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正确应用
摘要:学生由于认知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无视学生中存在的这种差异,则必然导致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中吃不饱,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吃不下,从而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材施教原则则是倡导教师的教学面向学生实际,放眼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贴船下篙,实施精细化教学,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地理课堂中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谈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地理;因材施教;应用
自古以来,我国就流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同样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很适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对其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通过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何况是一个人。要想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首先就是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智力、体力、心理和地理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比较,对他们进行分层建档,将他们分类。这样,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学。还可以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我在教学长江丰富的水能时,我先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自学。由于学生们的思考方式不一样,有的学生先根据长江干流的剖面图进行分析思考,然后联系中国地势分为三个阶梯,而长江上游主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所以水量丰富。而有些学生则是首先想到了我国的地势特点,然后再去查看长江干流剖面图,再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很明显,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学习顺序,不同的学习顺序让学生获得了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基础和地理学科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得以发展。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主动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探索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使每一个学生在地理课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通过教师的分层备课,开展因材施教
高中的学生与初中生相比,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学习中,目的性、自觉性也高于初中学生。所以,高中阶段正是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好机会。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所讲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符合全体学生,又要满足个别学生的需要,将学习目标划分出不同的层次,进而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我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气压带与风带的知识时,我就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设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我把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及分布作为本节的共同目标,然后对那些地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绘制气压带风带的模式图,用本节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等等,以此来扩展他们的思维。对那些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引导他们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给他们布置一些额外的作业,当然这些他们都能解决,也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不强,我会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为他们提供指导,耐心地引导他们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这样,分层而立的目标都能满足学生所需,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课堂效果非常好。不只是教学目标,所有的过程都是如此,尤其是在施教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更要遵循学生不同表现。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不仅要将眼光放在全体学生身上,还要照顾个别学生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设置不同的问题,难度适当,深浅不一。这样,不仅能帮助优秀学生的进步,更是促进了所有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开展因材施教
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课下作业与评价。作业是否适当,评价是否准确,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因材施教,评价的时候要以积极性、激励性的语言为主,不仅要让学生发现自己不足,更要让学生看见自己的长处,取长补短,实现全面发展。例如我在布置《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节的作业时,就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学生设置了不同难度的作业。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一些基础知识题,包括选择和填空,题型尽量不要重复,这样有利于学生课下巩固所学知识。除此之外,我还会布置几道能力提升题目,这些题难度提高,与高考题相似,让那些有能力的学生选练。这样布置作业,满足了所有学生的需求,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课后训练,有利于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在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作业的题型、数量及完成质量,通过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当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时,要耐心引导和讲解,可以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指点其他同学,这些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还帮助别人解决了难题。教师也要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让他们在失败中看到信心。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转变学生的思想,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尽情展示,点燃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就会实现地理教学的和谐与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上都获得发展。从而,就会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要求,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课堂效率,使教育教学成果更加丰硕。
宋永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