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文中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分析了当前现浇钢筋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措施要点,以期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的质量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如设计的合理性、建材质量的优劣、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等[1-2]。目前建筑板类及墙类构件,采取绑扎搭接方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如不能掌握其施工技术要点,就容易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后期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3-4]。因此,只有掌握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才能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1便于取材,性能优良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和钢筋,其中砂石占比最大,其次是水泥和钢筋。一般来说,水泥和钢筋一般都是工厂制造,而砂石往往是就地取材,部分可用粉煤灰或矿渣代替,这样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同时还具有保护生态的效果。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进行后续的施工,从而不用进行长距离的搬运工作,能够有效节约建筑的成本。
1.2可塑性强
与其他材料相比,钢筋与混凝土组合在一起,可塑性强。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业主需求或是施工要求制备相应大小和形状的混凝土结构,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适应工程需求[5]。尤其是当前建筑设计中往往有许多异形结构,常规的预制结构不能满足特殊形状的需要,但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充分地解决这一问题,只需要建设好模板,就能利用钢筋混凝土来进行现浇工作,从而形成各种形状的建筑结构。
1.3具有抗压和抗拉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形式的建筑结构相比,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可拉伸性能,在整体上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结构形式,特别是在建筑的防震方面具有诸多优点[6]。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过混凝土主要实现抗压的功能,通过钢筋主要实现的抗拉性能,结构组合合理,能够满足结构在多种条件下的受力性能,从而有效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现浇钢筋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2.1环境变化导致的开裂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纹,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变化,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处的外界温湿度变化,若不能有效地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纹,将会导致工程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外界环境的温度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纹的主要因素,温度会引起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热胀冷缩,其内部结构出现应力变化,在应力作用下,进而产生裂纹。钢筋混凝土中出现的裂纹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即便存在的裂纹不影响结构当时的使用性能,但是裂纹在长期的使用中很可能持续地发展,从而形成更深的贯通裂缝等,进而严重威胁建筑内使用者的安全。
2.2建筑施工过程缺乏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诸多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施工工艺具有复杂性,对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为此,对于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但是在现实的施工环境中,有相关技术标准的未按照标准执行,有些子项工程甚至无相关标准,例如:钢筋绑扎过程中,绑扎不牢固,钢筋间距过大、与设计间距不相符,就会导致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钢筋位置发生偏移,部分钢筋附着面保护层过于厚重,这就容易造成结构表层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裂纹,减弱其承载能力;再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构件组成成分比例不合适,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离析或和易性差等原因,均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发生变化,进而出现质量问题;模板支撑强度达不到标准或是混凝土养护的时间达不到规定的要求,都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
3现浇钢筋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3.1模板应用技术措施
胶合板、钢片板、钢模板等材料是模板工程的主要构件,在建筑施工中对于模板的主要性能要求为模板不能出现裂缝或是漏洞而导致的漏浆,更要保持其表面的整洁,模板上不能附着异性杂物,否则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效果和质量。再者,模板上需涂抹隔离剂,并要求隔离剂涂抹均匀,厚薄一致,同时隔离剂不能够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影响后续的装修效果。最后是模板预留的固件和孔洞等需要按照流程安装到位。模板及其支架系统安装质量方面。模板的安装需精准掌握构件的几何特性,确保其轴线的精确。同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保障模板支架的坚硬性,以增强其承受能力,保持其稳定性。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零部件需安装牢靠。模板及其支架系统的质量安全控制方面。为保障模板浇筑的稳定性,需要在浇筑之前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审核规划设计。在安装时候要在平整坚实的地平面进行,不得有摇摆等情况发生,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专门负责安装和拆除过程。特别是对于超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在项目实施前不仅仅要制定好专项的施工方案,更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详细论证。
3.2钢筋工程技术措施
钢筋工程遵循的基本要求是钢筋在进场之前按照相关技术规程抽样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控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钢筋的加工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即可。为保障其质量,应当严把质量关,具体而言就是一边检测一边加工,再者在安装钢筋时,要严格遵循设计要求,依据不同材质、级别和数量规格等既定顺序进行。(1)钢筋接头技术要点。对于竖向构件(柱、剪力墙)的具体要求为:当直径小于10mm时,其接头采取绑扎搭接;当直径大于25mm时,采取机械方式连接。对于水平构件而言,分情况搭接,具体为:①普通楼板钢筋,多采用绑扎搭接。②梁钢筋,当直径小于22mm时,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当直径大于25mm时,钢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③地下室顶板、底板钢筋等,当直径小于16mm时,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当直径介于18~22mm时,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当直径大于25mm时,钢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对于纵向受力钢筋而言,其受力接头应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使其受力较小。(2)接头数量方面。应控制同一跨梁、同一层的柱或墙内的纵向钢筋的接头数量,要求受力区域的钢筋接头分开,对于相同连接区域的搭接接头面积符合以下的要求:①对于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采取绑扎搭接,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②焊接连接的接头,构件均不宜大于50%。③机械连接接头需要错开有防震的梁端、柱端箍筋的加密区,确实无法避免时,采用Ⅱ级接头或Ⅰ级接头,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O%。其他部位当在同一连接段内必须实施10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Ⅰ级接头。一般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不留缝隙,但是面对现实环境的复杂多样,在施工中要求留出一定的施工缝,但是要在保证抗剪能力的基础上,有限制地留出施工缝。
3.3混凝土工程技术措施
混凝土工程关键技术措施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泵送至浇筑现场,其组分(原材料、外加剂)等需符合相关规范设计要求。再者,用于监测强度的混凝土构件需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以保障客观性。最后是混凝土的转运和浇筑时间要求较为严格,最佳时间为转运和浇筑时间间距不超过混凝土的初次凝固时间,尤其对于同一时间施工路段,需用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采取泵送混凝土的竖直管道方式,是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施工过程中需对管道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将输送管道事先铺设在预制的支架或是轨道上,而不是放在钢筋网上,以避免过大的重力将钢筋网撑破。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分两次,首先是浇筑柱,再者是浇筑梁和板,在施工浇筑的过程中,其倾斜高度不得超过2m,以免发生串筒或是溜槽现象,并保障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同时注意施工中现浇高度高于3m时,需在1.8m的高度处加装门子板,目的是将现浇混凝土通过门子板处的斜槽进入模内。
3.4施工现场管理
混凝土浇筑的现场管理可分为浇筑前的管理和浇筑后的管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混凝土浇筑前管理重点在于现场浇筑方案的确定、混凝土施工缝隙的留置位置的计量确定以及混凝土的温湿度控制、现场设备的拆除以及安装等。浇筑后的管理重点在于混凝土结构的养护管理,尤其是需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温湿度,防止因混凝土干燥收缩产生裂纹,以此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5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验收
混凝土结构的子分部工程可以划分为若干分项工程,例如:混凝土、钢筋、模板、预应力等。其检验原则是依据分项工程的生产和施工形式的一致性原则,并按照进场顺序、工作班次、施工基本单元、楼层所在位置等人为地划分为多个检验批次,其检验标准按照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验收时间一般是在拆除模板后且混凝土表层不做二次处理前检验,在检验过程中需要记载相关情况。在检测过程中,对于不能直接观测到的结构,一般作为隐蔽工程处理。对于已经二次施工的混凝土构件在检测过程中要有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记载。对于现浇混凝土存在的外观质量方面的缺陷,其原则要求主控项目不得有较为严重的缺陷,对于一般性的项目,同样不得有常规性的质量缺陷。在位置和尺寸方面,现浇混凝土结构不得有影响其功效的尺寸偏差,尤其是混凝土基础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和国家施工标准。
4结语
综上所述,考虑到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需对其关键技术措施深刻理解和掌握。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现场管理及质量检验方面的严格把控,注重工作步骤,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海见.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2):22.
[2]王云胜.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措施[J].建设科技,2016(24):112.
[3]赵立果.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9):87.
[4]汝明.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68.
[5]张建峰.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122-123.
[6]张家广.防屈曲支撑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王乾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