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下风景园林设计探析
摘要:近年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城市风景园林景观数量逐渐增加,风景园林设计深受民众关注与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基础支撑,特别是BIM技术的运用,推动了风景园林设计的合理化、数字化、科学化发展。基于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必要性,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风景园林设计对策。
关键词:BIM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转变了民众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社会经济愈发繁荣的大环境下,各行业领域也逐渐将信息技术引进生产活动和管理中。在土木工程领域,BIM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不仅大幅降低了工作难度,而且稳定提升了工作效率。我国城市建筑工程逐渐趋于往集约型方向不断发展,而这一发展过程中,BIM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风景园林设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且设计工作较为繁琐与复杂,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尚未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对BIM技术的应用相对浅显。但是伴随BIM技术的持续深化应用,必然会提高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而促进风景园林行业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
1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BIM技术主要指涵盖地理信息、空间关系、建筑构件、结合学等内容的新型工作系统,其中,信息模型能够直接、客观、全面地呈现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帮助管理者、设计者、施工者明确工程项目在内部结构、内部构件、运营阶段、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和要求,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实效。根据相关理论研究发现,我国传统建筑施工只有50%的概率,能够根据前期规划来完成。而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可以确保施工可以充分按照前期规划来进行,从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此外,将BIM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施工中,还拥有诸多优势。
1.1有助于落实协同管理,提升施工效率
一般来说,将BIM技术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各个环节,有助于落实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构建统一化的信息共享平台,让各部门直接借助可视化三维模型,掌握最新信息资讯,同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整。BIM技术的运用,促使信息处理及反馈速度显著加快,既能有效提高风景园林设计及施工效率,又可以规避由于时间延迟而导致企业物力、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在健全风景园林前期整体设计规划的基础上,针对风景园林后期养护,仅需适当调整细节,普遍不需要对其进行大幅度修改,不但可以减少施工成本投入,还可以为广大群众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1.2有助于建设绿色园林,贯彻绿色发展
众所周知,BIM技术能够借助模型,自动分析通风条件与室内采光等各项数据信息。风景园林设计强调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仅重视实用性,还要基于地方环境呈现艺术性特色。一般来说,风景园林景观普遍是对外开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室外条件的复杂性,借助BIM技术,综合评估小区与周边地区的植被覆盖率、空气湿度、噪声指数等重要数据,从而为拟定最适宜民众生活和居住的风景园林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将绿色景观设计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绿色发展。此外,通过应用BIM技术,帮助园林设计者更好地选择和评价相关绿化方案,明确园林绿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园林绿化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1.3有助于控制投入成本,有效节约资源
不论是建筑工程项目,还是室外风景园林设计,成本投入的有效控制始终是一大难题。近些年,即便计算机技术已普及应用,有效减少人工录入数据信息的工作量,但以二维图纸为基准的成本造价核算依旧存在部分问题。在工程量计算方面耗时耗力,还面临着建筑材料价格上下浮动及人工成本增加等实际问题,致使估算成本和具体状况产生较大偏差。然而借助BIM技术能够节约多数人工计算时间,运用预先设定模型,能够迅速且精准核算造价成本,从而将误差值减到最低。BIM技术能够模拟风景园林设计总体施工周期,全面统计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成本、建筑材料及后期维护资金。以动态化形式,将信息发展走向展示在设计者面前,从而改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保证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2风景园林设计面临的困境
2.1设计者协调难度大且成本高
一般来说,风景园林设计作为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工作,无论是植被种类的选择,还是管线的铺设,均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明确地方生态环境、城市文化要求、市政管道铺设的各项影响因素,所以,风景园林设计涉及工程量十分庞大。建设单位通常会指定一名项目负责人,由主负责人将风景园林设计任务下发给设计师。由于设计师对如何将二维平面图纸转变成三维立体结构还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致使项目负责人需要和设计师展开多次协调沟通,且沟通难度大、沟通效率低,容易导致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项目主要负责人难以充分发挥统筹全局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设计师并未获得明确指示,造成具体设计方案和规划要求相差较大,必须对设计方案实施多次修改,从而增加了负责人和设计师的工作压力。
2.2甲乙双方信息交流障碍较大
园林景观从初期设计到中期建设全过程中,均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甲乙双方往往难以面对面展开交流。在具体工作中,甲方只能通过乙方递交的风景园林效果图获得有限的信息,难以直观看到效果图实际建成后的样貌,提出的图纸修改建议通常脱离具体需求。同时,乙方修改方案会消耗大量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双方身处立场不同,乙方难以充分向甲方表达设计思路,而这对双方深入交流带来了阻碍,也限制了风景园林设计项目的有序进行。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甲乙双方由于信息交流障碍,容易出现需求理解或认知偏差的问题。即乙方认为已经完全按照甲方的需求来设计和施工,但施工或设计方向已严重偏离甲方需求,并且甲方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很难明确自身需求的落实或实现情况,只有在项目完成后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2.3二维施工图信息展示不完整
施工图纸是所有工程建设的根本,亦是成本核算的关键参考资料。二维施工图存在一定局限,所呈现的设计方案往往和具体施工过程存在明显偏差,致使在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往往要针对排水口和管线走向等诸多细节加以调整,从而延误施工周期。因为二维施工图难以精准预估工程造价成本,造价员只能利用CAD统计面积,同时,通过Excel核算造价成本,此种工作模式往往会导致预估成本与实际开支产生误差。针对人工成本和材料统计等层面的经济支出,也难以进行准确预测,这对工程顺利竣工具有反向影响。相关统计者在录入数据信息后,还要展开一系列计算,具体数字偏差较大,且难以精准统计项目用人成本,从而无法为施工主体提供科学且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此外,由于二维施工图信息难以完全展现和呈现出来,容易导致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地发现和解决,从而延长园林施工和设计周期,不利于风景园林项目顺利建成。
3基于BIM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对策
结合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及传统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将BIM技术充分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以解决施工图信息展示不完整、信息交流阻碍、协调成本高等问题。但如何应用BIM技术,则需要从3个方面入手。
3.1园林设计可行性分析环节
将BIM技术应用于园林设计可行性分析中,能够全方位搜集与分析风景园林相关设计信息。如在设计水池时,应先甄别选择的水池景观,采用综合取样的评价方式,明确当地地理环境与土壤条件等。园林工作者将这些信息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中,而后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分类、整理、记录。最终借助BIM技术,将信息导入模拟系统中,从而模拟风景园林设计和最终建成的状况,并按照模拟结果进行最终判断。如在植被移植上,可利用BIM技术,模拟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栽培环境”“生态环境”。随后将特定的植被特性、特点、生长规律等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中,帮助园林管理者明确植被是否能够移植到园林设计中。此外,园林设计者还可以将创意性、现代性的园林设计方案自由呈现在BIM系统中,使甲乙双方可以更好地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园林施工质量。
3.2园林地形设计环节
在地形设计过程中,BIM技术还能根据地形勘探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建建议,帮助设计者更好地明确地形设计的重点和方向,使风景园林地形设计呈现出“科学性”“合理性”的基本特征和特点。BIM技术还能结合地质变化规律,地形改变后所呈现出的地质特征和特点进行推演和演算,提升园林设计的针对性。因此,在针对风景园林进行地形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园林整体地理环境进行前期了解和掌握,而后择选相应的景观实施地形设计。因为地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承担着骨架作用,其对风景园林最终设计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初期,设计师必须做好地形设计工作。对地形设计首先导入设计师对地形的调查数据,而后建构风景园林地形立体三维图示,从而对其展开深入分析与合理改造。风景园林设计软件工具借助导入的信息数据,针对地形的立体三维模型展开建构,而后融合风景园林具体设计要求,分析及改造地形坡度和朝向等各项参数。
3.3园林概念与规划设计环节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概念设计应按照调研结果和所建立的股价进行概念化创作,借助BIM技术,通过三维可视化呈现风景园林设计图纸,从而帮助设计师明确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进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BIM技术具备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充分激发设计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创作灵感,在灵感的驱动下同时进行修改和创作。另外,可利用BIM技术生成园林景观、道路和建筑等模型,按照不同设计维度,落实各类设计元素的科学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与普通建设工程设计存在一定差异,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并不存在复杂化的水电暖设计,园林的设计重点呈现在灌溉等层面,且资源消耗与现代建筑也有所不同。因此,将BIM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将重点置于如何呈现风景园林总体规划层面。如融合园林现有的地貌地形、园林建筑设计、水景和假山的运用等,将二维转变成三维,进而直观地呈现风景园林整体设计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迅速发展,民众对居住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尽管现如今BIM技术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时间较短,但其在园林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借助BIM技术,可以让工程建设前期数据信息材料更加真实,并借助三维立体模型,及时调整和改进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所以,合理运用BIM技术,能够在提高风景园林设计整体水平的同时,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行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华.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化研究[J].风景园林,2020,27(08):109-113.
[2]舒斌龙,王忠杰,王兆辰,等.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技术实践探究与应用实证[J].中国园林,2020,36(09):23-28.
[3]郭ィ啵T剑.面向行业实践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研究:企业LIM平台构建[J].风景园林,2019(05):13-17.
[4]邢天,李晓颖,孙新旺.LIM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连云港市刘志洲山体育公园为例[J].设计,2019,32(13):70-72.
孙永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