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桥梁工程论文 > 工业建筑消防设计及问题探究

工业建筑消防设计及问题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06 22:12:00人气:581

摘要:首先整体阐述了工业建筑火灾事故的特征以及危害,并且进一步解析了工业建筑消防规划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工业建筑消防规划的举措,以期为工业建筑运作的安全性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建筑;消防规划;消防设施

1工业建筑火灾事故的特征以及危害解析

1.1引发火灾事故因素极具多样化特征

目前工业类建筑内部都安置体量较为可观的电气设施,相关设施倘若安置不规范亦或者是运用的过程中不依据标准要求,则可能会引发火灾安全事故的产生。同时,其内部一些物品也存在着易燃易爆的特性,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工业类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1.2温度较高,火势较为猛烈

在仓库或者是工厂等工业建筑之中可燃物要比通常的民用建筑相对较多。倘若引发火灾安全事故,其整体的燃烧周期也会延长,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扑灭火灾。

1.3火势扩展速率较快,危害较大

工业类建筑的楼梯、电梯等核心部位倘若没有运用防火措施,在火灾安全事故产生的阶段,不仅会导致火灾蔓延势态的迅速扩大,而且会在底部楼层产生火灾安全事故时,火势通常会顺着竖向管井或中庭快速扩展到工业建筑的顶部,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火灾事故;与此同时,火灾也会在楼层水平蔓延,这会增加火灾救援工作的难度。

2工业建筑消防规划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1业主严重忽视消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工业建筑中普遍存在着业主严重忽略消防安全以及规范防火重要性的问题,实际表现为在建筑内部进行工业材料的不规范存放,建筑消防设计不符合相关规范,缺少消防设施,这样一旦发生火灾,火灾前期没有及时灭火,后期火势蔓延扩大很难控制,加大了后续灭火救援工作的难度。

2.2消防规划不科学

为了更好地对工业类建筑进行整体管控,现阶段我国通常运用相对标准化的物业管控模式,不过其监管功能却往往难以获得全面的展现。部分物业公司甚至严重违背整体的消防规划要求,随意更改消防管线,相关的消防设施也没有有效维护。同时,部分工业建筑也存在着消防车道被违规占用的情况。

2.3消防设施不完善

尽管国内工业建筑领域的发展势态较为迅猛,不过诸多工业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与装置却普遍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特别是很多工业类建筑缺乏一整套较为健全的消防系统,甚至部分工业建筑的消防报警系统处于停用的状态,或者是根本没有设置消防水池,室内的消防设施只是摆设,真正发生火灾时,无法进行火灾报警,无法及时有效地使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而同时也值得深入关注的是,现阶段工业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也存在着不符合3C等专业品质认证的问题,诸多业主没有切实关注消防工作,直接地导致了相关消防设施投入力度不大。

3改进工业建筑消防规划的举措

3.1深化对工业建筑消防规划的整体监督管理

现阶段在国内,建筑类消防规划已经获得了大众的全面支持与深入关注,一些单位对此也做出了有效的探究,同时也在不断尝试着在日常工作之中与消防规划进行切实的接入。不过,为了更好地保障消防规划的整体品质,不管是施工单位或者是建筑业主都要全面关注此环节工作的开展,将消防设施合理布设于建筑内部,同时严格依据消防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室内物品的放置,全面避免对建筑构造进行随意改装的情况,为消防规划给予基础的保障。同时,应全面支持建筑消防规划,并定期组织专家对相关工厂建筑进行全面的监管,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内工业建筑消防规划的开展。

3.2工业建筑的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全面保障工业类建筑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在火灾安全事故发生的阶段,首要任务是保障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业类建筑安全疏散核心包括疏散间距、安全出口宽度规划以及疏散楼梯的布置。保障建筑内部人员疏散的周期小于建筑耐火极限的最大数值,保障在产生火灾安全事故阶段,工业建筑内部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安全的逃离。这其中,工业类建筑安全疏散的间隔距离规划需要全面依据实际建筑的使用功能、包含人数的具体情况,同时整体建筑室内面积更是需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的有关要求。安全疏散出口的数量需要针对于工业类建筑物具体的运作规模与行业性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通常依据规范设置。安全疏散通道主要包括有楼梯、走廊等。实施规划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疏散楼梯的规划也需要全面依据规范要求设置等。

3.3工业建筑消防规划架构的防火问题

工业类建筑消防架构的有关规划运作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比如防火规划、防火分区等。工业类建筑在开展架构规划的阶段需要考究可以有效防御大型火灾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建筑塌方等,并且全面考究火灾安全事故产生之后架构的二次可运用性,削减不必要的运作成本。换言之,工业类建筑需要考究消防环节的多方面因素,需要在架构规划过程中对混凝土、钢材等基本架构材料以及工业建筑的整体布局等环节全面关注,同时将此视作规划的重要部分。工业建筑的分区也极为关键,科学合理的分区可以更好保障工业建筑的消防安全,减少火灾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消防分区的核心是通过楼板等空间进行分隔,在火灾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指定区域的全面封闭,使火势得到控制,完全避免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楼板等部件的核心运用价值便是阻绝火势,所以在材料挑选环节需要格外严密,杜绝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工业类建筑的构造以及防火分区的设定需要全面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的有关要求,同时因为楼板工艺技术的不同,例如对于工艺环节的不同来进行防火分区的规划,对于会产生大概率火灾安全事故的区域有效运用防火墙划分为单独的单元。在日常规划之中也要全面考虑到工业类建筑内部管道井的问题,因为此类区域会影响到竖向防火区域的划分。所有管道井都需要在间隔距离最短楼板区域挑选高于楼板自身防火级别的防火材料封堵。

4工业建筑给排水专业的消防设计

4.1消防排水的设计

对于工业建筑中诸如仓库等火灾安全事故产生阶段的消防用水重点区域,其消防的排水问题经常被忽视,消防水倘若不能及时排出,会增加存储物品的受损程度。一些具有吸水性的物品,一旦吸收大量水后,会造成荷载增加,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楼板坍塌等重大事故,所以相关区域需要重点开展消防排水系统的规划。工厂内的易燃液体储存罐和危险类别储存罐在火灾和安全事故发生时会发生泄漏,在进行灭火救援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消防水,这些排水通常含有有害物质,无法直接排入下水道,因此需要规划事故水池,对废水进行特殊处理,特别是要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同时,诸如某些工业建筑中所设置的可燃液体储罐区,通常会设置有专项的防火堤,但是在其之外也需要设置专项的隔断阀,从而将初期污染的雨水以及没有受到污染的洁净雨水进行全面区分,分别排入到生产污水以及雨水系统当中。

4.2消防供水的设计

工业建筑内部的消防供水系统对整体消防系统的运作而言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工业建筑内部,倘若市政给水不能有效满足整体火灾安全事故产生时的灭火需求,亦或无法给予双向独立的水源供应,则需要在其内部创建自备的消防水池以及泵房,并且在厂区最高的建筑物内部设置专项的消防水箱以及消防增压稳压设施。同时,工业建筑内部的消防供水需要严格遵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中的有关要求,消防用水区域都需要运用双向供水的方式,所以建筑室内以及室外消防管网均采用环状给水管网,消防泵均设备用泵。同时超过四层的工业建筑或者是高层工业建筑的周边需要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以更好满足消防车辆的补水需求。

5结束语

工业类建筑中的消防规划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其是建筑规划的核心构成环节。工业类建筑的消防安全与建筑规划人员对消防知识的深入探究紧密相关。只有消防规范更健全、规范,才可以更好地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从而有效地减少火灾安全事故的产生几率,进一步保障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聂华.分析工业建筑消防设计存在的问题[J].中国标准化,2017,60(6):172.

[2]王霄飞.刍议工业建筑消防设计审核方法[J].消防界,2016,2(10):34.

[3]杜庆.工业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要点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12):105-107.

[4]于克成.工业厂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9):89-90.

[5]蒋子威.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J].电子世界,2014,36(3):103-04.

朱玲 甘肃省建设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