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
摘要:当下,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全方位普及,在建筑行业中也成为推动建筑行业全面发展的动力。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升,对建筑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建筑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功能的需求,更是绿色、环保和节能的体现。只有在建筑行业中融入绿色、环保的概念,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建筑作品,更好地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对绿色理念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和应用绿色理念的措施与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绿色理念;现代建筑;设计应用
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先进,随着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新理念,在各个行业中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只有创新建筑形式,才能更好地体现绿色理念。充分把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积极研究、探讨实践,才能更好地设计出高质量的建筑作品。在建设过程中,不但需要充分体现绿色理念的应用,更需要在实践中全面强化,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落实绿色理念。通过绿色环保的设计,有效发挥出其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指导、优化作用。绿色建筑设计是全新的概念,能够有效指导建设与生产,绿色主要就是在不影响建筑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结构、使用节能材料,做到项目建设周期内的资源和能源减排,更好地提高建设品质,避免消耗更多的能源与资源,有效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人们能够获得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保证环境与人类的协调性。绿色建筑设计必须做好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两大方面,在投资中做好全面的预算与规划,保证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同时要在建设的现场做好管理措施,合理科学地处理现场废弃物,减少建设成本,促进建筑行业全面发展,让其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1.1构建完整的设计理念
落实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在理念上达成共识,自上而下全面推进。绿色概念并不是空谈,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通过综合系统工程的完善,保证绿色理念的落实。要完成这一系统工程,就要统一思路,一方面设计单位要有先进的思路,在设计中各个方面应用绿色材料、技术和设备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各个部门的协调性,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甲方、施工单位等项目参与方的意识提升,确保对绿色环保意识认识到位,并把新理念贯穿始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建筑周期内,各方的实践行为,只有把绿色环保思想植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流程,强化资源应用、降低能耗,才能确保理念深入人心。
1.2加强绿色材料应用
建筑物是否达标,还在于材料的应用,要充分重视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建设期间要控制建筑材料,保证材料能够达到绿色的标准。要在设计的初期就考虑到材料的应用,对不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材料,要舍弃不用,对符合标准的材料要做好检测,提高材料的应用标准。设计时考虑到材料寿命、时长、耐用等具体情况,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绿色环保性能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对自然的影响,要解决新材料的应用问题。引进新材料避免出现高能耗,进一步处理废旧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的工作,降低建筑垃圾和污染物生成。对于建筑拆除产生的废旧材料、地板、木材、混凝土构件、金属、砖石和保温材料等,要通过科学的处理,做好有效回收与重复利用,降低造价,避免污染。
1.3利用可再生能源
全面用好再生能源,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确保绿色建筑标准。建筑项目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太阳能采暖、浅层地能、光伏发电和地源热泵工程等,这些都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其在现代建筑中已经进行了普及,在一些地方也体现了其优势,更好地节省了资源的浪费。空调冷凝热可以作为生活热水辅助热源,进行再次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形成的热水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热水,同时太阳能光电也可以用于生活基本用电需求。地源热泵主要是从土壤、地下水和污水中获取一部分热能,通过科学的技术处理,做好能量转换。通过再生能源的利用,全面保证了建筑的绿色标准等级,保护了环境,推动了社会发展。
1.4室外环境绿化设计
建筑的外部环境也很重要,要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强化建筑外围环境绿化的功能,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更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寿命。外部墙体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绿植覆盖,有效锁住土壤水分,为建筑营造凉爽、舒适的环境;利用高大乔木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树木形成的树荫能够全面减少建筑吸热,还能有效净化空气质量。通过外部环境的绿色设计,有效强化室外环境,打造良好的微气候。室外环境绿化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4.1建筑周边环境绿化。夏季时,建筑周围的地面会受辐射热反射到外墙和窗户上,这部分热量较大,做好地面反射热的处理,更好地保证建筑舒适性,建筑物室外种植灌木和草坪是最好的方式,能够全面减少反射的热量。1.4.2建筑立面绿化。建筑的立面也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能,为了有效保证建筑外部温度,可种植攀缘性植物对外墙做好绿化,增加美感的同时,也起到了遮阳的作用。主要的植物有常春藤和野葡萄等。常春藤是多年生植物,能够生长到30m高,铺满墙面非常漂亮;野葡萄耐寒,成长性好,能够长到15m高,通过对外部的处理,全面减少热量。1.4.3阳台与屋顶绿化。阳台是建筑的重要部分,通过对阳台的绿化,不但能够营造良好的室内景观,更能够增加建筑的美感。从建筑的形式上看,阳台有凹、凸及半凹半凸三种,这三种阳台的日照及通风情况不同,要根据不同的形式,营造小气候。可以用不同习性的植物,同时考虑到阴阳喜好、潮湿干旱等条件,做好阳台的绿植布置。在保证透光通风同时,减少废水排放,并起到保温隔热、隔噪声等作用。
1.5室内环境设计
1.5.1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日常照明是建筑的主要内容,要全面采取自然条件,节约能源,确保建筑达到绿色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巧妙运用自然光能够节省大部分照明的费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根据方向的不同,适当增加窗户数量、扩大窗户面积、调整窗户位置,全面提高光照射量,增加建筑的采光率,同时应用透明玻璃或透明材料做好外部的装饰,也可以使用现代技术,实现声控或光控的效果。还可使用节能灯具,最大限度提高建筑自身的照明条件。1.5.2热环境设计。进一步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保证恒温效果,通过热环境的科学应用,保证表面温度的恒定。如果太阳辐射热过多,则会导致居住感到不舒适。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结构的科学,使室内热舒适度更加稳定。合理设计好室内的温度区,全面满足不同个体对热舒适的要求。1.5.3室内通风设计。建筑物内的通风至关重要。做好室内空气流通的设计,为人类的居住提供良好的环境。通风是绿色设计的基本要件,通过室内通风设计,提升通风效果,保证室内空气良性循环。
1.6建筑智能化设计
使用先进的技术,提升现代建筑的质量。建筑设计要融入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建筑功能上的创新,提高建筑中的科技水平,有效促进绿色建筑“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目标的实现。
2绿色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优化建筑选址和外部环境设计
要想做好绿色理念的推进,则需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做好绿色理念意识的融入,在各个方向上把握环保标准,通过综合性的控制,提高建筑物的标准。一是从建筑选址和外部环境设计上着手。要转变传统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地域条件,合理选择建筑地块,有效布局设计,结合建筑与原生自然生态环境的具体实际,有机做好衔接,避免建筑与原生环境的隔离,更不能改变现有的环境生态。从绿色理念出发做好建筑选址设计,在满足建筑功能性、结构性、安全性需求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原有环境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进行设计时,要充分保留原有的环境,避免破坏原生植被、水体,全面强化保护能力,实现绿色资源的科学利用。通过对原生自然生态环境、植被、水体的利用,打造出绿色的人文景观,改善居住条件,保护环境生态,提高建筑审美度。充分借助绿化提升防御风沙、遮阳隔热、吸声降噪效果,建设宜居的建筑。
2.2建筑整体规划布局设计
绿色理念不能仅考虑到一个方面,要综合性处理各个环节流程,在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推动下,减少建筑能源消耗,要把能源控制当成主要思考点。所以说,建筑整体规划布局最重要的是考虑到能源消耗问题,规划布局阶段就要争取主导风向利用,避免冬季主导风向对建筑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各部分的基本形态,做好光照、防晒、通风和保温等方面的布局,确保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性。进行建筑设计时,考虑到建筑体形的情况,有效做好系数计算,确保建筑物跟室外大气接触面F0(M2)和包围体积V0(M3)比值的合理性,系数越小,建筑的能耗越低。建筑朝向是最为主要的部分,要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调研,掌握风向,做到夏季良好通风,冬季最大限度保温,通过利用太阳光照条件,保证室内外的节能效果。通过整体的设计,控制建筑的节能指标,确保建筑符合绿色标准。
2.3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是重中之重,需要做好围护结构设计,进一步优化节能效果,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绿色标准。建筑外墙保温是重要的部分,当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外墙外保温,二是外墙内保温。要根据不同的建筑形式,做好围护结构的设计与使用,更好地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在实际应用中,要以结构的不同形式选择样式,根据各自的应用和性能特点,确保施工方便。就当前的施工情况看,外墙内保温技术较为简单,施工更加方便,在材料上也没有更高的要求,使用隔热材料就能够达到节能的目标,整体看工程的成本造价较低。通过绿色施工,不但能够提高环保效果,更能够减少后期使用中对能源的消耗。这种材料虽然有着较多的优点,但是缺点也是存在的,主要是挤占室内空间,墙面易发霉、产生热桥效应等,如果进户后还需要进行二次装修,难度就较高。外墙外保温技术能够有效节省室内的面积,不占用室内空间,通过外部的保温材料施工,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这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施工方式,不容易产生热桥效应,同时对于墙体来讲,也不易潮湿、结露、生霉,在外部也能够做一些美丽的选型,有效提高了外观效果,对建筑也起到了美化。外部保温技术不但在一些新建建筑中使用,更在老旧建筑改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就具体施工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对外部保温材料质量要求较高,整体施工的成本也较大。所以说,无论内部还是外部施工,均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好选择,避免出现成本增加的情况。
2.4外窗设计
建筑的窗户是重点部分,要做好整体性设计,根据建筑的形式做开窗设计。窗户是建筑的重要组成,其本身所占面积较大,更承担通风、采光的作用,要想发挥窗户的功能,就要重视窗户的设计。要依据环保与绿色的设计理念,做好自然光的使用,进一步提高外窗气密性的同时,保证采光效果。一般情况下,用新式节能窗能够提升玻璃、窗框的品质,窗框材质可使用铝合金、塑钢等。塑钢是当前使用较普遍的一种材料,对于窗户来说有着良好的气密性,整体性能更加稳定,但是其生产过程中却会导致环境的污染。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良,当前的窗户已经进行了铝合金断桥窗框的推广,其气密性和环保性更加良好,有效确保了室内的通风通气效果。玻璃好坏决定了对太阳光的吸收效果,就当前技术看,低辐射膜玻璃、镀膜玻璃、中空双层玻璃等是最佳选择,这种玻璃整体隔热、隔音性能良好,在建筑中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同的建筑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保证了建筑物的通透性。屋顶也是建筑的主要部分,做好屋顶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省能源消耗量,确保建筑更加绿色环保,一般使用的都是导热系数较小的沥青珍珠岩板,这种材料整体性能更加稳定,有较强隔热能力、保温能力,有效提高了建筑屋顶隔热、保温的效果。
2.5合理应用各类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理念指导下的建筑思路,必须要考虑到各个层面与环节,只有做好绿色设计,才能提高建筑的环保效果。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使用中是否节能,更要考虑建设过程的节能,传统建筑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大,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要引进新材料、新技术,通过创新举措,实现环保目标。考虑到各种综合影响因素,使用新型材料,包括墙体、玻璃、管材及水泥等,选择绿色指标符合标准的材料,在满足建设需求的同时,保证环境生态,减少建设污染,更好地维护当地生态环境。
2.6建筑设计中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一个建设项目,不能使用一次性材料,要通过多次利用,节省能源,减少开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可再生能源有效满足了建设的标准,在绿色理念下进行的建筑设计,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最为主要的。当前,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新型能源,新能源不影响环境、不造成生态污染,在实际使用中也体现了绿色的标准,在现代绿色建筑设计中要进行推广。对于一些条件适中的地区,经过实践,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太阳能的应用来看,突破了技术限制,更好地应用到了各个方面,通过对太阳能的收集与使用,解决了照明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7建筑水资源循环设计
建筑过程中难免会用到大量的水资源,对水资源的消耗量较大。进行绿色设计时,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对水资源的使用。地球水资源有限,消耗量大于产出量,如果不进行合理利用,则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从自然循环过程看,水资源的形成较慢,要控制水资源的使用,保证节能环保。在绿色理念的设计中,必须要控制和减少建筑施工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通过自然水采集、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设备等,做好水资源的回收。进行设计时,在必要的程序环节设置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水系统,通过节水器、节水设备等对雨水、废水做好处理,合理利用好水资源,避免过度消耗浪费。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绿色环保设计,提高建筑的环保指标,应加强对绿色理念的充分融入和科学应用,以绿色理念为指导提升建设的标准,达到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德建.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9):141-142.
[2]郭一雄.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应用策略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2):130-131.
[3]王春阳,刘宇骁,贾维,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1):66.
赵静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