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下建筑给水论文
1引言
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建本科专业,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目的就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而这一系列改革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课程建设最终加以落实。“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核心的专业课,该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紧贴工程实际,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给排水专业及相关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我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现状,提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照“卓越计划”的要求,目前我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课程大纲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日新月异,而老课程大纲内容相对滞后并且修订间隔过长。比如消防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设备及自动控制技术相关内容缺乏,对中水处理及雨水处理及利用等知识内容重视不够,因此,紧跟建筑给排水领域新技术浪潮,及时修订完善课程大纲内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授课方法上,存在就理论
而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主要以灌输为主的问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探究性、交互性、实践性、启发性和自主性。
2.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很强的专业课程
因此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但是目前我院给排水科学与技术工程专业教师虽有较高的学历和科研能力,但工程背景不足,实践能力偏弱,难以满足“卓越计划”的要求。
2.4实践教学不足,方法单一
由于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工期的特殊性,使得安排实习时往往不易找到合适的工地,且实习时间、实习经费有限,往往使得实习变成“走马观花”,很难在工地“稳住心神、站住脚跟,学得正经”。
3“卓越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及改革
针对以上情况,结合洛阳理工学院“卓越计划”实施,笔者提出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大纲、授课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3.1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基础和核心,这一认识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并不矛盾。课堂教学仍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渠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影响到后续实践等环节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理论教学改革研究、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迫在眉睫。
3.1.1建立课程大纲动态建设
体系当今世界知识不断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就要求在课程大纲建设上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紧跟专业发展方向,密切关注前沿知识动态,建立课程大纲定期修改制度,将成熟先进的理论知识及时吸收容纳到教学大纲上。以大纲为指引,以学时为保证,规范引导教师制定教学内容,保证新知识能及时上教案,上课堂。
3.1.2教学内容的调整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展开,对于大纲中的知识内容必须严格贯彻。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及教材质量的差异,很多教材缺少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限定的知识内容,而是要站在专业前沿,密切关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动态,及时按照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进一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把最新的政策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方法纳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追踪课程前沿,避免与工程实际脱节。
3.1.3正确理解把握不同教学
手段在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正确把握不同教学手段在教学效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信息和知识,除了课件之外,还有动画、照片、录像等,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立体生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切换迅速,许多课件内容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楚、理解透,教师可能就翻到下页了。还有公式、原理等的推导需要一步一步进行,而多媒体课件直接把推导的过程罗列在屏幕上,老师没有一步一步地进行推导,学生理解起来就不太容易,以至于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只需翻动鼠标,省去了老师用粉笔书写的麻烦,许多教师也懒得采用板书教学。所以,任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在教学效果中的不同作用,不能用多媒体完全取代板书教学,而是应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把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起来,使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2工程背景下课程设计及实习建设
课程设计和实习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将课本理论转化为工程应用的初步尝试。它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突出工程背景,课程设计题目来源一律采用设计院所工程设计图。因课程设计时间所限,指导教师可截取工程设计图的某个单元或者节点,略作修改后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并严格按照设计流程指导学生设计。在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掌握相关规范及标准图集,并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去。学生在设计中往往有很多创造性思维,指导教师要热情鼓励并积极引导,对于学生一些不合理的设计思想,指导教师一定要从理论原理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给学生讲清楚不合理的原因。比如在排水管道设计中,很多学生不注意预留清扫口位置,或者位置不合理,指导教师应该讲明清扫口的作用,清扫口应该预留的位置。为使课程设计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我们目前积极聘请设计院所工程师作学生校外指导教师,比如在课程设计期间抽出一天时间请设计院所工程师来校参加指导工作,由具有专业背景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的设计,效果会更好。为满足“卓越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实习阶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实习时间,认识实习由原来的一周增加到两周,生产实习由原来的两周改为四周,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时间保证。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目前土木系已和二十多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习场所。三是将学生引入生产施工的第一线,参与生产操作和维护,参与实际的施工过程,这种参与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顶岗工作,而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现的方法和技能。
4结语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为实现“卓越计划”的目标,即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应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真正成为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作者:袁东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