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空间论文 >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建筑空间设计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建筑空间设计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16 04:51:00人气:370

摘要: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步入老龄社会,如今我国老龄化、高龄化不断加剧增长,未富先老的局势已逐渐呈现,且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使得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比城市更加严峻,尤其是针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建筑设施建设还基本处于初步的探索研究阶段,其研究的数量和建设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已经在快速增长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对养老居住的需求。从农村养老建筑的设计原则、养老建筑选址、养老建筑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农村养老建筑环境设计做探究性研究,以期能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满足农村老人的实际养老需求。

关键词:老龄社会,城镇化,农村养老建筑环境

1概述

1.1我国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的必经阶段,它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人口、地域、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综合统一。在我国城镇化能够加速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阶段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2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

首先能够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提供较强较好的增速和机遇。但是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外迁务工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问题。现在有较多的年轻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生活,这就使得子女们的社会化越来越强,但对老人的赡养义务越来越弱;受早期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农村的家庭结构不断小型化、代际交换不断弱化,农村传统的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也受到巨大冲击。以上种种最终导致老人的居住方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子女不和老人居住在一起,原有的农村家庭居住空间不能满足老人单独生活,因此农村老人的居住环境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

1.3现有农村养老的重点和难点

农村老年人群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度相比城市老年人更强,随着农村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年轻子女的外出务工生活,高龄空巢老人居家养老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现有农村养老的重点和难点是对这些独居老人、独居高龄老人、失能老人进行专业的养老照护,体现在居住方式上就是有针对性地对农村老人居住建筑环境进行专业化人性化设计。

2农村养老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2.1设计原则

2.1.1无障碍设计

老年建筑的出入口,应有标志性与其他建筑入口的设计加以区分。如可以在老人通行的建筑入口添设易让老人识别的图案标志。在老年建筑出入口不宜设置高程楼梯进出。出入口的坡道宽度应保持在90cm~120cm,要能保证一个轮椅和一个人的顺利通行。另外,坡道的坡度不能过大,应避免坡道太陡使老年人出现侧翻的危险。在坡道两侧应设置相关的动作辅助类扶手和步行辅助类扶手、防护栏杆类扶手等上下层扶手。坡道的材料应使用渗水性强的,保持干燥加强防滑效果,增强老人安全系数。

2.1.2智能化设施设计

为了提高养老服务效率,采用智能化互联网护理模式与养老护理相互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质量,为老人提供健康安全的护理,实现养老建筑内的智能化。在老人用药或护理时,采集老人个人信息建立唯一的数字身份识别码,有助于为老人提供正确的护理。在老人需要帮助时,可以通过建筑空间内APP终端系统产品向护理人员发出呼叫信号,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智能监护服务器系统对老人的特殊情况进行处理。

2.1.3建筑设计应突出地域特色

老年人都有地域和怀旧情节,不太喜欢特别新式陌生的环境。因此,养老建筑设计应根据老人原有的生活环境,建筑环境要本着地域性、因地制宜的建设满足老人的这种需求来建设。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人的“居家养老”生活环境。双管齐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4保持生活常态化

农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多以耕作或饲养等劳动为生活常态,因此在其养老居住环境中应尽可能为老年人打造一个耕作和饲养区域,不仅能让老人参与到劳动状态中,还可以提高老人的身体素质,对老年人强身健体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老人还可以食用到绿色健康的蔬菜,不仅可以为老人节约经济成本,还能让老人有种自我满足感。

2.1.5注重养生理念学习

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关键在于老人的自我健康意识。我们除了为老人提供周全的物质服务外,还应加强老人对健康养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所以,在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中开设养生讲座或课堂是十分有益的,老人与老人之间也可以相互分享养生知识。这样不仅能使老人学到一定的养生知识,增加老人的养生意识;还能加强老人与老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并降低服务人力成本。以此愉悦老人的心情,增加老人生活趣味性,提高老人的生活环境质量。

2.2建筑选址

建筑建设规划的第一步就是选址,其对后期环境氛围营造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养老建筑的地址是农村老人和其亲属选择该养老居住所的首要关注点。因为,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来说,有很重的乡土情节,选择专门的养老居住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照顾和陪伴,并不是真正的想要离开原有居住的地方。基于农村老人的交际特点,养老建筑的选址应选择控制在周围村落的5km以内,这样老人生活在专门的养老环境中能接触到乡里乡亲的老人,就会对周围环境逐渐产生亲切感。为了使养老建筑环境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2.2.1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

为了避免给老人出入养老建筑带来不便,养老建筑选址应尽可能选在地势较平坦的地方,其周围有较好的绿色自然环境会更好。大多数农村老人在自己原有的居住所居住时,都有自己的院子,因此较倾向于比较开阔的居住环境,选址应有充足的阳光以利于老人心情健康和身体健康。

2.2.2选择相对安静的场所

一般老人喜欢静养,在安静的环境中可以使身体和心情都处于较放松的状态,这样会有益于老人的养老生活。因此养老建筑选址应避免在混乱嘈杂的地方,尽量避开村镇集市、商业区等区域。但也不适合生活在特别安静的环境中,如果老人天天不与周围环境交流,也不知道养老建筑之外发生的事情,会使老人逐渐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健康状况日趋低下。

2.2.3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

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用于养老建筑建设用地都是有限的,而老人是需要室外公共活动和身体锻炼的,为节约建设用地给老人营造出宽阔的室外活动空间,应尽可能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在增加老人存在感的同时,还能促进老人与周围常态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为了紧急处理老人特殊疾病状况,养老建筑尽量能靠近村镇综合医院,毕竟农村养老建筑内的基础医疗服务不能完全代替综合医院。

2.2.4交通便利,便于探视

养老建筑应临近周围次要道路,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段,但要避免直接与道路连接,在养老建筑周围要附建广场用地和绿化区域和道路连接。道路交通路线体系要简洁完善,宽度要能通过救护车和汽车等,方便老人出行,老人亲属探视。

2.3建筑空间布局

2.3.1集中式

集中式就是将老人的住宿、文娱、餐饮、医护等不同的功能空间整合在一个单体建筑中,利用竖向空间或交通空间进行组织划分。这种组合方式占地面积小,方便相互照应管理,且有利于室外环境的布置和利用,但是各功能组之间相互影响较大。

2.3.2分散式

在养老建筑空间组合中,分散式是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将各部分分散布局,或为了给老年人提供视觉景观良好的居住、疗养空间而将相同功能空间以单元形式独立设置,并以交通走廊空间联系餐饮、娱乐、医护等功能的建筑形式。分散式空间有很多优点,如各个空间功能分区明确,每个空间互不干扰相互独立,平面布局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布置,室内通风采光效果良好。对于完全自理,不需要介护的老人可以单独通过交通走廊到达任何想去的空间,并为他们提供非常舒适的居住空间。同时分散式空间也有相应的缺点,如平面布局占地面积比较大,医护人员对老人照料管理流线较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老人及时被救助。对于年龄较大、需要一定介护的老人在这样的空间中会导致其难以到达正确的目的地,还可能使老人在空间中迷失方向。

2.3.3院落式

院落式居住空间环境是中国传统居住环境最经典的模式,它能给老人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对老人来说有很多的自由活动空间,有如在家一样的感觉。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祖祖辈辈大部分老人一直生活在院墙和房屋围合成的院落中,他们对这种生活空间已经习惯了。因此院落式布局对农村老人养老是最合适的一种,可以给老人带来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有助于维持老人居家生活的状态,增加老人对养老设施的心理认同感。

2.4建筑外观

建筑外观的色彩搭配和材质运用能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心情。所以为了让老人感觉到“归属感”,养老建筑的外观设计要依据老人之前居住的建筑形式来做导向,再结合本土建筑色彩、建筑材料等使整体外观科学、统一,有较好的审美性,从而让老人可以找到家的感觉。

2.4.1建筑色彩

色彩对人的视觉影响最大也最直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视觉感知力也会相应衰弱,据医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波长较长颜色的敏感度较高,如红色、橙色等。对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等颜色敏感度较差。因此,养老建筑的外观色彩应根据老人对色彩的特殊感觉采用较高明度的暖色系,尽量避免使用敏感度较低的蓝色、灰色、黑色等具有消极意义的色彩。在色彩比例搭配上,为了提高建筑外观的视觉冲击力,要适当加强色彩对比度,增加一定的识别度。

2.4.2质感的营造

柯布西耶曾说:“建筑这一行就是利用未处理过的材料,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建筑设计中特别重视建筑原材料原始质感,其质感对表现建筑地方特色有很大影响,对养老建筑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人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喜欢自然原始的事物。对农村养老建筑的材质运用设计,应多采用农村房屋建造常用的红砖和灰瓦,其特有的质感、肌理、色泽不仅能实现老人对自然材料本质的追求,还能给老人带来特殊的回忆。一方面可以使老人轻松融入环境,还会让老人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感体验。

2.5建筑绿化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老人更期待走到户外通过和外界空间进行互动去感受自然,享受安静的生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为老人提供舒适、优美的室外绿化环境对老人的户外活动需求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有层次感的绿化景观能够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对老人身心健康有很大意义。建筑绿化要根据地势来考虑不同层次感的植物搭配,可以选择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绿植来搭配。这些绿化要将设计美学与实用功效相互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调节庭院内的空气质量,还能为老人提供赏心悦目的养老空间。

3结语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老龄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居住养老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的影响,找出现存农村养老的重点和难点,找出适合农村老人的养老建筑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对老年人的建筑环境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分别从养老建筑的总体设计原则、建筑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外观设计、建筑绿化等方面,综合性的探讨了农村养老建筑的基本设计方法,为农村养老居住建筑理论提供参考,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的做出适当选择。

参考文献:

[1]赵秋成.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张潇.老龄化背景下冀南地区村镇养老建筑设计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5.

[3]禚传君,高艳杰,曲鸿儒,等.养老院智能护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9):62-63.

[4]刘传奇.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王彦栋.农村社区老年公寓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5.

王晓利 陈陆露 郑州轻工业易斯顿美术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