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建筑市场推广方法研究
1低碳建筑市场发展现状
对于低碳建筑的概念,自2010年起就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当前低碳建筑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步推动阶段,具体表现为市场开发以及需求动力不足。
1.1消费者购买动力不足
相关调查显示,对于低碳建筑这一概念,大部分消费者都表示不太了解。在对其概念进行解释后,有80%的受调查消费者表示在购买房屋时会考虑低碳因素,但却会由于价格过高而放弃购买。由此可见,当前低碳建筑市场有一定的需求量,但购买动力不足。主要由于低碳建筑的初始价格较高,而很多消费者在无法清晰认识和判断低碳建筑的后期效益的情况下,选择了购买普通建筑。因此,当前购买低碳建筑的消费者还比较少,多为收入较高以及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性相对较低,且对低碳建筑了解更多。
1.2开发商开发动力不足
开发商是利益驱动的经济个体,考虑较多的是产品的盈利情况。目前的低碳建筑建设成本高于普通建筑,加之巨大的开发成本,导致开发低碳建筑的风险较大。并不成熟的低碳建筑市场以及较大的开发风险,导致目前进入低碳建筑市场的开发商数量还比较少,多为风险承受能力较大以及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大型企业。
2低碳建筑市场推广迟缓的原因分析
2.1消费者进入低碳建筑市场障碍分析
消费者是否选择购买低碳建筑主要是由他们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对低碳建筑效益的判断以及市场上低碳建筑信息获取程度决定的。当前消费者进入低碳建筑市场面临以下障碍。
2.1.1低碳建筑价格较高
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来看,据研究表明价格是影响消费者低碳住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且5%的溢出价是低碳住宅消费者对价格满意与否的中界值。消费者在购买建筑时考虑较多的是初始的价格贷款利率等,而当前低碳建筑的售价一般会比普通建筑高出20%左右。以一套90m2的住宅为例,若普通住户售价为8000元/m2,则购买同面积的低碳建筑将需要多付144000元。相对较高的售价导致消费者转而选择普通建筑。
2.1.2消费者对低碳建筑的效益不了解
相关调查显示,有81.4%的消费者对低碳建筑不甚了解;在夏热冬暖地区(如南方空调高能耗区),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公众对于低碳建筑的效益了解不够导致无法正确衡量普通建筑与低碳建筑的差别,也无法预见到低碳建筑所带来的能耗节约以及生活舒适度增加等优点,从而阻碍了他们对低碳建筑的选择。
2.1.3低碳建筑信息不对称
当前对于低碳建筑并无标准的认证方式,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时缺乏明确的信息对建筑本身的特质进行说明。此外,很多开发商往往以低碳建筑为噱头,并不能真正实现低碳建筑的要求。低碳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无法合理对建筑进行预估和判断,从而阻碍了他们购买低碳建筑。
2.2开发商进入低碳建筑市场障碍分析
开发商是否进入低碳建筑市场的决策主要由销售风险、开发成本和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感决定的。当前开发商进入低碳建筑市场主要面临着以下障碍。
2.2.1开发低碳建筑销售风险大
由于当前低碳建筑市场尚未成熟,消费者购买低碳建筑的信心较弱,而开发商关注较多的是房屋的销售情况与市场反应,由于开发低碳建筑的市场风险较大,导致开发商选择建造普通建筑。
2.2.2低碳建筑的开发成本高
建造低碳建筑需要采用许多低碳化的技术,由于当前低碳建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很多低碳技术的应用将会带来初期成本的增加。一般而言,建造低碳建筑的成本会比普通建筑高出10%左右。面对较高的初期成本,很多开发商为了资金的合理运用与快速回收,会选择开发普通建筑。
2.2.3开发商社会责任感不够
低碳建筑碳排放量的减少与能源的节约,能够产生保护环境的效益。在缺乏政府合理分担的情况下,低碳建筑的额外环境效益需要开发商来买单。然而开发商主要考虑企业的盈利状况,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不够关注。由于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感不够,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放弃开发低碳建筑。
3低碳建筑推广方式
针对以上两大主体进入低碳建筑市场的障碍,综合考虑低碳建筑市场的各类相关参与者,从政策引导、金融支持、舆论影响、运营商参与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研究低碳建筑市场的推广方式通过为低碳建筑开发商提供一定税费减免,后期建设经济奖励以及低碳标识奖励等方式,提高开发商的低碳建筑建造意愿,实现低碳建筑的推广。
3.1加强经济激励与政策引导
为了平衡和减少消费者与开发商对低碳建筑承担的成本,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对两者进行促进。政府的经济激励包括税费的减少以及直接的经济奖励。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建筑的增量售价,政府可在购买阶段分担消费者支付的增量成本,通过提供一定经济奖励及其他政策优惠,激励消费者的购买。对于开发商,就现阶段而言,由于低碳建筑市场还未成熟,因此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的政策引导。
3.2制定低碳建筑评价标准并颁发低碳建筑标识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低碳建筑评价方法,需要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评价方法,并为达到要求的低碳建筑颁发低碳建筑标识。这样一方面能够对低碳建筑的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引导开发商按照评价要求合理开发低碳建筑,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低碳建筑标识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进行引导,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低碳建筑信息。
3.3利用媒体舆论进行引导
由于消费者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文化背景不同,其对低碳建筑的理解及预期效益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其消费行为上的差异,消费者的决策很大程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低碳建筑效益的预期。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低碳建筑宣传,如网络传播、社区讲座、广告宣传等方式增加消费者对低碳建筑的认知,通过实际数据向消费者展示低碳建筑的优势及其后期的运营收益,能够很大程度上普及低碳建筑知识,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3.4加快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
低碳建筑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开发以及产业化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提升低碳建筑的实际运营效果,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批量化的生产降低低碳建筑的成本。当前,应该积极加快自主低碳建筑技术的研发工作,主要包括相关的低碳材料、低碳施工技术以及低碳设备等。通过低碳技术带动低碳建筑的产业化发展,降低建筑开发成本。
3.5加强金融机构的支持
金融机构主要指市场上的各类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低碳建筑的开发成本较普通建筑有所增加,销售价格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可以从贷款利率,优先满足低碳建筑的信贷需求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分摊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以及开发商的开发成本,降低开发风险。金融机构的利率和贷款优先顺序的调整需要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因此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3.6促进开发模式的创新
政府可积极推进低碳开发模式创新,将开发商职能延长至运营阶段。开发商除了进行低碳建筑的开发,还负责低碳建筑的运营,运营可采用自营或外包的方式。这一模式下,在销售阶段开发商仅向消费者收取普通建筑销售价格,而将增量成本通过后期的运营收益逐渐回收。这样既能促使开发商积极通过技术及管理手段实现运营期收益,又能分担消费者在购买阶段的成本。
4结语
当前我国低碳建筑市场的发展尚比较缓慢,低碳建筑市场的推广主要应从减少消费者和开发商的进入障碍的角度进行。在推广初期,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同时辅以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技术开发企业的技术支持,媒体的舆论影响,以及运营企业的管理与利益分享。在后期市场培育完善以后,则可以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促进低碳建筑的发展。
作者:何晨琛 王晓鸣 赵国超 吴晶霞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