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低碳建筑论文 > 我国低碳建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建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04 17:29:00人气:384

1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意义

我国是目前具有较高碳排放量的国家之一。我国建筑业近几十年来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起步较晚,基础差,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社会能耗较大,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发展,每年新建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就有1.3亿吨。有数据表明,在我国全社会能耗总量中,建筑业的能耗就占到46.7%,是国际上发达国家的2~3倍。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粗放的模式,不仅造成了我国建筑业能源消耗的增加,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能源的浪费。在碳排放上面,我国建筑业排出的CO2占到社会总量的50%,远远高于运输业。与此同时,为解决全球变暖等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我国政府做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量要比2005年单位排放量下降40%~45%。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全力发展低碳建筑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我国建筑业是处于中游,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许多高排放,高能耗的行业与建筑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如钢铁、建材、化工、电力、纺织等行业。建筑低碳之路必将成为化解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发展低碳建筑对拉动上游绿色生产,推动下游绿色消费,促进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低碳建筑必将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键环节。

2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现状

低碳建筑从1998年开始受到中国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7年的时间。目前无论政府还是建筑企业以及个人对建筑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支持都比以往要高,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政府方面从之前单一关注建设施工阶段的节能向两端延伸,即涵盖土地获取、规划布局阶段的节能到建筑报废阶段的节能。建筑企业方面,很多建筑企业在低碳建筑、节能环保等方面取有了许多优秀的建筑产品,使他们不仅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积极履行了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也使得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更好地生存下来。个人方面,在目前我国政府和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宣传下,“低碳”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起居中的热门词汇,低碳环保建筑产品在市场也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

3我国低碳建筑存在的问题

必须指出的是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在近几年全球各国都在高呼节能减排,国内也在大力强调科学发展,我国建筑的节能环保现状仍然是令人十分堪忧的。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发展低碳建筑所必须解决的。

3.1缺乏完善的政策与评价标准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保)理念下,提出了“生态建筑”、“环保建筑”等概念,但我国低碳建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仅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的关于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虽然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内目前作为与建筑业有着密切联系的房地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导致政府在制定房地产政策上的产生了不稳定性,这也使得在制定低碳建筑发展政策的难度加大不少。此外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低碳建筑的评估体系和相关技术导则。主要的相关评价体系和技术导则有2001年建设部科学技术司推出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年,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第一版,至今已更新至第四版。为了推进我国建筑节能,2006年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并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陆续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等文件。这些标准文件的推出,为我国低碳建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这些标准大多都是针对绿色建筑,中间涉及一部分关于低碳建张翔:我国低碳建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资源与环境筑,没有专门对低碳建筑提出评价标准。不仅如此,这些技术规范,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也并不乐观。缺乏专门的评估体系和相关技术导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

3.2低碳建筑的技术和设计能力不足

就目前而言,我国低碳建筑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各种新型低碳建筑材料较少。低碳建筑技术突破困难,使得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遭到阻碍。低碳建筑要在我国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在低碳建筑技术上有所突破,加之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低碳建筑的技术指导,使得低碳技术突破很难。我国建筑仍在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路。在实践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如墙体保温层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可选择性不大。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另外,可以选用的低碳建筑材料实在不多,而有些价格十分高昂,建筑企业往往比较难以承受。与此同时,我国设计单位对于低碳建筑在设计上能力也不足。一方面设计单位早就习惯于以往的设计思路,而节能减排的设计势必对建筑物的平立造型、高度结构及水暖设计等各项工作都增加了一些的难度,设计单位不太愿意去在设计中添加这些项目。另一方面低碳建筑的设计,往往涉及新技术,新观念,设计单位在这方面又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导致了我国设计单位在低碳设计上整体能力不足。

3.3建筑企业动力不足

在现阶段,发展低碳建筑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建筑企业,但是由于一方面国家对于支持低碳建筑发展相关政策的滞后以及专门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没有出台,各建筑企业在发展低碳建筑的时候,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再加上低碳建筑的开发技术落后,建筑企业在这之中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和责任,因此,大部分建筑企业虽然认同低碳开发理念,但实际行动上仍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有些建筑企业在发展低碳建筑上没有深入了解,使得对低碳建筑存在误区。笼统认为,发展低碳建筑,必定要使用新技术、新材料,肯定会增加经营成本。甚至有的不法建筑企业,打着“低碳建筑”旗号,变相增加消费者的费用支出。这些都导致我国建筑企业在对待低碳上的行动力不足,影响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

3.4公众对低碳建筑的系统认识

虽然我国政府和媒体在宣传低碳建筑上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这些宣传仍显得不足。这使得大多数公众对于低碳建筑认知度不够,导致概念混淆,使得观念上存在不少误区。在选择建筑物如住房时只是过度关注初始购房价格而对建筑物使用周期的总成本不加考虑。从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采用低碳技术的建筑价格较之一般建筑的价格要高一些,因此公众更多地倾向于购买价格低的。缺乏对低碳建筑的系统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低碳房地产业的发展。

4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建议

4.1加快完善政策,制定规范标准

我国低碳建筑概念提出还是较晚的,鼓励发展低碳建筑相关政策和评价规范标准都是不健全的,我们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可加强同发达国家相关部门的联系,借鉴国外发展低碳建筑有关方面的优秀经验,再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符合国内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和行业的评价规范标准。在政策上、规范标准上,为我国发展低碳建筑提供支持。甚至,可以对发展低碳建筑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使得发展低碳建筑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报废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我国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的低碳化。从而刺激我国低碳建筑的快速健康发展。

4.2加大科研力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

我国低碳建筑的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必须加强低碳建筑的技术研发,加大科研力度和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国政府部门牵头,发动各种力量,积极倡导建设领域的低碳技术研发,鼓励、引导和支持建筑业相关企业之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通过制订激励和优惠措施加快低碳建筑技术的研发进程,同时尽快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自2011年教育部在高校内开始新增加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提供了人才支持。但是截至目前,全国只有9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未来我国建筑节能类的人才需求还是很庞大的,国家要鼓励高校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相关建筑企业也可以和高校制订人才引进计划,为我国发展低碳建筑提供人才支持。

4.3提高建筑企业自身能力

我国建筑行业还不是很透明,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混乱的。不少建筑企业自身能力不足,有的只注重眼前利益,不去考虑长远利益,更谈不上在低碳建筑上做贡献了。有些建筑企业虽然支持低碳建筑,但是鉴于自身能力有限,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提高我国建筑企业自身的能力,剔除那些包工头式的建筑开发企业,可以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有利于资源的集约化和发挥品牌效应。这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加大力量进行低碳地产开发,大企业更有能力做低碳这一工作,这对于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建筑也是一个重要的支点。

4.4宣传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两部分,低碳社会生产方式是前提,而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整合低碳建筑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性,充分调动设计师、建造师、物业管理、房地产商、材料供应商、业主等的积极性,达成低碳消费的共识,形成发展低碳建筑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倡导以低碳环保为主导的建筑开发模式,鼓励低碳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不仅依靠我国政府的大力宣传,也依靠各种传媒的宣传,各级政府及建筑业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低碳建筑推广宣传的工作,要在全社会深入普及低碳建筑理念,通过平面与数字等公共媒体对公众进行低碳建筑相关概念和理念的宣传推广,使得公众更加直观明了地知道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意义,了解到低碳建筑与自身的利益关系,从而充分调动公众参加低碳建筑的积极性,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支持低碳建筑。

5结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将日益严重,未来也将越来越强调低碳发展。而我国目前处在国民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要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成集约节约型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上首当其冲。我国大力发展低碳建筑业要加快完善相应政策和技术规范标准,此外,加大宣传力度,提倡低碳的生活,加强建筑企业发展低碳建筑的意识和发展低碳建筑的能力。多管齐下,我们一定能做好我国的低碳建筑。

作者:张翔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