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大屋装饰纹样探究
摘要:文章重点对澳门郑家大屋装饰纹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澳门住宅特征开始谈起,对装饰纹样的特点及用途展开详细分析和说明,并结合现有案例,对总体特征优势加以概括,同时在文章中引入理论知识内容,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从装饰纹样角度对郑家大屋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建筑装饰概念的阐述,定义建筑装饰的主题类别,继而在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借用象征与比拟构建郑家大屋建筑装饰的架构;最后,调查和分类郑家大屋建筑装饰纹样的内容,罗列澳门郑家大屋建筑装饰。
关键词:澳门民宅;郑家大屋;象征意义;建筑装饰
一、澳门传统民居概述
澳门传统民居主要分两种,一种为大型的院落式,一般是来自岭南地区的富豪商人的居所,多以家族为单位。另一种民居则是小型筒子楼的形式。位于亚婆井前地的郑家大屋正是属于前者的大型院落式大宅,是澳门唯一的“荣禄大夫第”,是澳门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的民居建筑群。郑家大屋亦是澳门少见的家族式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坐落于向南渐高的妈阁小山丘上,“是风水很好的位置。”[1]而其中的门楣和窗楣更是融合了西方建筑特点,以拱形或直线条形式,装置门窗,门框采用白色,窗扇则会使用红木色,让两者之间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丰富装饰感官。在檐墙装饰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以多样化的主题形式进行美化处理。常见的图形样式有鲤鱼跃龙门、福寿双全等,且这些造型的处理完全考虑到花园矮墙、门楣的特征,凸显艺术效果,丰富人们的精神层次,将中西文化的独特之处及人们对文化的态度很好地展现出来。[2]
二、装饰纹样
(一)纹样
本文的研究主题为装饰纹样,其载体为澳门传统民居建筑的构件或局部位置。对于纹样的理解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指的是装饰和美化,后者指的是无叙事性的图案样式。具体应用中会参照主题要求,采用重复或连续的方式加以展现。狭义纹样能够以更加纯粹、直观的美化形式达到装饰效果,满足空间的具体需求。在不少人的传统观念中,装饰纹样被作为最原始天性的一种表达方式,一般体现在一些小艺术或次要艺术展现中,经常会被人们所忽视。而绘画及雕像这类艺术形式,因为带来的精神刺激感较强,所以经常会被看作是美的艺术。[3]
(二)建筑装饰
修饰一般指的是利用美观性强,不具备理想或观点艺术形态展开的装饰活动,使用功能强,视觉艺术效果不明显。房屋上有实际功能的构建,经过工匠的加工制作,是它们同时具有美的形式,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物类形象装饰构建,对各种形象赋予相应的人文内涵,有的构建失去了原有的实际功能而成为纯装饰的构建,同时在房屋各部分附加纯装饰构建,装饰构建不受功能的限制而可以自由创作出多样的形象。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从产生到发展的轨迹。建筑与绘画、雕塑完全不同,建筑除具备艺术性外,还具备功能性特征。所以在开展建筑装饰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建筑功能特点,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的需求,一方面要考虑到美观性和观赏性,达到抚慰人心的效果。这就要在建筑装饰中,从形态、思想内涵等多方面展开综合考量和分析,丰富其内涵,达到上述目标要求。在建筑装饰中,受到建筑空间结构的限制,装饰作业需要遵循既定原则和要求,并考虑到整体氛围的营造和凸显,工作人员在装饰选择上应进行深思熟虑,减少突兀感的产生,从而提高建筑整体艺术水平。
三、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对形态表现、文化内涵等数据实行收集、分析、推论与提炼后形成的理论内容,其作为基础性的研究内容,要求做到系统化的分析和处理,学会从诸多理论数据中找到核心思想,并对其加以概括和说明,同时在此过程中完善对比分析与总结工作,根据已有事物展开深入研究,保障最终理论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在扎根理论研究过程中,数据的分解、指认、概念化处理被称之为编码,通过编码的科学处理,能够对资料数据中的核心内容予以快速辨识和指出,进而找到重点,为日后的应用提供便利。在编码中可分为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编码这三种形式,科学利用可将隐藏较深的内容予以快速挖掘和呈现,有效增强研究结果准确性。
四、澳门郑家大屋装饰纹样象征
不论两千多年的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还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这种象征与比拟的手法不仅用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书画里,也同样应用在建筑装饰里。因为建筑装饰也和诗词书画一样,都是在有限的篇幅空间内以不同的方式展现设计者的思想及精神内涵。这种象征手法表现在建筑装饰上,常见的可以归纳为形象比拟,谐音比拟,色彩比拟等不同的方式。
(一)形象比拟
龙作为我国的图腾纹样,在古代一般都是地位的象征。龙代表天子,所以古代宫殿类的建筑一把都会以龙的纹样展开装饰处理,而在民间,龙有着神圣和吉祥的寓意,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植物因为种类的不同,拥有的代表意义也各不相同。如莲荷,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除莲荷自身的形态美之外,更是因为它具有的思想内涵。人要出淤泥而不染,坚忍不拔,遇难而进,这些都是人们所崇尚和追求的品德。松竹梅这些植物在装饰中的应用,能够体现出人们不屈的意志和良好的品德。松树刚劲挺直、竹子身有气节、梅花寒冬绽放,很好地展现了人们的高尚品格。将这些元素应用到建筑装饰中,可有效提升空间装饰的格调。建筑装饰中,不单单会使用各种动植物进行装饰,还会将这些元素实行融合处理,根据设计者的创造思维及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不同装饰纹样加以重新组合和排列,从而形成新的构图,增强装饰效果。如将鹤、松树和桃融合在一起,代表着松鹤长寿的寓意;再比如将牡丹和桃放在一起,寓意着富贵长寿。在较为讲究的住宅建筑中,厅堂位置会利用隔扇划分区域,隔扇上雕刻的纹样多会以这种组合方式加以创作,既能够突显空间美观性,又具有深远的寓意,体现居住者的品位。如图1。
(二)谐音比拟
谐音比拟多是装饰中象征手法常用的形式,以主题谐音的方式表达思想内容,如莲同“连”“年”,鱼同“余”,狮同“事”等,这种手法称为“谐音比拟”。这可能是随着中国语言文字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动物中最具谐音比拟效果的当属蝙蝠。因蝙蝠谐音的缘故,常出现在建筑装饰里。人们对于福寿喜有着较高的追求,尤其是对福的期盼。所以在装饰中,一般可以看到门板上雕刻的五福捧寿、窗户格条上刻画的蝙蝠菱花或者在梁枋上出现的蝙蝠嘴含铜钱的形象等,都是福寿喜的代表。
五、结语
从象征意义的角度,郑家大屋建筑装饰纹样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以形象比拟为主的特色建筑装饰类(兰草、梅花、竹子、荷花、神兽等等元素),以谐音比拟为主的特色建筑装饰类(如莲花、葫芦、桃子、蝙蝠、瓶子、鱼等元素)。装饰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附着于建筑上的装饰又有着众多限制,但赋予装饰象征意义的建筑装饰纹样又为其他设计领域的装饰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柯浩然.浅谈21世纪澳门建筑遗产保育与活化[D].华侨大学,2020.
[2]尹木子.多文化融合下澳门建筑装饰形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A•李格尔,陈平.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张书源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