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空间论文 > 窗的尺寸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探析

窗的尺寸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24 14:28:00人气:499

摘要:窗是自然光进入建筑空间最简洁有效的途径。不同尺寸的窗,会在建筑空间中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进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主题与氛围。在设计窗的尺寸时,要与建筑整体的风格、空间所需的氛围、室内外的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相统一,小尺寸的窗,形成的光影效果强烈,往往用于突出空间中的重点。大尺寸的窗,可以沟通空间内外,给空间带来柔和的自然光,使空间变得通透明亮。

关键词:窗;尺寸;建筑空间

1引言

光,帮助我们感知空间,而建筑,则是捕捉光的容器。自然光与建筑相互碰撞,在光与影的交织下,能够塑造出丰富的空间形象,演绎出精彩的空间效果。窗是自然光进入建筑空间最简洁有效的途径。窗的尺寸,关系到自然光在建筑空间中呈现的形象,进而影响到在光影塑造下建筑空间的形象。最初窗只是外墙上的洞口,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就已经发现开在屋顶的洞口,这可以认为是最早的窗,这时它的采光效果还很差;随着技术的发展,木材、砖石等建筑材料的使用使窗的面积增大。随着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各种新材料和新结构形式使建筑师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加自由的设计窗的形象。柯布西耶设计的条形长窗、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大面积玻璃幕墙,都引领了新的采光方式。而到了科技进步的今天,窗的设置可以更加自由,窗的位置可以不受拘束,窗的尺寸也可以更加自由,不同尺寸的窗配合建筑设计,可以塑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形象。接下来,抛开窗的形状、位置等其它因素,仅就尺寸来讨论一下其对塑造建筑空间的影响。

2如何确定窗的尺寸

虽然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窗的设计有了很大的自由,但是窗的尺寸并不能随心所欲设定,它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不同的功能对开窗面积有严格的要求,如采光要求很高的图书馆阅览室,窗洞口的面积与房间总面积的比值为要求达到1/5到l/6[1]。而住宅起居室对光照的要求就比较低,窗洞口的面积与房间总面积的比值为1:7就可以[2]。除了上述技术方面的因素外,场地、环境、建筑空间本身对光照形式和氛围的需求、空间使用者的感受、自然光的路径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建筑师对窗的尺寸的设计,进而影响建筑空间中自然光影的形式。因此,要确定一个窗的尺寸,就要从空间的性质和功能出发,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空间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其所需光照量及强度就不同,根据空间对光照的不同需求来设计窗的尺寸;(2)希望达到的空间氛围及艺术效果。光影可以帮助空间营造风格迥异的空间氛围,特殊设计的光照效果和光影甚至对空间氛围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尺寸的窗带来的光影效果也不同,也就可以用在不同功能、不同氛围的空间中。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出发,根据每个空间的不同要求,按照尺寸将窗分为小尺寸窗及大尺寸窗两大类。

3小尺寸的窗

开窗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采光通风,在建造技术可以支撑开大面积窗的时候,建筑师扔设计了小尺寸的窗,显然是为了小尺寸窗所特有的一些艺术效果。窗的尺寸小,在其周围大面积的实体墙面的对比下,在窗洞口处往往会有强烈的明暗变化,形成明显的光影效果。室外自然光充斥窗洞口,小尺寸窗的轮廓在明暗交接下被衬托的十分清晰,就像在封闭的实体墙面上开了一个取景框,既框住了室外的景色,也框住了人向外望的视线,将室内外的空间明确的区分开。如图1中拉图莱特修道院的小窗,设计十分符合修道院的氛围,室内外界限分明,阻挡了外界的喧嚣,给修道士们一个平静的空间,静心修道窗的尺寸与空间所需的自然光照条件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窗的尺寸并不是越大越好,不同位置的小窗能够展现完全不同的光照效果,窗的位置较低,窗就变成了脚灯;窗的位置较高,会形成光束。而将多个小窗组合排列,光束交织,能够避免自然光照均匀遍布空间的单调感,使空间充满活力。如由意大利建筑师卡罗•斯卡帕设计的布里昂家族礼拜堂,在圣坛后方的墙面上错落有致的排列着6扇小窗,光束从后方照在圣坛上,犹如聚光灯一样,烘托得圣坛更加神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设计朗香教堂时,根据空间的功能要求及在这个功能下需要营造的氛围,在墙面上设计了尺寸各不相同的小窗,配合彩色玻璃及窗洞口造型,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建筑空间(图3)。朗香教堂的南立面是一段厚曲面墙,在墙面上错落有致的开了十数个大小不一的小窗,每个小窗上都覆有彩色玻璃,室外的自然光穿过彩色玻璃,通过特殊设计的梯形窗洞口进入室内,光影浮动,营造出一个神秘的世界。在教堂的东立面则仅仅有一扇小方窗,开在圣坛后十字架上方,当自然光穿过洞口,仿佛一束从天而降的圣光,笼罩在圣坛上,更添神圣神秘之感。在墙面与屋顶的交界处,留有一道细长的窄缝,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厚重的屋顶仿佛漂浮在空中。这些形状、尺寸各异的小窗担起了朗香教堂空间氛围塑造的重任,充分体现了这座建筑作为教堂所需要的神秘和神圣感。在伊东丰雄设计的松本市民艺术馆中,小窗展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貌(图4)。在玻璃纤维强化水泥制成的弧形墙面上,大大小小的圆形窗镶嵌着半透明的磨砂玻璃,自然光在墙面上的洞口处形成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光斑,在弧墙面上仿佛流动的星河。同时,通过洞口的自然光投射在空间的地面、墙面和顶棚上,留下斑驳的光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幻,使人仿佛置身光怪陆离的梦境中。伊东丰雄在松本市民艺术馆中向人们呈现出了一个华丽的、梦幻的光影世界。

4大尺寸的窗

随着窗的尺寸逐渐增大,洞口处的光影对比不再强烈,窗内与窗外的空间逐渐开始相互渗透,窗外的景观被引入室内。直到窗的尺寸大到极致,整片墙面都变成窗时,窗内与窗外的空间融合在一起,建筑失去了体积感,变的通透明亮。不仅小尺寸的窗能够引导自然光流动,塑造独特的空间氛围,给人带来华丽的光影体验,大尺寸的窗同样能够引导自然光在空间中流动,给人带来独特的空间感受。其中理查德•麦耶在他设计的德国装饰艺术博物馆中就采用了大尺寸的窗。建筑的展览空间采用了大面积的实墙面,在展览空间外围,紧靠外墙面,一座坡道连接了不同的楼层。外墙面上是大面积的玻璃窗式的窗,而坡道顶部同样用白色的构架架起了一道玻璃天窗式的窗,室外明媚的自然光通过大尺寸的玻璃窗撒进室内空间,整个空间除了地面全都是白色的色调,自然光照射在白墙面上又被反射到空间的各个角落,令整个空间愈加明亮。而窗上的构架在白色的墙面上投下规律的阴影,随着太阳的运动而不断运动着,给这个明亮而静谧的空间带来了一丝生机与活力。当窗的尺寸增大到了极致,代替了墙面或屋面,就变成了玻璃幕墙或玻璃顶棚。侧窗的面积扩大到极致,成为一面玻璃幕墙,不仅将室外的地面景观引入室内,还可以看到广阔的天空,塑造出室内空间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在西维通布利画廊顶棚处的窗就增大到极致,一个巨大的玻璃窗取代了屋面,设计师又在窗上覆盖一层棉质顶棚,将强烈的直射光过滤为柔和的非直射光,并成为整个展示空间中唯一的光源。在这里,艺术品成为了绝对的主角,人们可以在柔和的自然光线下静静的欣赏艺术品。总之,小尺寸的窗在建筑空间中所塑造的光影效果明显,而大尺寸的窗则能够使自然光尽情洒进室内,使室内空间光线柔和、均匀,削弱空间内光影的明暗对比。不同尺寸的窗能够表现不用的空间主题和氛围,在设计窗的尺寸时,要与建筑整体的风格、空间所需的氛围、室内外的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相统一,一切的设计都需要遵从“适宜”二字。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GBJ38-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HenryPlummer.MasterofLightFirstVolume:Twentieth-CenturyPioneers[M].Tokyo:A+UPublishingCo.,Ltd,2003.

[4]李蒙娟.自然光在建筑空间中的诗意表达[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5]RichardMeier.RichardMeierArchitect[M].NewYork:RizzoliInternationalPublicationsInc,1991.

[6][美]玛丽•古佐夫斯基著.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汪芳等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常志刚.信息时代的光与空间设计[J].建筑学报,2000,07:29~33+71.

[8]刘洁.建筑天然采光口的设计分析[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78.

管佳佳 林国华 魏明汉 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