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中式建筑论文 > 中式民居围墙建筑探究

中式民居围墙建筑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21 08:05:00人气:1068

本文作者:徐潇潇、陈铁军 单位: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四合院的集大成者当然是北京的四合院,有人曾把它比喻为一个“正方形的盒子”。在这个正方形盒子的四边是房屋和围墙,房屋是由东南西北围合排列,向心而筑,采用中轴对称,前排后室,左右两厢的建筑格局,这种既符合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观念,又能满足家庭生活需要的家庭建筑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逐渐定型并得到推广,成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模式。

围墙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礼在围墙中的体现。“礼”内在化的过程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节奏。“礼”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北京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它的建筑和组合建筑的每一个部件。我们在这里也可以把围墙看作是一种对中国人居住生活的一种“束缚”。高高的围墙是中国人的血缘关系、宗法礼治在空间结构上的具体表现,从明清至今,这种一门一户的独立的民居院落一直是北京人居住和生活的空间的格式。这些大大小小的封闭的空间,体现了社会的礼治秩序,儒家所提倡的“礼”成为围墙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围绕着封建礼治和皇权等级制度,围墙的色彩也有很鲜明的特点。在我们的脑海中,黄色和金色才是老北京最主要的象征。但一般百姓也只能用黑色和灰色,这也就形成了老北京民居建筑及其墙体是多以灰色为基调的特色,也正是在众多民居灰色格调的映衬下,紫禁城这些宫殿庙宇才显得更加绚丽夺目。

家族亲法的观念对围墙深深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中国民居建筑也与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发展的伦理的观念与儒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北京的每一个围墙内的庭院就是一个家,而这一个个“围墙”其实是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我们在民居的围墙中不仅能发现“围”的处事观和价值观,同时兼具“合”的生活观,中国人自古便追求合家团圆的这样一种观念,围墙不只是起到区分内外空间的作用,其实也是蕴涵了聚拢人气和渴望家庭成员大团圆的向往。

围墙中内省与中庸的特点。探讨围墙所蕴涵的生活观和文化价值时我们不能忽略中国民族的整体性格这一点,这种性格决定了中国农耕文化所持有的温和的特征,对待事务所采取内省中庸的态度,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生活的观念和对待建筑的观念,他们对住宅也有了这种要求,而围墙正好满足了这一点。“中庸”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进而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中庸适于四合院的围墙,具体来说是表现为不求外现而求内涵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北方民居的围墙表面为什么那么质朴敦实,而围墙之内却有着丰富的建筑和环境。

围墙在风水上的体现。在传统的风水观念中,将建筑形态分为“外形”和“内形”,“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顾论宅外形第一”。所以说建筑外型与周围建筑环境、道路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建筑的外型还要有利于聚集“气”。以道家玄学的一些观念来看,“气”的聚拢需要一定环境条件,既需要一个特定的区域,又需要与太阳、空气、人的接触交合。

北京四合院围墙的筑造方式和墙面结构

北京四合院围墙的色彩。我们一提到北京的四合院,就会想起它那灰色的围墙。四合院内的围墙比较普遍的一种粉刷色是白色,“四白落地”也就是指它。冬天的北京一片灰蒙蒙,屋内的“四白”与屋外的灰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显得干净、平和。当然,最为代表性的还是“内外皆灰”,这种颜色和形式在老百姓家中最为普遍。

北京四合院围墙的材料及筑造方式。北京四合院的围墙是用砖垒砌而成,这些砖有整有碎,砌出的墙也各式各样,依用砖的情况可分为整砖墙、外整内碎墙、碎砖墙等。用整砖来砌墙的方式也不只一种,从精美到简单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磨砖对缝。这是整砖墙中最讲究的一种。是将砖浸过水之后通体磨细,砌墙时砖与砖之间几乎看不出缝隙,用糯米石灰从中间缝隙中灌浆,使之浑然一体。二是磨砖勾缝。砌砖时磨细石灰,对正缝,砖与砖之间的石灰缝成一条极细的直线。三是磨砖打缝。也叫“磨砖打掂缝”。砌时比较粗糙,砌完后把石灰缝修理整齐,则上青灰。在四合院的围墙中,垂花门两边的墙和后墙等大多是磨砖砌的墙。这还只是有钱的人家,一般平民老百姓家的四合院的围墙磨砖墙很少,大多是不磨砖的,甚至是碎砖墙,它们往往只在四周用新砖,中间用碎砖填齐,最后再用青石灰或白石灰抹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围墙,古朴而典雅。再低一个档次的就是围墙全部用碎砖,砌时不全用石灰,而用“插灰泥”,当然牢固程度可想而知。砌好后抹上青灰,甚至画上假的砖缝,也有它的味道。

中国民居围墙的地域差异及原因

在比较代表北方民居的北京四合院和南方等其他地域民居的时候,我暂且抛开它们样式和材料,以及色彩的差异来谈,转而从地域文化,居住生理及居住心理这些方面来探讨。北京四合院是以东西厢房、南部倒房和后房的外墙体为整个建筑的外围墙,外墙不设一扇窗,空间造型十分封闭,而也只是在围墙的东南一角开一扇门,这种建筑的空间形式,从生理上来说,是出于北方的天气较为寒冷,常有强风和和冷空气的原故,民居高而封闭的围墙,有利于挡风和保温。像四合院形式的规范的民居的形式,在北方是多见的,从老百姓的文化性格和生活习惯来说,北方相比较南方,更早时期便形成了文化规范,礼数的观念。北方的寒冷的气候条件使人们形成了物多收敛的性格,人的心态比较严谨,儒家的实践理性所崇尚的是现实实践、冷静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伦理规范,所以在围墙之内更注重人生秩序与有条不紊的生活空间,进而达到这种生活的状态,严谨对称的围墙也反映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追求。

归根到底来说,建筑是文化的上部结构,即使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围墙也都有它本身的文化根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依赖的是外在的“礼”与“儒”、“道”的人性定义,这也必然会深深的渗入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尤其是民居这个与人类居住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里,而我们现在关注它的重点不仅仅是探究围墙它所代表的是什么,而是我们应该由这一点出发,去思考怎么样保护这些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建筑,怎么样将其中优秀的文化思想传承下来。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