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下商住项目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对低碳建筑的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技术,以期为建筑环保方面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行业;低碳建筑;建筑设计;城市化;现代化
1工程概况
某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北至长江东路(合店路),西至燎原路,东至南环路,南邻E1312地块,地块东南角为已建6层住宅小区。地块处于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商住区交界地带,周边交通发达,其中长江东路为连接合肥市区的主要快速路,未来将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该工程总占地面积为279534m2,其中:住宅用地面积为199534m2,地上计容面积为558695.2m2;商业用地为80000m2,地上计容面积为360000m2。工程力求实现商业空间内外紧密联系、相互交融,通过联系长江东路两大转角的步行轴线,将集中商业、零散商业、办公、酒店等建筑贯穿起来,实现人流路线的简洁、贯通,通过各个楼层商业空间的联系,营造一个丰富的内外商业空间。针对南环路具有极强商业氛围的特点,本工程沿南环路设置商业内街,与购物中心南侧的金街相联系,形成舒适、连续的逛街流线。在住宅地块,工程力求实现各个组团均享有大中庭景观的空间效果,通过高层住宅的围合,形成各自独立的中央庭院,且通过景观轴线联系起来,营造尺度宜人的景观空间,提升外部空间的舒适性,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小康社区。该工程项目建设中,采用低碳性建筑理念,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在建筑技术以及材料的应用方面,均符合绿色建筑技术理念。
2低碳建筑设计技术要点
2.1低能耗与低碳
目前,低碳建筑的相关设计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建筑工程设计的趋势和方向。其中,低能耗是指在建筑建设以及后续的投入使用中,始终要保持对能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低碳则是指对场地当中的一些可再生能源进行合理运用[1-2]。例如,在一些“零碳建筑”的建设进程中,应充分利用电能,使城市电网与建筑内部形成电能的双向流动。若自身电能充足,则可对城市当中的电网进行一定供给,而在自身电能不足的情况下,则可以让城市电网进行集中供给,真正实现能源零消耗。当下,人们在对这样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时,格外重视其低能耗指标数据,以及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的科学合理设置。例如,在制冷以及供暖环节的设计中,对于能源的需求进行有效控制,积极利用建筑物当中的空气动力学,进行通风系统的补充,使室内环境状况始终保持在符合人们需求的标准[3]。具体低能耗指标见表1。
2.2控制建筑物的能源需求量
低碳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理念,可以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其中被动式的设计方式是全面控制能源需求的重要手段。例如,基于风向、太阳以及与基地环境的差异分析,对建筑物的整体朝向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以最大程度上利用自然采光的效果,降低人工照明的使用率。另外,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也为建筑物提供了一定的热能,避免在冬季来临时,建筑物室内温度大幅降低。例如,利用蓄热楼板以及墙体,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热稳定性,控制冬季的建筑物能源流失程度。另外,还可开展遮阳设计,以控制夏季来临时制冷需求对于电能的消耗。另外,利用科学合理的建筑物通风设计,可以极大提升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流动效果,同时加强热回收性,提升建筑物的整体通风效果。表2为人工照明耗电费用。例如,为了实现建筑的节能效果,往往要借助智能技术,全面提升建筑物的智能化控制效果。如:BAS技术是一种对建筑物的集成控制技术,该技术下能够最大化控制能耗,避免能源的浪费。
2.3控制灰色能源消耗量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建筑材料的运输以及存储往往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些损失的能源被称为灰色能源。建筑物的供热制冷能源消耗在本质上是一种隐形的能耗,是十分重要的灰色能源物质。绿色建筑的建设就要控制这些灰色能源的消耗量,以此实现建筑物的低碳属性。
2.4数字化技术使用
数字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可以在建筑物的建设全流程,进行工程的预测、分析、反馈以及检测,对建筑物进行总体的碳排放量的处理,相应地实现了绿色低碳的目的。积极地使用数字化技术软件,对建筑物的碳排放量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可以使建筑碳排放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3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建筑设计
3.1优化建筑形状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全面融入低碳环保的相关理念,首先应满足建筑物的建设基本需求,同时全面结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特征,进行特殊化的处理。例如,要对建筑物外观进行一定的改造,以此提升建筑物的功能性。另外,在建筑改造完成后,让建筑物可以利用各种再生能源物质。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也相应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建筑物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避免了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同时也改善了建筑物环境的周围空气质量,使环境温度及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另外,对于建筑物外形的调整,也改善了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程度,营造出空气质量较高的居住空间。
3.2绿色环保建材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低碳环保的效果,应积极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采用的传统建筑材料存在着大量浪费的问题,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o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传统的建筑材料面临着环保标准不具体的问题,进而给居住者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提升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率,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目前,许多企业开始研究、应用低碳环保材料,例如门窗环保材料、墙体材料,提升了建筑物的低碳水平,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基于低碳环保理念,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始终保持建设环节的能源节约效果,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例如,对建筑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物的污染以及排放。在具体的建设环节,要全面提升建筑材料的性能,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全面提升材料的整体利用率。另外,为了保障材料的合理性,在建筑材料的采购阶段,既要控制低碳环保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建筑材料进行环保属性的分析,通过相互映衬、优化设计以及合理调整的方式,全面提升设计效果。
3.3自然采光设计
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有效控制能耗,全面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自然采光设计中,要积极地提升设计的效果,并控制室内灯光的整体照明时间,控制能源的消耗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光设计中,还要重视建筑内部自身的布局以及结构特征,保障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安全不会受到影响。最大化增强自然光线的同时,也要积极提升室内的整体保温、制冷的效果,控制建筑物对电能的依赖程度。在设计过程中,应扩大窗体面积,将墙体与窗体紧密连接,一方面达到了保温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改善了采光效果。另外,除了窗体扩大,建筑物整体色调应采用浅色调,建筑所用材料以玻璃为主,可有效反射光线,进一步改善建筑明亮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4建筑保温化设计
在低碳建筑设计中,要重视对室内环境的采暖时间的考量。通过各种保温材料的使用,保障在冬季来临时,不会出现温度的快速流失,提升室内的整体温度系数。在保温设计环节,首先,在建筑物的外墙以及楼板位置,使用一些高质量的保温材料,避免温度的流失。其次,在建筑物的建设环节,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保温设计方式,全面提升建筑物的建设效果。
3.5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目前,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障各种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可以先构建出一个建筑内部的节能化系统。在不同区域当中的建筑物,始终面临着能源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对各项资源实现针对性分析。其次,还要在未来发展进程中,保障制冷方面的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保障保温、制冷功能,发挥出可再生能源应有的价值,避免一些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整个建设过程中,都要符合低碳理念下的相关标准,充分发挥出材料应有的价值,同时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功能性,让建筑物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也相应提升了建筑物生命周期,为建设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建筑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都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进行低碳建筑的设计,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方向的,需要得到越来越多建设单位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友好,左严芬,白旭辉,等.靶向生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技术开发背景、思路和概念设计[J].石油炼制与化工,2021,52(8):1-11.
[2]刘静.室内艺术设计中低碳概念的应用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7):53-57.
[3]毕文应.探究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45.
昂强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