行核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事后结果。因此,会计成本核算具有事后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会计成本控制。
(二)会计成本控制的特点
事实上,会计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管控成本发生的虚高部分,而对于常规成本发生额并不做过分探究。但由于会计成本核算的事后性特点使然,导致了在进行会计成本控制时也必然存在着事后性特点。这种事后性固然能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帮助,但在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瓶颈的情形下,则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不可逆的经营损失。
(三)涉农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特点
将企业具体为涉农企业后发现,企业的生产规模与销售数量直接取决于农业合作社对初级产品的提供状况,而初级产品在发生、生成过程中将会受到自然力的绝对影响。如,跑山鸡的养殖、特色种植项目等。因此,涉农企业在规模生产上因缺乏工业企业的那种稳定性,这就使得会计成本控制的参数按自然周期处于波动之中。
二、强化会计成本控制的财务方法职能分析
那么财务方法在这里所起到的职能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的职能应聚焦于弥补涉农企业在会计成本控制中的短板。为此,这里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财务方法分析。
(一)解决事后性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涉农企业若是单纯重视会计成本控制,将因其事后性特点而出现不可逆的损失。因此,这里就需要利用财务方法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在全员参与下、全过程管控下,为会计成本控制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的辅助职能。结合会计成本控制短板,这里应突出资金约束在事前和事中辅助职能的优势发挥。
(二)优化资金配置问题
涉农企业内的员工往往以周边农村中的劳动力为主,他们一般以兼业的形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所以涉农企业中的人工成本发生并不稳定。再者,初级农产品存在着特定的生长周期,这也使得涉农企业需要对组织资源进行调节,进而便伴随着预算资金的投放问题。因此,这里的职能体现为优化资金配置问题。以上从两个方面所做的财务方法职能分析,则为下面的策略实施提供了路径指向。
三、实施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财务方法的核心便是全面预算管理,所以在涉农企业中需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全面预算要求全员参与下的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因此当下的首要工作便是强化员工的成本控制和资金节约使用意识。然而,针对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问题,强化上述意识不能仅仅通过惩戒的方式来进行,还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对他们进行正向激励。如,以班组为单位额定预算资金,通过成本控制所结余资金可作为班组成员的绩效奖金发放。
(二)理清企业财务内控重点
涉农企业尽管经营类型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财务内控的重点,也就是最易造成成本虚高的环节。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例,极易造成成本虚高的环节在于仓储和深加工环节。前者可能导致原料变质,后者可能造成成材率不高。为此,在专项资金投入上应向这两个环节倾斜,从而提升该两环节的资本有机构成,在长期中降低成本虚高现象的发生概率。可见,涉农企业的资金约束是相对的,应在弹性和柔性条件下来执行。
(三)依照周期合理配置资金
这里就与上文所提到了周期性问题相联系了,由于初级农产品具有自身的自然生长周期,所以在合理配置资金之前,涉农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能准确把握其周期规律。笔者建议,应在对财务人员的岗位培训中,或者在寻求第三方会计机构协助的情况下,向他们讲授农产品原料的生成特征,从而使他们在资金配置上更能与原料的供给规律相一致。
四、结语
本文聚焦“农业合作社+企业”模式的会计成本控制问题。四川省域内的涉农企业大都以小微企业类型为主要特征,这就为会计成本控制领域带来了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这里的“比较优势”在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会计成本的控制影响较小。比较劣势则为,缺少专业的财会人员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从而普遍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状。财务方法可围绕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理清企业财务内控重点、依照周期合理配置资金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刘张勇.浅析农垦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J].浙江现代农业,2013(3).
[2]蒋凌宇.浅谈农垦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1).
[3]段景田.对农垦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探讨[J].农场经济管理,2008(6).
作者:万颜萍 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