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运用结构设计管理来保证建筑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总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文章通过对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的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设计图纸;建筑稳定性;结构功能
建筑结构设计要根据相关的设计原则,对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有效的设计管理措施来设计建筑结构。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设计方案严谨科学、综合安排原材料、科学设计地下室外墙及严谨选择建筑地址等,以促进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建筑结构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承载能力等,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1.1绘图准确原则
建筑结构设计图纸要准确、全面、清楚地标注设计结构尺寸数据等内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内容也要基于各种数据的准确测定和计算。因为建筑结构是建筑物最关键的承载架构,也是建筑框架,所以,在建筑结构图纸的各种数据标注方面,需要根据建筑力学、结构稳定性等指标进行设计。1.2安全性原则保证建筑结构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具有承受可能产生外加变形、各种荷载、约束变形的能力,在火灾、地震、撞击等意外事件发生后,仍能保证建筑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会出现倒塌等情况。
1.3适用性原则
建筑结构要满足预定的各项要求,在正常使用中不会产生安全问题。设计人员应根据建设要求,确定建筑结构各部分的参数,在后期不会出现裂缝宽度、变形等影响建筑应用的问题,提高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4耐久性原则
建筑投入使用后,材料性能会随时间而变化。若建筑裂缝宽度超过容许范围、保护层碳化、混凝土老化,都会缩短建筑的寿命。设计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论证建筑结构参数,提高参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建筑能够达到使用年限。
2当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基础造型不科学
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结构造型设计不科学的情况比较常见。基础结构是建筑设计的关键,建筑结构需要根据基础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果基础结构不合理,建筑结构整体就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基础结构不科学,主要是在建筑设计方面过度追求建筑外观等因素,忽视建筑结构的性能因素,导致建筑造型不符合建筑力学指标,使结构设计陷入困境。建筑基础造型过于怪异,如建筑造型过度偏离重心位置,在实际建筑结构中就需要调整建筑重心以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建筑力学、建筑承载等实际因素的限制,如果建筑造型导致重心过度偏移,建筑结构就容易偏塌。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往往忽视造型与结构的关系,在强调美观或风格独特性时,设计中的建筑选型脱离了结构设计原则,导致沉降、塌陷、倾倒等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能。
2.2存在低含钢率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建筑材料的性能,因为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存在低含钢率问题。现代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钢材性能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平衡质量与经济性的关系,如果在设计中过分追求经济性,就会压缩结构材料质量,导致钢结构中含钢率不达标,设计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低含钢率就意味着钢材的强度、韧性等数值较低,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有负面影响。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指导性信息,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因素,更要始终以建筑质量为核心,通过结构设计来实现建筑目标。
2.3设计方案不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是对建筑结构各个层面指标数据的一种综合,是根据结构施工要求、建筑材料类型、建筑条件等因素,对建筑结构的施工时间、方式进行规范和整合,最终形成具有建筑指导价值的方案内容。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方案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要从整体上把握建筑结构,还要做好细节处理,而在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中,很多时候设计人员对细节的把握不够全面、深入,有些细节问题没有纳入设计方案,使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于施工指导时无从下手。因此,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结合相关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来完成,要全面收集各种结构资料和信息数据,并经过深入分析构成方案内容。
3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管理对策
3.1设计方案严谨科学
建筑结构设计需要从建筑方案的角度出发,将建筑整体与细节融为一体,要考虑整个建筑的实施原则,并且要符合建筑要求和标准。建筑结构选型时,应综合考虑力学承载、美观等不同层面的要求,从而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可靠,能够通过现有的建筑施工技术来实现。要始终强调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依据科学的测算方法获取结构数据。在设计过程中,要采集建筑指标,通过加强对结构方面的评价来落实基础结构形态等因素的确定。在结构设计中,可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BIM技术等先进的设计方法来完成建筑模型的呈现,通过建模可更直观地看到不同的基础构造、形态对建筑承载力和重心位置的影响,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调整,使建筑方案与建筑目标协调一致。
3.2综合安排原材料
建筑结构设计应注重材料的性能指标,掌握各种建筑材料和特性,建立相应的材料数据库。在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科学计算,得出相应的性能指标结论,再与建筑材料数据进行对比,这样才能更精确地确定选材范围。目前,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建筑结构的支撑框架是由钢筋构成的,钢筋的直径、强度等指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分析。建筑结构设计要平衡成本与质量的关系,要按照质量标准梳理各种材料的性能,如钢筋含钢量对钢筋使用的影响,可以通过有效的测试得出数据结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对比钢筋等材料的质量性能,合理调整结构设计方式,以更加科学有效的设计思想控制建筑材料的成本,而不是降低建筑质量,使用低质钢材等材料。
3.3科学设计地下室外墙
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实施区域的情况。面临各种实际情况下,都要从建筑质量性能、建筑安全可靠性等原则出发,通过适当增加和改善建筑结构来应对不同的施工挑战。地下室是建筑结构中十分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区域,它不仅能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防水性,而且可以作为建筑的重要功能区域。地下室外墙设计要考虑到建筑承重和防水等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对地下室外墙的厚度、材料等细节进行优化处理。地下室外墙厚度应与建筑的整体结构规模相匹配,如超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厚度应比普通高层地下室外墙厚度适当增加。在建筑地质结构中如果为软土土层条件,在设计方案中也应考虑增加外墙厚度,以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在建筑区域存在较高的地下水位时,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应采用防水防渗、隔潮的材料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建筑结构设计应做好各种数据标记,地下室结构尺寸和距离应综合考虑建筑规模和建筑结构的特点,并从抗震等细节方面着手,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上述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细化考虑和实践的内容,也是对建筑结构设计能力的一种考验。
3.4科学严谨选择建筑地址
建筑地址的选择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所有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地址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实践。建筑地址的选择必须科学严谨,有效的地址选择可以简化后续的结构设计方案,减少结构设计中的矛盾冲突问题。建筑选址时要考虑后续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在选址过程中要全面而准确地测量各种数据,如气候信息、土层性质、水文、地震情况等。在选址时应有结构设计人员的积极参与,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为结构设计做好准备。在建筑结构地基设计中,应根据选址确定的各种条件,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细化,确保设计图纸符合设计方案要求。
3.5健全管理制度
建筑结构设计管理阶段,相关部门为保证工程能够按预想的方向进行,需要清楚地了解实际情况下工作要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跟进。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按既定流程进行,并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应全面分析制度内容,优化管理工作职责,部门人员应理解现代建筑工程的管理方式,用人性化的方法引导设计人员形成正确的设计理念。通过媒介宣传、开展培训活动,使设计人员意识到建筑结构设计的关联性,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严格按照结构设计原则、工程环境参数、建设要求进行设计工作。通过管理要求的规范,使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具有较高质量。建筑结构设计期间,要掌握工作的进行方式,认识到建筑质量与安全性的关联,研究设计规范,整理工程建筑设计文件,通过科学的控制,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解决各种问题。设计管理人员要了解以往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根据工作需要编制管理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既定要求推进。建筑结构设计管理制度完善阶段,应提高自身工作的合理性,确保现代设计管理能够满足工作要求,设计人员要掌握工作原理,确保其设计工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达到规定要求。
3.6抗震缝设计管理
建筑结构设计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抗震缝设计管理工作,找出以往设计人员在抗震缝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完善抗震缝设计方案。结合建筑结构功能的实际情况,分析建筑结构内部构造方式和各类影响建筑结构功能的因素,结合已掌握的信息,完善抗震缝设计方案,使之能有效规避建筑结构问题。设计期间若出现不规则现象,需了解建筑在连接性能方面的要求,重新思考建筑构造设计要求并进行适当调整,使建筑构造设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合理性。
3.7地梁建筑结构设计管理
建筑结构设计管理人员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按照对地梁建筑质量方面的要求进行科学控制,掌握地梁建筑结构在设计方面的规定,科学、合理地控制地梁框架结构,将地基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通过合理的控制方式将载荷传递到框架梁柱部位。在地梁建筑结构设计期间,围绕规定合理处置地梁框架结构,使建筑结构设计管理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使其工作质量跨级式增长。管理人员应掌握框架结构在设计中的要求,调整框架结构设计内容,优化设计,通过合理控制,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解决以往地梁建筑结构部位出现的质量问题。
3.8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管理
为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建筑结构设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建筑结构设计期间该项工作的经济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建筑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整体质量。设计人员要根据结构设计成本方面的要求掌握控制要点,按照建筑结构安全方面的规定,分析结构的受力状况,在力学理论和规定下设计建筑结构,以保证建筑设计能够在管理要求下有序进行。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使工程在满足建设求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在建筑结构设计期间,管理人员要从经济的角度重视各种管理活动,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方案,使管理工作形式更加灵活,从而满足建筑结构设计的管理要求,使建筑结构设计达到合同要求。
3.9建筑结构设计资料管理
建筑结构设计管理人员要做好各类工程资料的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优化管理方式,引导设计人员整理工程勘察资料、梳理勘察信息、围绕勘察信息进行设计。管理人员还需督促监理人员完成材料查阅和借阅,并在材料使用后完成后续的整理任务。
4结语
科学、有效的建筑结构设计管理对建筑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应针对基础造型不科学、含钢率低、设计方案不合理等常见问题,以建筑规范为依据,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写设计方案,提高设计的有效性、合理性,确保基础造型达到业主要求,选择的材料没有质量问题。另外,注重建筑选址、施工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完成各项工程的监督、控制工作,解决施工中问题,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郭志威.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010):214,216.
[2]刘卓,李坤鹏,杜鹏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4):664.
[3]杨松松,高会晓.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9(07):87-87.
林建松 福建中联集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