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给水论文 > 建筑给水的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

建筑给水的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06 16:56:00人气:398

摘要:课程设计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体会,提出了从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加强选题、建立课程设计图库、严格监管课程设计过程及结果考核等措施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主要是研究建筑内部的给水以及排水问题,保证建筑的功能以及安全的一门学科。通过课堂授课和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备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课程设计作为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独立开展工程设计的一个实践教学过程。在整个课程设计期间,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设计手册、学会查阅文献资料、正确使用专业规范和标准图集,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要求和技能,要求管线布置、工艺方案选择合理、计算过程正确、设计图纸表达清晰,通过这样一个实践环节,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全面消化所学内容,锻炼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从工程技术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1,2]。由于近年来我国城镇民用和公共建筑建设的迅猛发展,从事建筑给排水相关工作就成了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根据近些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调查情况了解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经过短暂技术培训后就能从事相关工作,这就需要在校期间大力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做好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等)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探讨,以达到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抄袭现象较明显

随着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快速发展普及,在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CAD图纸。这些专业绘图软件相比传统手绘图纸,节省了大量绘图时间,出现问题修改十分快捷方便,相较传统手绘图纸精确度也高。计算机绘图软件容易复制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绘图效率,但另一方面难以控制学生抄袭现象。另外,课程设计选题时往往都是以组分配,没有做到一人一题,这样也很难杜绝同学之间相互抄袭,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课程设计达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二)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建筑给排水工程实物认知模糊

一直以来,很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期间,思想认识上有误区,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认为只要上好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就可以轻松学好本专业。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只是一个过渡,毕业设计才是大学期间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一开始就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应付差事,两周的课程设计,真正用在设计上的时间不过3~5天,造成了对课程设计的错误认识[3]。由于现代建筑装饰及美观度的原因,室内给排水管道很多采用暗装,在建筑中很难看到,再加上平时观察不够,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建筑室内给排水的管道布置缺少实物认知。因此当拿到设计题目后不知要做些什么,怎么做,在哪里布管都不清楚。

(三)师资力量不足、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欠缺

随着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师比严重失衡,指导课程设计的任务量十分繁重,指导教师平时还需完成其它教学和科研任务,导致分配给每位学生的课程设计指导时间十分有限,难以及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更难以保证设计质量[4]。近些年,专业新进教师都是国内外科研院校刚毕业的研究生,大部分新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性工程实践训练直接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因此,青年教师这方面能力是有所欠缺的[5]。

(四)过程监控不严

专业设计教室是提供学生集中实践教学的场所之一,一直以来都没有配置设计教室,都是老师下发设计题目、任务书之后,学生在自习室、宿舍等场所完成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很难做到跟踪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全过程。期间,指导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答疑时间和答辩阶段了解学生课程设计进度、内容。往往呈现出来就是课程设计抄袭现象明显、课程设计质量低,达不到教学要求,就需要学生一而再再而三返工,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提高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措施的研究

(一)加强师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加强师资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是实践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及时更新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对行业中新理论、新技术及新设备的理解、新修订的规范内容及修订原则的分析,以及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等;二是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去设计院、施工单位实习,多参与实际工程设计、施工,多与这些设计、施工人员交流,丰富设计、施工经验,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课程设计。

(二)建设课程设计图库,加强选题

以往课程设计都是分组下发题目,每组只需完成一题,很难做到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全过程,抄袭现象始终存在,很难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加强选题工作,建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图库,以满足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选题要求,真正做到人手一题。在此方面已在《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中得到了证实,通过在15级给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实施一人一题,有效避免了学生的抄袭现象,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聘请设计院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近十年来,由于扩招后学生多,专业生师比偏大。而课程设计时间短且集中,1名教师很难对所有学生都进行个别辅导,这也是课程设计质量低下的一个原因。因此,增加指导教师数量,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不超过15名,保证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期间每天有2小时辅导答疑。另外可以多聘请行业单位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设计有较深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工程角度思考问题,改变学生做课程设计时死抠课本的做法[3]。

(四)配置专业设计教室,严格监管课程设计全过程

课程设计过程管理是课程设计集中教学最核心一环,直接影响学生课程设计质量。有了专业设计教室,每天对学生集中考勤,指导教师每天集中给学生答疑,既可以跟踪了解学生整个课程设计期间动态,又可以及时帮学生解决问题。因此,配置专业设计教室,可有效监管课程设计全过程,从15级给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考核结果来看,把学生集中在设计教室做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课程设计质量。

(五)安排学生参观实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另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建筑物实地参观学习。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内的教学楼、研究生公寓楼、图书馆等楼宇的给排水和消防系统相关的建筑设备,了解室内给排水管道及相关附属设施的布置,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有关图像、图纸、模型的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及实物认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学生从中发现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能主动的加以修正,可明显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4]。

(六)严格课程设计过程考核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应与理论课有很大的不同,考核方式要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效果。成绩可由五部分组成:平时考勤成绩、中期检查考核成绩、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考核成绩、设计图纸的考核成绩、答辩考核成绩。平时考勤成绩占总评成绩10%,根据课程设计期间每天上、下午考勤次数评分;中期检查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20%,主要查看设计内容是否完成过半,管线布置及工艺方案是否合理,设计参数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过程是否准确;计算说明书的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30%,查看学生设计说明书格式是否规范、图表是否工整,设计计算内容是否饱满,条理是否清楚,设计计算过程是否正确等;设计图纸的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30%,考核标准要求图纸数量满足要求,管道平面布置图、系统图符合规范、图集的要求等;答辩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10%,答辩过程是课程设计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答辩成绩主要依据答辩环节提问来评分。要求严把答辩关,明确指出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对学生进行答辩提问,要求学生对课程设计存在问题进行返工修改,直到达到课程设计质量要求。

三结语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工程实践性的课程。基于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新内涵、新要求,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技能要求愈发提高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确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菊香,汪海琴.提高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1,19:609.

[2]曹建平,刘金辉,李寻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185-187.

[3]曹付义,郭志军.工科大学生工艺课程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104-106.

[4]崔建国,牟雪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1(5/6):182-184.

[5]程丽红,杨伟峰,易萍华,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151-153.

李朝明 李寻 曹文平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