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低碳建筑论文 > 建筑发展论文:低碳建筑进展难点与路径探究

建筑发展论文:低碳建筑进展难点与路径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10 00:40:00人气:669

本文作者:李娜、孟艾红、熊婧慧 单位:浙江东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

(一)新建过程中高能耗、高排放现象突出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低碳建筑起步较晚,能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建设过程能耗高,大量建筑存在因结构不合理、材料使用失当而引发的高耗能、高排放问题。有关数据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而钢材和水泥都居我国耗煤产业的三大行业之中。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度极高。在现有的能源结构下,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度依赖煤炭,现有的重化工业的发展也过度依赖煤炭。在国内主要耗煤产业中,火电、钢铁和水泥是三大行业,2008年这三大行业耗煤合计占比达到79%。其中,火电、钢铁和水泥分别占煤炭消费量的50%、17%和12%,见图1。煤炭作为高排碳能源,决定了建筑的建设过程具有高能耗、高排碳的特征。

(二)存量建筑高能耗、高排放现象突出

1.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在我国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有95%都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能耗是同纬度西欧和北美国家的2~3倍。而且,我国每年新增建筑也仅有15%~20%执行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除此之外,我国建筑内的卫生洁具耗水量也高出发达国家的30%以上,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对于建筑材料,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这种材料不易保温、防热,属高碳建筑材料。另外,当下流行的不通风的房型、导热系数极大的落地窗、外飘窗等都不利于温室气体的减量排放。

2.能源供应。目前,我国建筑的能源供应仍是以传统能源为主,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目前我国采用风能的建筑微乎其微,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也只是装上太阳能热水器而已,尚没有利用太阳能做饭或是照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偏低,难以研制出能充分、合理利用新能源的建筑材料。此外,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造成的高层建筑模式,也给新能源的充分利用带来一定难度。

(三)小结

近年来,虽然政府、房地产商和公众等社会各界都开始了实行低碳建筑的行动,低碳建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低碳建筑的发展也远不成熟,其中新建过程的高能耗、高排放及存量建筑的高能耗、高排放仍然是我国建筑界高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国家政策滞后及机制不健全、低碳建材的缺乏、低碳建筑的概念尚未完全普及等,也严重阻碍了低碳建筑的发展,我国的低碳建筑与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低碳建筑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机制问题

首先,尚没有制定一个低碳建筑的标准,对于到底碳排量多少才是低碳建筑,目前没有具体的数值,也没有评价标准。其次,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机制。对于开发商而言,低碳建筑由于成本造价相对较高、利润空间有限,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公众认知度低,因而在没有政府政策扶持下不敢贸然建造低碳建筑。其次,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低碳建筑的附加成本往往会转化为用户的负担,当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低碳建筑就只能成为高档住宅的尝试,而难以广泛赢得市场。

(二)技术问题

低碳建筑技术主要包括生产低碳材料、设计低碳建筑结构、建造低碳建筑以及监管低碳建筑的技术。我国整体科技水平较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首先,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远远不够,造成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依靠传统的高碳资源。比如,低碳建筑材料可以起到防水、保温的作用,更有甚者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然而,我国只能生产具有防水、保温作用的材料,而没有生产兼有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材料的技术。其次,建筑设计单位没有创新主动性,没能设计出具有节能且充分利用绿色能源的建筑结构,对于已设计好的低碳建筑,也由于技术等制约,建造施工的可行性较差。

(三)资金问题

1.新建低碳建筑。低碳技术的研究创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低碳技术还是我国政府、企业或者相关研究机构进行自主研发,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目前,国内低碳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研发成本。同时,在推行低碳建筑过程中,采用新型的低碳材料、运用新型低碳技术及采取环保节能措施等同样会使建造成本增加,而低碳建筑是否经济合理,能否提高居住的舒适度等诸多问题最终到企业或民间资金不愿投入到低碳建筑领域,从而制约了低碳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低碳建筑的发展。

2.现存建筑的改造。目前,我国对民用建筑节能在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非常有限,民用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推进起来难度较大。同时,我国还未成功搭建起与低碳建筑项目相关的融资平台,包括从政府层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对部分低碳建筑项目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等。这使得现有存量建筑低碳节能改造资金的来源不稳定,只能依赖地方财政。而在我国财政中央集权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存量建筑改造资金压力很大。

(四)民众的认知度问题

民众是低碳建筑的主要销售对象。由于消费者对于低碳建筑的了解甚少和民众认知度的不足,导致民众对于低碳建筑抱有一种怀疑和观望的态度,部分有购房需求的民众对此并不买账,认为只是开发商的噱头,部分民众摇摆不定,想看看别人入住后的情况再确定是否购买。因此,加快推广低碳建筑、提高民众认知度迫在眉睫。

发展低碳建筑的建议

目前,我国低碳建筑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条件,要实现低碳建筑节能减排目标,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努力。

(一)政府方面

应进一步完善低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只有达到相应的低碳建筑标准才允许建设。同时,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政府对设计、建设、使用低碳建筑的给予鼓励和适当的经济补贴,对继续使用高碳建筑的给予一定的处罚。这种处罚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价格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行政罚款来施行。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与机制,充分发挥三套机制和三套政策的作用,即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大主体间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政府―行政体制、企业―市场机制、社会公众―社会机制,通过政府行政机制自上而下的努力、市场机制发挥营利性组织横向的努力和社会机制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努力,促进低碳建筑的推广应用。

(二)开发商方面

1.在建筑设计理念上树立低碳意识。在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屋顶、外立面、楼内的照明、供暖甚至楼外的绿地上都尽量考虑到低碳,必须达到我国工程建筑环保标准,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低碳建筑。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大楼之间建立风力发电设备,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全部通过地源热泵实现,并充分利用太阳能,通过科学设置绿化率以防止热岛效应。同时,需注重广泛利用新型节能材料建造低碳建筑,特别是使用一些性能较好的隔热材料以及气密性好、隔热好的门窗,对建筑节能会起到相当好的作用。

2.在施工中遵循“就近低碳,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合理利用建筑通风,采用高效建筑设备”等原则。就近选择材料,可减少材料的运输距离,从而减少运输过程消耗燃料而形成的碳排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设计中水回用系统,达到间接减排的目的。

3.在经营理念上形成低碳思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建筑将成为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发商要想在低碳浪潮中有立足之地,就必须用低碳思维重新考虑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力问题,包括怎么应对未来更加严厉的环保和碳排放的政策法规要求,怎么应对未来产业内部低碳的标准,怎样应对未来消费者对低碳住宅和服务的购买倾向。一旦开发商形成了低碳思维,那么其他各利益相关者将都会考虑低碳,则低碳建筑的时代就会马上到来。

(三)民众方面

应大力宣传低碳建筑对节能环保重要作用的知识,提高个人及企业对低碳建筑“节能”的认识,使消费者充分认识使用低碳建筑能减少使用成本开支,如能直接减少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等支出,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使用低碳建筑可从长远获取更大收益。若消费者对低碳建筑的需求增大,则企业便会积极主动地发展低碳建筑。

结语

随着人们对资源能源、环境、气候等问题的日趋重视,低碳建筑必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主流。目前,由于我国受机制、技术及人们认知度的制约,低碳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要实现低碳建筑的尽快发展,需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并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