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空间论文 > 论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相关性

论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相关性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07 21:35:00人气:361

光具有产生导向的作用。人所处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有指向性的信息。运用光的效应来突出环境空间的导向作用,是空间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光的明暗对比,在亮度较低的背景中以亮度较高的“明框效应”来吸引人的视觉注意,从而使人明确去向。光还能驾驭人们的情绪,创造空间意境,营造出气氛各异的环境艺术。这些环境气氛能够引发人们的心理反应,诱发人们的情绪。一般来说,光的亮度和色彩是决定环境气氛的主要因素,也是最能影响人的情绪的视觉因素。运用光渲染环境、营造气氛的成功例子很多,如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光之教堂。先是穿过微光依稀的楔形空间,然后进入黝黑的主要教堂内,一个巨大的、顶天立地的、火焰般的“光铸成的十字架”被深深地镂刻在圣坛背后的混凝土墙壁上,十字光的余晖照射着地面,使人如同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充满希望的世界。人们浮躁繁杂的心沉静下来,仿佛在远离尘世的一方净土中思考人生。古希腊的神庙外墙没有设窗,光线只从门口进入庙内,直接照射神像,周围黑暗,由于强调光影对比及阴暗的环境条件,使人们产生崇拜的心理。

运用光的抑扬、显隐、虚实、动静等,在室内建立起来的秩序、节奏和美的构图,可以达到良好的空间比例,限定空间领域,增加空间层次,强调趣味中心,明确空间导向,营造的空间的性格、情感和意境,使空间具有生命力。光使构成建筑的材料尽显本色质感,或艺术化地改变材料质感,因此,正如路易斯•康所说,光与建筑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

有了光,有了空间便有了影子,结构的变化给影子这一天然的设计师提供了展现美的平台,光和影在自然中是相互依存的。有光必有影,光因为有了影子而更加突出,影子将大自然中的所有物体以负的方式再现着。达•芬奇最早提出光与影子的关系,他认为:“阴影既是附属的,也是投影的。”勒考布斯厄有句名言:“建筑是光线之下立体几何的游戏。”他用一幅基本的几何图形画面来展示阳光,用不同的清晰的形式画出正方体、球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受光、阴暗面和在地上的投影。为了展示光线在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事实,勒考布斯厄特别强调了物体的阴影,向我们说明了阴影不是光线的对立面,而是基本的特征,并使其更有具体特征,更加实体化。建筑造型本身除实体形式和建筑材料外,还有借助阳光形成有意的光影组合关系,突出建筑实体及空间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充分显示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从而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表现力。

光投射的阴影,根据它们所在空间的大小、明亮程度及表现方式,又可以分为“物影”和“光影”。“物影”就是物体的影子,构件的影子。通常在光线比较充足的明亮环境中出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影子。“光影”则是在大面积的黑暗环境中,小面积小范围的光线落影。这种“光影”在阴面或者灰暗的墙体、地面、天花等上面能够呈现出清晰的形状。

影子是建筑空间中最活跃、最吸引人的因素。当阳光穿过建筑表面,将柱子、窗棂、栏杆等构件时而长、时而短、时而高、时而低地投射下来时,整个建筑像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难怪许多建筑师都十分重视影子在塑造形象上的非凡表现力。现代建筑师拉斯金认为,所有的建筑师必须去把光和影聚集。对建筑师而言,墙壁的表现就如画家的白色画布一样。在其建筑信念中,他相信“建筑的力量决定于阴影的量”。所以拉斯金认为,堪称伟大的建筑必须包含着大量的光与阴影,并把光和阴影运用于建筑表面。神庙的形体设计是古希腊的典型代表,对阳光的处理有独到之处。如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神庙的外墙有列柱环绕,形成有相当深度的外廊,一来避免了夏日的炎热,二来可以使墙面上投有变化的阴影,并因强烈阴影的烘托使柱式更加明亮,犹如光线由庙宇的雕刻体发散出来的一样,让外部阴影转化成为建筑元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白色派的建筑师们,以迈耶为主,特别偏爱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与光影变化。他们的建筑通常以素面的白色出现,追求蒙太奇式的虚实凹凸的效果,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空间的多变,通过光影的变化,赋予建筑明显的雕塑风味。同样,在室内,人们感受到的光线,只会照亮部分空间,其效果是光束和阴影的混合。不同的建筑师倾向于不同的表现元素。例如迈耶,在他的建筑设计中,倾向于利用各种构成要素,例如墙、柱、栏杆等构件被投影到不同的接受体上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物影”,它们使得室内就如精美雕刻的艺术品一样,光线明暗交替,空间层层叠叠,仿佛有探究不尽的精彩。

自然光给了我们建筑之美,它把建筑和空间的魅力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它用它自己独特的方式装饰着建筑空间,参与了空间的创造和再组织,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内心的震撼。作为建筑师都应该善于调动一切因素,利用光与影的不同特征,创造精彩空间。(本文作者:宁晓蕾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