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风水学论文 > 略说建筑中的科学采光方式

略说建筑中的科学采光方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13 20:05:00人气:758

1阐述自然光在建筑环境中的运用情况

要想增加空间的内容,丰富变化的形式,光影的强度变化也有很大的因素。光在照射时会因为空气中的浮尘减弱其强度,照射距离的增加会使光强度减弱。强光的部分视觉清晰,而弱光的地方视觉模糊,由此使空间有层次感。由于光的远近明暗变化会产生丰富的层次感,比例和形状也会有所不同。建筑环境中的自然光不仅仅是照明手段,也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理带来特殊的体验。自然光进入室内带来的各种氛围效果,这些环境的氛围给人们各种心理感受。建筑环境中的自然光不仅仅能丰富空间的层次、给人带来各种心理感受,更重要的是随着现代人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总是向往自然地东西,渴望住在“绿色”的环境中。更加注重强调环保自然的色彩和环保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在建筑空间中感受其所赋予的那份独特感。自然光的优点是节约能源、既经济又有高的效率。而且自然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低碳环保的自然资源。如果在建筑环境中能有效的利用自然光,可以显著地改善建筑内部环境的采光条件,还可以通过热能的辐射改善建筑内部环境的小气候,从而达到节约环保的目的,降低建筑本身的电源能耗,可以减少人工发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自然光在现代公共建筑环境中运用的现状

现代人更注重的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人工照明会过多的消耗资源。由此可见自然光的照明理念应当更多的运用到现代公共建筑环境中。说起建筑空间的采光,就不得不说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了。安藤忠雄非常善于运用光,对于自然采光的运用原理安腾很少讲述,但对自然采光的艺术手法上有主要的贡献。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的用光都会令人击节叹赏。“建筑师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性,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这是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说过的话,可见光对建筑环境的重要作用。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一角的光之教堂,是安腾对于自然光的运用的经典代表作品。在建筑表皮规矩的混凝土墙上,切割形成十字架形状的窗。使光通过窗进入室内,这样室内就形成了十字光影。使教堂拥有一种神秘的空间氛围,也是虔诚的教徒感受到神好像就在他们身边,无比的神秘。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城市中不断新增的大片高楼,大面积的使用玻璃幕墙,使用自然采光。近些年,自然光对室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是人们越来越注重的,所以需要改进建筑环境中自然光的设计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使自然光的重点与研究更趋于人性化。自然采光的应用在建筑环境中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而且也拥有了舒适健康的照明生活环境。国家体育馆水立方的设计就运用了大量的自然采光照明,水立方的屋顶、外墙和隔墙的内外表面同样采用有极好透光性的薄膜,中间是空的,像泡泡一样,可使用气泵充气。这些泡泡一样的膜镶嵌在钢架框架结构中,因为薄膜使用特殊的材质,表面不易附着赃物,可以采光保温,以及抵抗炎热或严寒,抗紫外线。这是一个非常成功而且典型的采光节能建筑。

3自然光在未来的公共建筑环境中合理有效化

利用由于长时间的光照会产生温室效应,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会增加室内温度。建筑的采光口如果使用一般透光材料,也会造成夏季进入室内的热源过多,冬季向室外放射的热量也多。由此可见,建筑在采用自然采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光的照射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用玻璃幕墙采光有利于透光还利有于建筑室内的采暖,但是大量玻璃幕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带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建筑要跟随时代的潮流,低碳环保的建筑应当成为当代的主流。提倡建筑材料来源于纯天然的合成材料。既然我们不能放弃自然采光的天然资源,就要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让自然采光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为了将自然光更好的利用,应在自然光的采集技术上有更新的突破。将光导采光、光纤采光好好利用,并结合新型的透光材质。既能利用自然光的资源,又可以减少负面影响。这才是未来公共建筑环境中自然光利用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华新 王莹 徐芸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