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设计策略及推广
摘要:本文通过与传统建筑的对比,分析了低碳建筑设计的优势,同时结合目前国内的发展现状,从低碳建筑设计的真正内涵出发,提出了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最后还给出了低碳建筑设计的推广应用手段。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基本策略;推广应用
一、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
据全球范围统计,建筑产生的能耗约占世界总能耗的30%。我国近年来,建筑行业每年的竣工量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都为高耗能建筑。已建成建筑面积达到500亿平方米左右,其中,绿色低碳建筑面积仅仅只有0.758亿平方米,超过95%都是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低至33%,落后发达国家将近20年[1]。中国目前正处于生态城市(低碳建筑)的发展阶段,把建设生态城市定为目标的城市已经超过了200个,创建生态城市同时也推动了城市中低碳建筑发展。同时,低碳建筑的评价标准体系也得到进一步细化,对于不同类型的功能建筑,评价标准也将进行同步变更。据最新统计信息,自2008年我国实行绿色低碳建筑评价标识制度来截止到2015年1月,全国总计有低碳绿色建筑标识项目2538项,总建筑面积292000000m2,其中设计项目建筑面积272000000m2,运行标识建筑面积20000000m2。
二、低碳建筑设计的优势
低碳建筑是指在前期设计和后期建造中必须按照节能标准进行,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能降低能耗的建筑物[2]。相比于一般建筑,低碳建筑有以下4个优势:
2.1低碳建筑能耗显著降低。据可靠统计,低碳建筑的耗能比普通建筑可降低70%~80%,在丹麦、瑞士、瑞典等国家,甚至已经有了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理念。
2.2低碳建筑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低碳建筑强调的是尊重本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其建筑风格完全本地化,这样可以促使产生新的建筑美学,这样的绿色环保建筑,让人在体验新美感的同时,更好地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2.3低碳建筑可适四季之景。一般来说,传统建筑内部空间和自然环境是完全隔离,而低碳建筑的内部与外界采取有效连通,室内气温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进行微调节,如小鸟的羽毛一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
2.4低碳建筑环保理念贯穿始终。传统建筑考虑环境问题大多是在建造过程或使用过程中,而低碳建筑更强调整个运营过程的节能、环保。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直至建筑物的废弃、拆除的全过程,节能、环保理念贯彻始终。
三、低碳建筑设计的基本策略
结合生态建筑的技术特性,相关学者借鉴仿生学的学科方法,针对低碳建筑,提出了“建筑腔体”的概念[3]。所谓建筑腔体,即建筑本身采用适当的空间结构、运用节能的技术措施,同时利用或辅助利用可再生能源,建造出低排放量和高舒适度的建筑。其基本策略如下:
3.1转变低碳建筑设计的理念
要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就必须加紧科技创新,提高我国低碳建筑在国际创新领域的地位,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然后尽快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并加以创新,争取使我国的低碳建筑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相关政策方面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低碳建筑设计理念中,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施工,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做到低碳、环保。同时要加强对低碳建筑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低碳建筑技术的支持,构造低碳绿色建筑产业,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
3.2调整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路线
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要充分考虑与整个城市的关系,还要考虑到自己系统中不同技术的相互融合,以及分属不同时间段建造工作之间的协调。要综合优化各种技术,才可以将低碳建筑的技术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如果只是仅仅发展建筑的某个部分,不但不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反而还会适得其反,降低整个系统的协调效率。因此,对整体系统要分清主次,注意优化技术成本,调整好技术优化和成本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发挥出低碳建筑技术的优越性。
3.3拓宽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外在低碳技术方面的发展非常迅猛,我国要充分引进和改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改进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其能够适应当地建筑,适应我国建筑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把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在特定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进行融合,使其适合当地条件。
四、低碳建筑设计的推广应用
低碳建筑的真正内涵是节约能源,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还能够做到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低碳建筑的推广应用必须开辟新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从根本上进行低碳环保教育
在学校建设中融入低碳建筑的环保教育理念,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使其成为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学生通过对建筑本身各种事物的好奇与观摩,潜移默化中植入绿色环保教育。低碳建筑理念从小学生抓起,关系到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落实和教育品质的真正提升。
4.2对现有的建筑进行低碳节能的改造
低碳建筑的设计思路不仅仅集中在新建筑上,还应该考虑对旧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例如,北方的建筑在冬季通常会实施采暖,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保温层本身存在的厚度不够的问题,因此暖气在进入建筑后会大量流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更加剧了能源的过度消耗,所以,旧有建筑在进行改造时,可以加厚保温层,使暖气的流失减少,实现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
4.3政策倾斜和鼓励创新
政府部门不仅要在减排和财政方面有政策的支持,还要在节能和环保方面有所行动,比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倾斜,鼓励低碳建筑产业的顺利开展。其中,政策上可以用碳排放指标来衡量金融和土地等资源配置,设置出不同的税费标准,改变单纯以价格度量的现状,同时还有利于平抑地价和房价。房地产企业也因此会更加重视项目的品质,积极主动应用低碳技术,这样一来,对于房地产行业本身将是一次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邬秀杰.论低碳理念下的居住环境设计[J].江西建材,2015(3):33.
[2]叶红.试论绿色建筑的低碳节能设计[J].中华民居,2014(1):35.
作者:倪乐平 黄少凯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