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建筑研究论文 > 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特性研究

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特性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04 02:12:00人气:1076

摘要:本文通过辨析标志性建筑和网红建筑的特征,总结出标志性建筑和网红建筑作用于城市的时候显露出的五种特性。在阐述标志性建筑的概念的同时,表述了标志性建筑对城市更新的作用。通过举例说明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面临的争议,揭示网红建筑容易出现的弊端。最后分析了今后城市更新中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可能影响城市的方式并讨论城市化设计者应当持有的态度。

关键词:标志性建筑;网红建筑;地标;城市更新;建筑特性;活化作用

进入当代社会,经历了针对现代建筑的批判,对于众多的新生城市来说突出城市特色、展现城市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场所,而开始更多地成为特定文化的传播媒介。城市建筑作为展现城市特色的产物,形态和意象走向多元化。而在展现城市特色的目标下,建设标志性建筑都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标志性建筑和地标建筑的概念在近二十年内频繁地被提及并被作为课题来研究(见图1)。标志性建筑作为能够直接与城市产生关系的城市建筑,它不仅影响城市的物质领域,也会间接参与到城市文化的建构中去。因此,在资本运作下的标志性建筑和网红建筑的概念开始大量出现。

1“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

1.1标志性建筑

对于城市建筑,标志性建筑算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文化属性是标志性建筑不同于地标建筑的最为显著的一点,也是标志性建筑能直接影响城市文化的因素。标志性建筑所肩负的“标志性”是城市形象的营造和城市文化的抽象浓缩,不同于“网红建筑”仅仅作为城市节点和“可区别性的标识”。相对于网红建筑而言,标志性建筑的“可识别性”更加侧重于作为城市的一个符号。所谓符号,即其中存在一些能够代表城市经济文化精神的抽象元素。标志性建筑作为一个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通常在一个城市的建筑群中具有特定的代表意义。有的是在建筑风格上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使之成为城市个性的体现;有的是在建成时间及地点上具有某种纪念性,借以来纪念大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有的是凝练城市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风貌,展示城市特色和艺术魅力。也曾有学者将标志性建筑的特性加以概括:首先,作为体验城市文化过程中心理认知的重要建筑;其次,作为公众聚集、生活和活动的中心建筑;再次,作为城市空间的转折及高潮处;最后,作为区域空间的魂和空间依托。

1.2网红建筑

网红建筑,有时也可称为地标建筑。它的文化属性要弱于标志性建筑,但它具有很强的经济潜力。在城市更新中,网红建筑常作为激发城市活力的源点带动整片区域,并且网红建筑能够很快地发挥效能,精准施针。一次针对性的开发或者一些吸引人的商业噱头都能造就网红建筑。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其中的典范,这个极富设计感的建筑一落成就拯救了整个小镇的经济。甚至有学者将以地标性的建筑来提升区域经济收益的现象称为“古根海姆效应”,可见网红建筑的活化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但网红建筑缺乏精神象征性,这也使得它对于城市的影响很难持久。有时网红建筑只需要短暂地扮演城市某一区域的“标记”角色,它常常会在城市更新中被替换。网红建筑的命运往往会随着政权更替、社会经济状况发展、文化潮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也正是网红建筑的这种特点使得它能应时而变,成为“城市的广告”。

1.3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的对比

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对于城市的意义不同。由于标志性建筑可以用来直接识别城市,所以每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要远远少于网红建筑。要理解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对于城市的意义,就要先从文丘里曾提出过的“鸭子”和“装饰过的棚屋”两种建筑类型说起。“鸭子”的代表即设计成鸭子形状的鸭肉铺,指代的是一种“运用建筑变为雕塑的建筑手法”;而“装饰过的棚屋”是指空间与结构体系直接服务于设计,并且装饰得到独立应用的建筑,代指当地的巨型广告牌和标志物。标志性建筑的文化内涵使它更贴近于“装饰过的棚屋”;“鸭子”作为建筑招牌则更接近网红建筑的特点。正犹如“装饰过的棚屋”和“鸭子”的比喻,标志性建筑一旦缺少文化代表性而只追求形体的独特性就容易降低档次,成为网红建筑。“装饰过的棚屋”的本质是“棚屋”,这也就是说其本就是为着某种功用而建,“装饰”只是更添其文化内涵,这与标志性建筑的特性较为相似。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层面不只是空间,更是一种符号。这就是文丘里之所以会说“标志物比建筑更重要”的原因了。标志物的建筑在城市中遵循“空间中的符号优于空间的形式”的原则,所以标志性建筑在城市中的中心统御作用与标识性作用是较为优先的。网红建筑与标志性建筑虽然都具有标识性,但只有标志性建筑能抽象为城市的精神符号。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更新的活化作用与网红建筑程度不同。由于作为城市的代表所具有的独特性,原则上标志性建筑的建造与拆除都是很少量的,因为拆除与新建都意味着城市文化的更替与换代。城市面貌的整体规划策略和特殊建筑的留存与否,都体现着所在时代的意识形态变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标志性建筑可能会一直对城市产生影响甚至是作为历史的见证。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标志性建筑的代表性就犹如广场上的“纪念碑”,是一个空间的精神中心。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的个性符号,与历史文化环境与地域环境相联系,显示出该地区的个性和特色。正因为建筑与历史的关联性,人们可以通过了解标志性建筑变化的进程来分析各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变迁。这也是网红建筑所不具备的特征。

2对于网红建筑的争议

当然,也存在一些城市建筑在企图成为标志性建筑的过程中会遭受非议。曼哈顿的一处全新地标性建筑Vessel,意在为人们提供新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可是关于它的争议也随之而来:它真的对所有人友好吗?从Vessel建成以来,已知的恶性事件就有三起之多。Vessel高约50m的建筑外形犹如巨型蜂窝,由几千级环形连接的阶梯组成,游客可以在散步的同时观赏不同角度的城市景观。除了想要创造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建筑师还想要创造一种既外向又内向的空间体验,希望其成为能够鼓励人们参与互动、交流沟通的平台。然而它的安全隐患也十分明显:上层区域为达到设计效果因而是开放的。近50m的高度、齐腰高度的玻璃护栏而没有任何其他防护措施,建筑师似乎并没有考虑到是否会出现有游客从建筑上部无遮挡的地方落到地面以下的情况。或许建筑师想要塑造一个新型的、更富现代美感的标志性建筑,但恶性事件的发生似乎也将它与“事故多发地”联系在一起。网红建筑追求奇特与美感,不少网红建筑在成为城市符号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对于建筑的一些本质的追求。由于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商业化,许多建筑的设计重心从功能向商业与视觉性转移,作为公共空间的网红建筑成了展示的舞台。除了安全性的担忧,网红建筑的美观也在不断遭受着质疑。从广州融创大剧院到重庆武隆“飞天之吻”,为了制造关注和流量,各地景区建造了不少网红建筑。刻意营造网红建筑的同时建筑的实际功能不再是建筑师主要关心的事,建筑形象也成为供游客消费的工具。

3两者在城市更新中共同展现出的特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城市的更新,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意义在不断变迁,甚至其本身的形态有时也会变化。太空针塔是在1962年为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建造的。有人说,到了西雅图没有登太空针塔就如同到了巴黎没有登埃菲尔铁塔一样。这无疑说明太空针塔可以称为西雅图的标志性建筑。虽然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建成,但它并没有变成被西雅图遗忘的古旧遗迹,一直到今天,太空针塔依然没有停止自我更新。自1962年建成之后,于20年后的1982年太空针塔再添一层,整个塔楼显得更加宏伟。1999年12月,为迎接千禧年,太空针塔又在塔顶点亮一盏名为“天空之灯”的超强光束。这盏光束使这座标志性建筑得以重放光彩。截至千禧年重建工程竣工,塔楼内部和外观都得到很大改善。2019年,太空针塔进行新一轮的翻新,塔上的观景视野被扩展,这也极大地改善了游客的体验。可以说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太空针塔一直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保留了其在后代的遗产价值,且从没有停止对于西雅图这座城市产生影响。

3.1游憩性

所谓“游憩”,并不仅仅指简单的游览、休憩。游憩即亲身参与到城市空间中去,增加城市空间与人的交流。首先,标志性建筑能够成为群体聚集的场所,无论是国家庆典还是节日活动,标志性建筑对于民众都具有一定的号召性。而这样的建筑之前一般会配套有较为宽敞的公共空间,为空间行为提供载体。高度优势更加容易吸引群体,在更高可见度的条件下也会有更大范围的人群凝聚力。其次,标志性建筑自身具有的人流导引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城市文化。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标志性建筑就是人群愿意前往的地方,这也就创造了重大事件发生的可能。经历过历史事件的建筑也就成为城市精神的承载物,其自身也会具有纪念意义。再次,标志性建筑通常会具有突出的体量和特异的形体,进而具有较好的观赏游览价值,能够给游憩其中的人们带来很好的观赏体验与精神满足,随之带动城市文化经济发展。标志性建筑的游憩性影响城市的效果最为明显。

3.2可读性

想要探寻一座城市的文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其标志性建筑来感受。标志性建筑扮演了城市文化的传播媒介,它所具有的直观性能够使人们在初级的游憩之余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标志性建筑就是城市的一段段历史见证,同时在城市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即使在每一阶段其对城市的作用不尽相同,但其影响是持续而长远的。国内无人不知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就是如此。天安门曾经在明清两代作为皇城紫禁城的一部分,是封建政权统治的象征;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北京被确立为首都,特别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后,天安门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象征。天安门见证的是政权的更迭与社会性质的改变,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历史价值早已不仅仅是一幢建筑那么简单,它还是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3.3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就是标志性建筑本身也在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中。上文提到的美国西雅图太空针塔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太空针塔历经多次更新改造,对于整个城市的意义也在变化。建筑的更新也推动着城市的更新,其对城市更新的作用将相应地具有发展性。曾经为政治目的而建的标志性建筑,也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变为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甚至是具有文化特性的建筑。英国的议会大厦的前身是威斯敏斯特宫,过去作为王宫而后变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政治中心,现在的它更兼具了旅游胜地的性质。议会大厦在1987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数以百万的游客。从单一的具有政治性质,到具有经济、文化的性质,议会大厦对于所在城市的作用就是这样持续发展的。

3.4地域性

毫无疑问,一片区域的标志性建筑是这片区域特征的凝练与升华,其所代表的地域特征即是整个地区的特色所在。辨识度越高的标志性建筑越能够引导城市地域性更新。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积淀是对这个城市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基础,也是城市个性产生的前提。而文化传统的直接承载就是城市建筑,其同样也是城市地域特征的最直接体现。城市的特征是现代还是传统、城市文化是多元还是单一、城市的更新是阶段性还是延续性,都能够通过标志性建筑展现一二。巴黎埃菲尔铁塔的独特建造材料与建造方式就是当时巴黎作为革新前沿城市的写照。这座铁塔不仅是巴黎城市的标志,也是法国高新技术兴起的符号。同样作为标志性建筑,但又是传统建筑的北京天坛祈年殿,其所代表的地域性则是更为厚重与传统的。但与埃菲尔铁塔相同的是,它也是城市地域性的缩影。

3.5媒体服务性

随着社交媒体逐渐主宰人们的日常生活,塑造“打卡胜地”成为许多新建建筑的主要目的。为媒体服务,以吸引眼球和塑造具有影响力的环境为主旨的建筑越来越多地被生产出来。同时社交媒体也鼓励人们寻找抓人眼球的奇特建筑作为拍摄背景。独特的公共景观和异形的现代建筑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景点,在聚集人流的同时也会为建筑自身带来卖点。一方面,尽管社交媒体强调了空间的重要性,但网红建筑作为媒体的背景板,其功能性却被弱化。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促进了建筑的更新与改造,使建筑除了本身的使用价值之外增添了高水准的视觉体验。

4结语

现今,城市已经逐渐从“增量空间”转变为“存量空间”。今后的城市更新方向更可能走向对原有空间的活化利用,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对今后城市更新的影响只会越来越显著。在这样内向型空间活化的环境下,能够持久地提供活力的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来说就会变得更加重要。作为空间活化的节点,标志性建筑、网红建筑在城市空间中除了应该扮演“触媒”与“催化剂”,还应在激活周边的同时形成共享链或共享环,实现城市内部与城市之间的立体式衔接。这样也就实现了标志性节点的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利用现有空间。立体式衔接、带状影响也是集约化空间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把握合适的量度同样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在不同空间层次均有考虑才是完整的城市街区空间营造,否则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城市更新的加速伴随着网红建筑更迭的加速。尽管塑造“网红”建筑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但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应当警惕潮流带来的“泡沫”。作为人居环境的一部分,标志性建筑与网红建筑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并不能完全一概而论。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城市问题才能够用更加整体的眼光指引城市规划与设计。或许今后的部分建筑设计会越来越趋于商业化,但我们可以更多关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感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更加科学的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标志性建筑的特征来进行各种城市更新的设计和规划。

何茹艺 何俊萍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