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网络工程论文 > 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应用

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应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14 18:12:00人气:591

摘要:通过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和情感表达,分别从与新技术、新材料的结合,与美学理念的结合,建筑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建筑材料;情感表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建筑艺术在我国实现了进一步的传播。但当前我国的许多现代建筑受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严重,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均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现象,失去了原来的情感魅力、地域特色等等。基于此,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必须保留自身的情感表达特性,充分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势,使中国现代建筑行业重新焕发活力。

一、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和情感表达

著名建筑师李允F认为“五材并举”是中国古代在选择建筑材料时确立的一个基本观点,其表达的意思即对材料的使用是无所偏重的。这里的“五材”指的是建筑设计所主要使用的五种材料,即瓦、砖、木、石、土。以下笔者将阐述瓦、砖、木、石、土五种主要的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类型和情感表达,如表1所示。如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大多数的传统建筑材料因无法较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是因为人们对传统建筑材料有着一些错误的认知,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许多人认为大多数传统建筑材料的强度较低,不能够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无法被用于建造大跨度空间结构。其二,许多人认为大多数传统建筑材料不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相比于传统建筑材料,人们更喜欢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所具有的简洁通透的质感,而逐渐忽略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历史沉淀之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材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即中华民族传统的情感记忆。如今,人们之所以会难以感受到传统建筑材料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是因为大多数的现代建筑忽视了每种传统建筑材料所特有的情感表达。传统建筑材料的情感表达主要指其质地、颜色、形状等给人们带来的一些直观的感受。这种感受来源于自然,并且是固化的,是中华文化经过长期发展而沉淀下来的历史记忆。目前,现代城市建筑的同质化问题使得建筑设计师越来越重视其设计出的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而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正好能够满足建筑设计师的这一要求。

二、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一)与新技术、新材料的结合

传统建筑材料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具有天然和环保的特性。但是如果对其进行过度的开发和使用,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将传统建筑材料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不仅能延长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传统建筑材料的稳定性,还能保留传统建筑材料本身的魅力,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生土建筑分布广泛,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生土材料来源于自然,且人们对于生土材料的需求量较大,所以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生土建筑的寿命较短,目前大多数的建筑已很少运用生土材料。但也有部分设计师结合新技术、新材料,将生土材料重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例如,吴恩融、穆钧就将生土材料引入我国的乡村建设中,设计出了一栋“会呼吸的房子”,即位于甘肃省毛寺村的毛寺生态实验小学。设计师通过调查发现,当地传统的土坯等自然材料具有很好的呼吸作用和较好的保暖性能,如果利用人工技术来对其进行改造,就能使建筑利用人体自身的散热功能来维持室内的舒适温度。此外,就地取材地将当地的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简化施工程序。这种新型的生土材料经过干燥后,就成为了一种机械结构稳定的夯筑体。另外,这种新型的生土材料在防蛀能力、防水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师应将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结合,使中国传统建筑材料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与美学理念的结合

设计师应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每一种传统建筑材料的个性,结合新技术、新材料,对传统建筑材料的自然属性进行艺术化处理,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从而使传统建筑材料所传递出的情感表达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这就是对建筑美学最直接的表达。《营造法式》中的“砖作”这一技术部分讲述了砖的类型、规格以及用法。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砖的堆砌是整齐的,是正正方方的,在审美上呆板无味。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度地探索出砖真正“美”的一面。清水会馆是董豫赣历时四年在京郊设计的一座别墅。笔者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砖材进行研究发现,砖在清水会馆的设计中有两个层次的作用。一是作为一种承重结构,使得建筑具有一种力量感;二是作为一种维护结构,能够起到装饰建筑的作用。董豫赣把“砖”拿来做“事”,而不是把“砖”拿来做“砖”,从而赋予了建筑一种独特的清冽的艺术美感。他以新方式、新视角,将传统砖材灵活地应用到现代建筑之中,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传统建筑材料―――砖材的美学魅力。

(三)建筑氛围的营造

氛围是指建筑给人们带来的一种空间感受,其通过环绕在人们的周围,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人与建筑之间的联系是由自身的在场体验来完成的,这种在场体验的获得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人的皮肤。因此,设计师有必要通过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来营造建筑氛围。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情感表达有两种境界,一种为“不是”,即在形象上、技术上的“不是”;一种为“就是”,即在精神上、意境上的“就是”。例如,王澍就将青瓦引入我国的现代建筑当中,设计出了具有中国氛围的现代建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自古以来,瓦的纹样、颜色、形状都与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其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常常出现在建筑的某个显眼位置。在设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过程中,王澍将传统建筑的屋顶元素与现代建筑的钢结构进行结合,使其不仅可以起到避雨遮阳的作用,还营造出了淳朴雅致、历史气息厚重的建筑氛围。王澍对中国建筑材料―――瓦片的氛围营造进行了探索,为人们找到了一条现代建筑理念与传统建筑理念融合共生的道路,也有助于使人们更加关注城市的历史文化。

(四)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

对传统建筑废旧材料的处理也是一个大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建筑界开始重视对废旧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直接利用和再生利用是对废旧材料进行再利用的两大类别。自古以来,我国建筑界就有对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的做法,并且认为废旧材料本身的艺术性往往高于其他材料,如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就有将废弃的瓦片用于铺设道路的做法。如今,对传统建筑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但已有部分设计师针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进行了实践。例如,由王澍设计的宁波美术馆所用到的砖和瓦就是从当地旧建筑中拆下来的。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砖和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这既节省了建造费用,又节约了建筑资源,更重要的是还保留了传统建筑材料所具有的无法复制的情感内涵,延续和继承了地域文脉,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以及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

三、结语

在现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时时回望传统建筑材料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避免在时代的发展中迷失方向。同时,我们应把握好目前良好的发展时机,以更好地彰显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所具有的中国精神。

参考文献:

[1]杨锦棠.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6-17.

[2]任彦萍.郑小东.建构语境下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材料的使用策略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3]朱晓敏,戴仕炳.传统与传承:传统建筑材料与工艺的传承:以清水砖墙及其建造工艺为例[J].华中建筑,2019(9):27-31.

[4]郝佳.当代乡村建筑中材料的“在地化”应用与艺术表现[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9.

[5]肖红琴.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1):85-86.

刘琪湖北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