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风水学论文 > 初探戏台与民间生活的关系

初探戏台与民间生活的关系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27 15:16:00人气:622

一、戏台溯源

清代地方戏大发展,除徽剧、昆曲外,江南地区更不乏越剧、婺剧、绍剧、赣剧等几十个富有影响力的地方剧种。演剧成了江南民间娱乐生活的重要构成模式,如浙江宁海一带就有根据季节上演戏曲的风俗,“一年当中有‘正戏‘’夏戏‘’重阳戏‘’十月戏‘’冬戏’”。而清代道光年间黄钺也曾写诗提到徽俗喜演戏,一年中歌舞不断“灯船戏罢平安戏,豪竹哀丝处处催。忙杀花间惊蛱蹀,一年强半绕歌台”,诗后写着:“上元龙灯,端午竞渡,罢则演剧。至秋又跨街为台,以报秋社,谓之平安戏。”频繁的演剧活动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戏台建设的繁荣。在明清时期的江南乡村几乎出现了村村有戏台,甚至是一村多台的现象,江西乐平双田镇横路村至今还保留着5座戏台。就现存记载而言,单是嵊州一地在民国时期还留存着1220多座戏台,不过由于年代毁损和人为破坏,2006年时仅余108座;从新昌、宁海、乐平、弋阳等地的戏台留存情况以及文献记载来看,嵊州并不是个案。《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的调查中也提到在浙江遍及全省城乡的庙宇、宗祠、会馆中普遍建有专演戏曲的戏台。这些戏台除了作为戏曲表演场所之外,也是当时乡村公共生活的中心。从精神层面而言,戏台与戏曲表演不仅是乡民娱乐的方式,更是维系民众心理、增强凝聚力的文化象征。中国传统戏台通常有神庙戏台、祠堂戏台、会馆戏台、皇家戏台、私宅戏台、商业剧场以及市井戏台等多种类型,不过在乡村中基本不存在商业性剧场,普遍以神庙戏台和祠堂戏台为主。戏台多附属于祠庙,与各种祭祀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演剧活动以及戏台建设更多地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单纯的艺术欣赏或者娱乐方式。

二、神庙戏台

自商周以来皆有以歌舞敬神的传统,而佛教传入后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也有在寺院设斋的时候进行歌舞表演的习惯。从过去露天表演的坛、台等形制到宋金以后出现的舞亭、乐楼,戏台建筑的基本功能之一在于献戏酬神。对于庙宇本身而言,迎神赛社的戏曲歌舞、庙宇建筑以及供品构成了庙宇祭祀的三个重要部分。明代以来统治者崇尚宗教,各地纷纷建立各种地方性神庙,也多在神庙内修筑戏台,为酬神戏曲的表演提供固定场所,也是以精美的戏台建筑作为献祭的另一种形式。江南地区这种酬神性质的戏曲表演记载非常多,《定海县志》中提到:“俗尚报赛,如正月八日祀城隍神,男女尽往拜殿。四月朔祀状元桥神,合东南境演剧设祭。”光绪八年《周庄镇志》:“二十八日,‘天齐王诞辰’,东岳庙左演戏三日,近乡田作多停工来游,俗称‘长工生日’。入春以来,各乡村次第演春台戏,几无虚日,所谓迎神赛会则乐驱,聚钱演剧则不吝也。”尽管在早期佛教寺院中有百戏散乐,但在戏曲成熟之后,绝大多数佛教寺院中是不允许建立戏台进行戏曲表演的,正规的道教宫观中也几乎不建戏台。因此民间酬神献戏的对象多以地方性神o和先贤为主,除了大量应时搭建的草台之外,也形成了在庙宇中修建固定戏台的习惯。就江南地区而言,浙江与江苏南部一带现存的神庙剧场较多,仅嵊州一地现存108座戏台中就有40余座属于神庙戏台,而江苏境内遗存的戏台大部分属神庙戏台。这些民间寺庙既包括城隍庙、土地庙、东岳庙、禹王庙、龙王庙、火神庙等常见的祭奉民间神o的场所,也包括像清风庙、潮神庙、炉峰庙、马太守庙等纪念地方先贤烈女的祠庙。另有一些道观中偶尔也保留了献戏酬神的传统,如桐乡乌镇的修真观就在山门外建有附属的道观戏台。

三、神庙戏台修建目的

神庙戏台的修建以酬神献戏为目的,其观戏对象是神殿中供奉的神像。因此神庙戏台的位置通常选在神殿的对面,位于神庙整体建筑群的主要轴线上。就现存的江南神庙戏台而言,戏台多与山门明间勾连,不少神庙还在两厢设有看楼,直接利用戏台和两厢构成神庙中的一重院落。将戏台与山门相连,以及配设两厢看楼的做法都是为了拓展寺庙中的观剧空间,也意味着名为酬神的演剧其实主要还是为娱人。两厢看楼则是为妇女儿童设置的,以免男女杂处有伤风化,神庙祭祀参与民众的广泛性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民间的庙宇不仅用于宗教信仰,也是一地乡民精神凝聚和社交活动的文化纽带。在传统乡村中,娱乐形式很少,这使得用于酬神的戏曲表演成了民众获得娱乐的重要方式,神庙剧场也成了乡村公共聚会的重要场合。常常一庙演戏,邻村闻风而来者不计其数,因此这种名为酬神实则娱人的戏曲表演逐渐成了群众性的假日狂欢。观剧人员的不断增加使得神庙内部的空间有时候显得过于狭小,为了获得更大的观剧空间,也有将戏台移建到山门之外的做法。始建于乾隆十四年的桐乡乌镇修真观戏台即位于山门之外,台前广场十分开阔。这样的戏台与台前广场也不再局限于作为戏曲表演的场所,而成为节日中乡民聚集的庙会场所,除了戏曲表演之外,更有大量的杂耍、商贩交易等活动。正因为神庙戏台是乡村节日聚会和娱乐的主要公共场所,故而在江南农村中神庙戏台的修建也成了村中重要事务,标志该村的财力和影响力。在演剧活动极为兴盛的江西乐平各村中就出现过一村建戏台,四邻攀比的情况。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戏台也往往成为神庙中最为华美的单体建筑。江南一带戏台以三面台居多,多采用装饰性较强的歇山顶,梁柱藻井的处理均极尽精巧,时见各种木雕人物与图案作为装点。如嵊州城隍庙戏台采用重檐歇山顶,正脊龙吻上翘,各屋脊部分均饰有镂空雕饰,牛腿纯为装饰,雕有刘海戏金蝉等传统故事;额枋上则雕有长生殿、王羲之玉鹅恋等多种戏曲故事;外檐斗碓煨头备矗笆胃屑浚渖系裼写罅肯非宋铮辉寰治舷铝讲悖虏闶槎恚喜惆俗槎砗桶颂醯构矣瘟嘟岷稀U诽ǖ哪镜窦改迳况探穑觥

单位:葛佳平 单位:江西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