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给水论文 > 建筑给水中BIM的运用

建筑给水中BIM的运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09 22:25:00人气:686

本文作者:林金成、叶振华、李逸钦 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协同设计是BIM的核心概念,同一构件元素,只需输入一次,各工种共享元素数据并于不同的专业角度操作该构件元素。而在传统的CAD设计制图中,各专业的构件信息参数往往是孤立的,对专业间的构件信息无法全面了解,造成专业间配合、提资的工作量大,同时也无法避免专业间碰撞的发生。在BIM协同设计中,因为各专业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模型在做设计,各工种共享元素数据并于不同的专业角度操作该构件元素,将大大减小工程配合的工作量,且可以完全避免专业间碰撞的发生。

由于BIM技术所固有的整体关联性,在工程设计时,可以一次性完成平面、立面、系统、剖面的绘制和修改,可以减少立面、系统、剖面绘制的工作量;且一处修改,处处自动修改,减少人为修改的缺漏。

本专业传统的平面制图方式是将楼板下的排水管线示意在本层,而REVIT软件对楼层下管线的显示采用透视深度进行调节,显示板下排水管线时也将下层透视范围内的其他管线和建筑信息显示于本层平面图中,使得本层平面管线较乱。建议视图范围由整个视图细化到每个过滤器(类似图层),即每个过滤器均有自己的视图范围。

本专业的给排水系统图需另行绘制,REVIT软件所生成的透视图仅供参考。由于REVIT软件所生成的透视图与本专业的系统图完全不同,其虽与轴测图相类似,但不是真正的轴测图,不能满足国家制图标准的要求;另外,由于RE-VIT软件的所固有的整体关联性,各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建议REVIT软件对此功能进行开发,以满足本专业系统图表达方式的需要,实现真正减轻系统绘制的工作量。

REVIT软件在给排水专业的自动计算和自动辅助绘图的功能方面有待开发。专业软件所具有的自动计算和自动辅助绘图功能,能帮助专业设计人员减轻计算和绘图的工作量,大大提供工作效率,其计算结果有助于设计人员及时评估系统的合理性。比如,目前可以在天正或浩辰给排水等专业软件辅助下进行自动绘制、调整和计算喷淋系统,使得本来最为烦琐的喷淋平面绘制工作变为简单且高效,所计算出来的系统流量和压力有助于设计人员对系统管网进行优化调整。实际上REVIT软件中各种元素均带有丰富,完整的数据信息,理论上可以像二维专业设计软件一样实现自动计算和辅助绘图功能,甚至可开发出更贴近本专业要求的功能,比如系统图的绘制。

族库不全,部分族库在不同专业平台下无法识别。有些常用设备、常用连接配件缺少相应的族库,如空气源热泵、气压罐等;部分族的表现形式和连接参数与国标差距较大,如消火栓等;协同设计功能存在欠缺,建筑专业绘制的卫生器在设备的REVIT平台中无法识别,需按对应的族库重新绘制,这样将无形中增加设计工作量。建议REVIT软件按国家制图标准完善族库。同时应考虑族库的兼容性,特别是各个专业间存在相互关联的主要设备构件应统一族库,避免出现同一设备构件,在不同的专业平台上无法识别,影响BIM协同设计的最核心功能。

REVIT软件应增强二维的绘制功能。虽然BIM作为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完整的反映出建筑物的各个元素,但在目前条件下,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二维平面的出图形式,比如各个专业的设计说明及系统图等,因此二维的绘制功能是基础。另外,目前REVIT软件可以导出AUTOCAD文件,也可以在AUTOCAD软件中编辑,但是转换生成的并不是完全的CAD格式,比如:转换后的文件中各种管线没有各自的图层归属,管线也不是PLINE实体线,而是由块状物体组成,且各实体线无法进行区分。所以,如果REVIT文件能转换成符合我们制图需要的CAD文件,则REVIT软件需增强的二维功能可借助AUTOCAD实现了。

REVIT软件在管线连接上存在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不同类型的管线可以随意自动连接,容易使设计人员在疏忽时错误连接不同类型的管线,而造成工程事故。②系统自带的“自动连管”功能连接的管线经常发生错误。另外,排水管道由于有坡度的影响,使得设备连管时经常出现无法连接的问题。

文字编辑不够便捷。在文字编辑时,首先需创建一个文字类型,如需对其中某些文字的部分特性进行修改时,必须重新创建一个文字类型,而无法达到AUTOCAD软件里面的文字快速编辑功能。建议改进REVIT中文字标注和编辑功能,快速表达出管道的名称和各种属性等。

BIM技术是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方便管理。因此BIM设计软件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虽存在诸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其所具备的优势不言而喻,也必将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完善和成熟,最终成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新工具。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