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艺术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建筑与人类的生活的日趋紧密相连,其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与人类文化的有重要关系,杰出的古建筑艺术作品都是中国文化最鲜明、最深刻、最长久的体现。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及成因,一方面,加强人们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实现对旧建筑的保护,另一方面,探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对现代化建筑艺术的启示以不断完善现代建筑艺术。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物;艺术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今,建筑和艺术都密不可分。在一个世纪前,建筑和艺术是一体的,建筑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后来,因为有人反对建筑的过分修饰,所以建筑和艺术分开了。现在,建筑和艺术二者又归到一起,回归到同一个方向,建筑艺术化,艺术建筑化。由此而言,建筑与艺术的结合所要追求的是建筑与环境,与自然的真正结合。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阶级,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探究古建筑艺术对现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启发。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原因分析
1、中国古代建筑有庭院式组合布局的特征
尽管现今我国留存的完整古建筑很少,但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古建筑物、古人留下的书籍记载以及古人小说描写中探寻到一些我国古代建筑物的特点。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发现在古代很多建筑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以走廊等形式将多个庭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庭院式组合,留存到现在的古建筑大多都是以这种庭院组合形式呈现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庭院式组合布局是典型的轴对称建筑,庭院式组合一般都具有纵横轴,在古代,人们往往把主要的建筑放在纵轴上,次要建筑排放在两边的横轴上,家里喜爱安静的重要人物则安置在庭院组合的最深处,这充分体现出长幼有序、轻重有序、内外有别的古人作风。
2、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建筑物的主流是木结构,而欧洲古代建筑物的主流是石结构,两者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在我国古代,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木制的,大到建筑整体,小到装饰物品,都离不开木质材料,因为木质具有让人感觉温暖、实用、轻捷的特点,传达出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符合古人对朴实生活的追求。另外,木构架之所以能够在古中国作为主流被长期沿用,是因为它拥有资源便利、使用灵活、施工速度快、便于修建、节省材料与金钱等明显优点。而且,木头即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以通过植树再生,再加上其轻便易得,是古时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的中国能够应用到的最好的建筑材料。因此,木构架才能成为数千年来中国古代建筑物的主流。
3、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内容丰富、色彩多样
古中国是一个思想与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奔涌的思想需要宣扬,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这些都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之上。在我国的古建筑上经常出现的装饰纹样有青龙、白虎、朱雀、神龟等动物,还有各种花类、神兽、祥云、人物等内容雕刻于古建筑物之上,这些丰富的文化印刻与建筑物之上,完美的将优秀的文化记录并传承了下来,实现了建筑艺术的升华,留给后人以珍贵的艺术瑰宝。还有,中国古代建筑对色彩的应用十分广泛,古人好喜所以古建筑大多以红色为主,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辅以不同的色彩,实现中国古代建筑物色彩的合理应用与协调搭配,使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色彩丰富多样。
4、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中庸和谐风格为主
首先,我国的古代建筑物是典型的对称型建筑物,一般都具有纵横轴,以体现我国古建筑物端庄整齐的特点,使得我国建筑物看起来和谐、端正。另外,中国古代建筑亲近自然,在我国的古建筑中花园是必要部分,因为古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意识,更自觉更深刻地体现在园林建筑中。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中庸和谐之风极受古人推崇。
5、中国古代建筑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
过去的几千年里,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集权国家,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不仅人们的权利有严格的等级分化,人们的居住建筑物也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而有等级区别。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生活区域被区分开来,形成不同规模的建筑形态。为彰显君王的绝对尊贵地位,最高统治者往往住在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的建筑物中心,这对君王进行统治管理具有深远影响。然后,建筑物中心的四周环绕着大片的贵族建筑物群,最外层才是矮小阴暗的民房建筑物区域,这种建筑物区域分布方式,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体现出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古代文化。
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对现代化建筑艺术的启示
1、现代化建筑应该多提倡“天人合一”思想
在现代化建筑物中,极少有自然的身影出现,当今的人们早已远离甚至脱离大自然,这使得人们错过大自然的美好。因此,现代化建筑应该多提倡“天人合一”思想,人们应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和自然万物紧密联系,联成生命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主力,促使人们去探求、亲近与开发自然,使人们领略自然的美好,启发人们热爱自然并主动保护自然。
2、中国的现代化建筑艺术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我们要时刻把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若要有力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筑艺术,则应学习古人将思想与文化赋于建筑之上,能大大丰富现代化建筑的内涵,使得建筑物拥有真正的精神灵魂,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继承与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观点,中国建筑艺术还在发展,新的中国建筑艺术,在非常杰出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成就的荫庇之下,经过与新时代的融合,必将取得更大的辉煌。因此,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形成原因,通过加强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了解以实现对旧建筑的保护,同时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对现代化建筑艺术的发展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熊利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
[2]殷莉晶.汪振泽.胡岩.试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征[J].《建筑与预算》.2014(6)
[3]王凯莉.顿丽娟.钟爱萍.邂逅中国古代建筑艺术[J].《科学导报》.2015(18)
[4]黄训.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浅谈[J].《科学与财富》2016(3)
作者:郑忠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