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问题浅议
[摘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为此,在简要分析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制作优质课程职业,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用科学的教学监督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促进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的线上教学的有序开展。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持续,切实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国内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线上教学;教学策略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教学已经逐步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国内高等院校积极探索和发展线上教学,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探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的线上教学模式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互联网时展推进高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3]。本文中侧重围绕新形势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的线上教学问题探讨。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的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线上教学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线上教学体系和配套机制。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线上教学实践中凸显出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第一,线上教学平台不完善,容易出现网络延迟、卡顿以及不稳定等问题。第二,学生学习自觉性不足,学生签到不及时、考勤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同时,部分学生个人设备及线上学习环境差异也成为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第三,教师层面的线上教学经验不足,线上教学活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此外,教学资源库建设、短视频制作、课件制作等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线上教学的质量。
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的线上教学的优化建议
为此,在简要分析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下文提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的线上教学的优化建议。具体如下:
3.1充分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做好课程线上教学预案
根据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应当明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应体现三个层面:第一,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二,能力层面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内给排水系统的功能、组成、设计计算方法,熟悉各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第三,情感与态度层面。培养学生严于律己,恪守规范,遵守法规的良好职业道德。如图1所示: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合理的设计线上教学预案,做好线上教学前准备。具体而言:第一,结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特色,设计一套较为合理的线上教学方案,其主要由如下几个环节构成,分别为课前准备、线上教学和评价反馈。如图2所示:借助线上教学平台,例如钉钉在线直播平台、腾讯会议平台等开展教学互动,实现上述环节的无缝衔接,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最后进行评价反馈。在明确的线上教学方案设计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均应做好相应的准备。例如,教师层面应当科学设计线上教学的内容、讲课稿及十五至二十张的幻灯片,也可以通过筛选采用一些优质慕课平台的给排水工程仪表操作示范视频,播放时间以五到十分钟为宜。利用微信、QQ等即时通工具向学生发放通知,使之明确何时上课、何地上课、课程内容和教学平台的相关信息。而学生层面则应提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利用网络搜集同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点有关的资料,包括影音资料、文档资料等,如靠自身无法收集到,可求助于教师或同学。对预习期间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记录,借助微信、QQ等即时通工具向老师求教,就相关问题做出课前讨论。
3.2深入挖掘课程教学知识,制作优质线上教学视频
在开展线上教学期间,固然仍需对课程的章、节进行系统讲解,然而应当严控时长,通常来讲以二十至二十五分钟为宜。录制长视频重点是为了讲解新型态教材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涉及到某些与之相关的实践知识。此举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融入课堂,亦能够实现对新教学手段知识点的有效串连。同时,针对重点知识应当制作知识点专题小视频。单个视频播放的时间应介于五到八分钟之间,这些短视频能够实现课程知识点的碎片化,让学生通过多次重复观看实现对知识的充分吸收。例如,对于包括管道、附件敷设等方面的碎片化知识点,需要录制现场视频,时长以约半分钟为宜,如同抖音视频那样呈现于学生眼前,待向学生讲授了知识点之后,再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工程现场观摩,如此能够使其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变得更为深刻。
3.3合理组织线上教学活动,提升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在做好线上教学准备的基础上开展《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线上教学。教师在正式开始直播教学之前的两分钟,要求学生做好签到工作。在此基础上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首先,将讲课用的计算机界面共享至直播平台,利用传声器对幻灯片课件进行讲解,播放准备好的教学视频,在授课期间要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利用弹幕、评论、在线答疑等手段,提高交流沟通的成效,力求达到面对面教学的效果。直播时间要合理设定,通常应少于1小时20分以此避免损伤学生视力。在此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保持精力集中,按照教师指明的重点做好重点知识的记录。课堂结束时,应当提示教师将相关的学习资料分享至课程群学习中。其次,合理地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专题式教学活动。在讲授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系统设计相关内容时,可以根据现实需要选择某一工程作为案例予以全面剖析讲解。如此,即可通过线上教学让学生了解到该课程的所有过程,为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可邀请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参与设计。这种绘制视频的时间相对较长,从数小时到十余小时不等,将其作为复习课业要求学生完成最为适宜。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辅之以三维模型构建,以更为直观和丰富的形式来展现出建筑给水排水系统。
3.4完善在线教学监控体系,保障线上教学的质量
教学监控体系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线上教学中,应当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学监督评价体系,保障线上教学的质量。具体而言,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学监督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监督评价中,应当充分地发挥出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地囊括教师、学生、校级督导、教务人员,乃至校领导等,实现全员参与、内外结合、多方联动,确保《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监督评价工作得以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第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监督评价方法。《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监督评价中可以采用听课看课、问卷调查、教学评价、QQ群调研及视频座谈会等方式。通过多样化的监督评价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撑,可以更为全面地反馈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三,根据教学监督评价结果改进课程线上教学。根据教学监督评价获取的关于线上教学实际情况的评价,应当及时反馈到线上教学当中。通过组织线上教学专题会议,根据教学监督评价结果总结和分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线上教学中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及时对线上教学体系予以改进和优化,实现“即评即改”的闭环效应,促进《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线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结语
总之,随着线上教学逐步从初见端倪到快速发展再到常态化,线上教学配套等资源建设、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体系建设等都将逐步发展起来。我们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当中,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线上教学的优势将逐步现象出来,实现与线下教学的完美结合,促进学生个体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优质人才。
张磊 刘春 刘艳芳 岳琳 张静 罗晓 河北科技大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