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研究

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研究 

日期:2019-12-27 19:33:05人气:801

[摘要]2014年10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的逐步推行,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残酷。通过对单位经营活动预测与规划、控制与调节、考核与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价值创造”的作用,对于保持医院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绩效考核;成本核算

管理会计作为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会计分支,是医院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如何发挥管理会计作为单位价值创造力重要工具的作用,顺时应势,与时俱进,创新医院经营管理新思路,充分应用管理会计助力财务职能的转变,全面推进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实现医院财务人员由账房先生向决策参谋的角色提升,是医院发展的时代要求。管理会计通过对医院经营活动的事前预测决策、事中调节控制、事后考核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对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全面有效的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是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实现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职能的根本保障。探讨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解决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障碍,是医院经营者特别是财务管理者应当关注的现实问题。

1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路径

1.1开展全面财务预算并积极拓展预算范围

医院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各年度预算目标分解、落实来实现。传统的医院财务预算是指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平衡预算,只对预算年度财务收支总额进行预算编制,不仅缺乏主要工作量预算的编制,并且忽视了医疗收入结构及患者均次费用、本期结余的预算编制,导致了预算范围的狭窄与质量缺失,医院预算收入目标、利润目标的实现缺乏载体。因此应积极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拓展医院预算范围,通过医疗收入结构的持续优化降低医疗成本,以病人均次费用的控制为手段降低病人经济负担,主要依靠病人数量增加拉动医疗收入增长为目的,综合考量医院自身现状及未来影响因素,运用预测分析法,测算医院预算年度工作总量和医疗收入总量、医疗收入结构、病人均次费用目标。以此为依据,运用成本性态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测算并确定医院的目标成本和利润,从而科学制定出医院预算年度各项财务指标体系,发挥管理会计的规划和决策职能,使医院的经营活动避免盲目性,增强医院预算的前瞻性与可执行性。

1.2实施科室绩效考核

结合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分解医院全面预算财务指标,确定各责任单位的本、量、利任务。以科室绩效考核财务纬度绩效考核关键指标(KPI指标)为主体构建各科室年度工作目标体系,实施过程管理,控制责任主体的收支行为,实现管理会计控制与调节科室经济收支金额及医疗收入结构的职能。

1.2.1建立科室绩效考核财务纬度KPI指标体系

根据医院近年来医疗收入及工作量科室分布权重,各科室医疗收入、工作量环比增幅及各月份分布权重,将医院预算指标进行分解,制定各科室考核年度医疗收入总额KPI指标、医疗收入各月份KPI指标,门诊量、住院人数年度和月份KPI指标;结合本年度本地区GDP预测增幅,充分考虑科室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等诸因素制定各科室每门诊、每住院人均费用病人负担KPI指标;依据医院治疗手术收入、检查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增幅预算,药品、材料收入比例降幅预算,分别制定各科室医疗收入结构KPI;依据各科室考核年度医疗收入总额、月份医疗收入KPI指标,结合各科室以前年度收支、结余比例,综合应用成本性态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确定科室“盈亏临界点,测算并确定各科室成本、本期结余年度和月份KPI指标。

1.2.2临床科室KPI与医院预算指标的验证为保障

医院预算指标的顺利完成,制定出各临床科室各项绩效考核指标后,要进行认真的汇总验证。对于汇总后完不成医院年度预算的绩效考核指标,要进行反复修正,直至汇总结果完成或略优于医院年度预算指标。

1.2.3进行严格的周期性绩效考核

财务纬度的月份考核结果与内部流程、患者、学习与成长纬度考核结果汇总,直接应用于科室人员绩效、奖励性工资的发放。科室绩效年度考核结果应用于年终奖的发放、科室评优,也为科主任工作考核、科室人员晋职、晋升提供量化依据。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使预算执行力大大加强,保障了医院预算总体目标的实现。

1.3规范拓展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范围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医院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各医院在成本归集范围、数据精细化程度、成本核算工作范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的规范完善的医院院科两级成本核算数据,是开展医院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

1.3.1规范医院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工作,夯实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

由于同一医院在不同时期成本核算工作的目的或侧重点发生变化,引起收入支出归集的范围、分摊方法与归集口径不断变动。对于同一家医院而言成本核算资料缺乏不同经营时期的可比性;各医院之间成本核算的管理目的与侧重点更是大相径庭,核算方法的采用、收支归集口径与分摊方法更是千差万别,各医院之间成本核算信息缺乏相互的可比性。因此,统一成本核算方法,保持收支数据归集范围、分摊比例与方法的一致性,进行规范的医院全成本核算,建立医院、科室两级成本核算报表体系,是增加成本信息可比性,开展医院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

1.3.2进行科室成本目标分解、核算、考核分析

将医院年度预算收入、成本、结余目标进行分解,制定科室成本考核指标,明确责任,以绩效考核实现定期考核。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利用成本考核资料分析科室成本水平及构成变化情况,重点研究分析科室可控成本的变动情况、科室收入结构的增减变化,着重研究科室药品、卫生材料费用的增减变化,系统分析成本变动趋势和原因,通过不断优化科室医疗收入结构、转变收入增长方式,实现降低成本的管理目的。

1.3.3开展病种、床日、诊次、诊疗项目、手术成本核算工作

依照医改政策,将不断提高按病种付费的比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将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公立医院将普遍取消药品加成,由此减少的医院利润将主要通过提高劳务类价格给予补偿。因此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开展病种由、床日、诊次、诊疗项目、手术成本核算工作,不仅是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深化与拓展,并且为政府物价部门制定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提供成本数据支持,对于医改目标的实现,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4开展医院经营财务专题分析

①进行医院筹资规模、资金结构和资金成本的财务分析。合理确定医院融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将负债资金比例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控制医院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②进行医院资本性支出投资可行性分析。综合运用管理会计分析方法,对医院建设工程、医疗设备可供选择的各种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并实施最优投资方案;③制定各类存货库存定额,采购经济进货批量。医院的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等库存物资是开展医疗工作的物资保障,不合理的库存积压将占用医院大量的流动资金,从而增加医院运营成本。应依据各类存货供应期周期与日均需要量计算科学的库存定额,进而以合理的经济进货批量(单次采购量)制定采购计划,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保障

2.1认识决策保障:要取得单位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与支持

传统观念上医院管理会计并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日常性工作,目前我国医院主要领导绝大部分出身于医生,由于财务管理知识的缺乏与观念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普遍缺乏,对单位经济活动还停留在凭借主观判断的经验管理,缺乏先进管理理论指导。因而,不仅医院财务管理者要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更要进行更新,使他们对管理会计的职能与重要性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积极支持在本单位全面系统的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只有各级管理层将管理会计视为一项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经常性工作,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才有了充分的认识与决策保障。

2.2组织保障:建立医院管理会计工作机构

2.2.1建立独立的管理会计职能部门

在医院组织框架中,建立与财务会计部门并行的独立管理会计职能科室,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医院发展战略,负责医院年度预算指标的编审与制定;分解制定各科室财务纬度KPI指标,实施周期性的全院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业绩评价与分析,执行考核结果的激励与奖惩;分析、控制、调整KPI指标的执行差异;负责医院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工作;开展医院会计报表、经营财务专题分析,定期提交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报告、专题报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负责科室兼职经济核算员的业务培训等。

2.2.2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构成了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并无主次之分,只是管理侧重点有所不同。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其信息质量直接决定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管理会计充分发挥了价值创造的职能,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与作用。两个财务职能部门之间应建立顺畅的信息传递机制,共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由“报账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

2.2.3建立分级管理的责任会计制度

在医院设置管理会计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在各责任科室设置兼职经济核算员,负责本科室的成本核算、科室绩效考核指标的考核评价及绩效工资的奖惩分配工作,并直接对医院管理会计负责人和本科室主任负责,从而在医院建立起完整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控制网络,为构建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2.3人员保障:培养一支业务复合型的管理会计队伍

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其业务素质是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立与职能能否得以充分发挥的根本保障。应持续更新他们的管理理念与专业知识,深刻体会国家卫生经济政策的内涵,培养一支掌握现代医院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诸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医院科学管理的要求。

2.4信息化保障: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会计工作中的充分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由于管理会计的开展较晚并且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与财务会计相比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很不充分,这严重限制了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随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不断推进,设计和编制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等软件,是有效发挥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信息化保障。通过建立健全保障措施,实施医院管理会计的构建路径,建立完善有效的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实现对医院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价值创造”的职能,是我国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应对日益紧张的竞争压力与生存挑战的内在需求。随着PPP模式的逐步推行,必将引起医疗资本市场的深刻变革。挑战与机遇并存,这一时代背景,为医院管理会计职能发挥提供了丰富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姜永环,丛宪玲,王立香,等.浅谈如何发挥医院管理会计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0(15):177.

[2]杨成碧.完善医院管理会计的途径与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33-34.

王永成 王超 张少伟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财务科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