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陕西民办本科高校面临教育转型,人才培养应该突出技能型性,加入实践性教学模块可以提高经管类学生操作能力,与传统课堂形成有效互补。本文针对《管理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方面展开研究,探索有效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方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性教学;教学改革
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在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育比重过小等问题。在当下的经管类就业市场上,招聘企业既要考量应届学生学术背景、更强调其工作能力和经验,因此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加大实践性环节已迫在眉睫。《管理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必修课,需突出技能,本文认为该门学科的实践性改革主要包括完善课程建设、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
一、完善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课程建设
(一)编写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材内容
为实现课堂教育内容与岗位职责标准无缝对接,必须重新构建以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材体系,这就需要彻底颠覆现有《管理会计》教材体系结构,重建内容和思路。新编教材应该由《管理会计》课程组与特定行业企业的会计部门共同合作,实现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的全集合。在内容上借鉴现有教材部分通用模块,在结构上仍沿袭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章节。但在每一新章节编写上应该适应教师和学生对新教学体系的认知,体现“以实践促教育”新思路,故应大量融合行业企业真实案例,按不同学习目标提出任务,以实践模块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分析具体岗位任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在仿真模拟情境中使学生领会知识并掌握技能。
(二)建设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学资料
《管理会计》教学资料建设要以实践性为导向,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等传统的教学资料都要进行彻底改革。首先,在教学资料编写上借鉴CMA(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内容和体系,与国际管理会计前沿理论研究接轨,依照我国对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目标,围绕相关职业技术领域研究,将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分为管理会计理论与前沿、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等四个模块;其次,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融合实践操作模块,实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环节为线索,将一个工作任务设置为一个训练模块,将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贯穿其中,让学生在任务演练现场中展示训练过程和结果,由教师引导及推动整个实训过程,并进行考评和记录。
(三)建立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考评体系传统
《管理会计》课程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只考评学生理论知识和课堂表现,难以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行考评,容易出现考评结果不合理、不公平、不全面等问题。因此,在保留传统考评指标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实践成绩、市场调研、分组实习等环节。此外,还应当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会计技能大赛等一并纳入考评体系,作为评优秀、评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1]。
二、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及模式
(一)实现行业企业现场教学
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由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性定期带领学生进入行业企业一线、贴近岗位工作,实地深入解企业整个供应链、价值链,了解包括供、产、销、存在内的一系列经营活动,通过在不同岗位顶岗实习,积累相关经验,对实习过程要进行总结和反思,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企业价值观熏陶和职场文化渲染中,强化学习效果,更深层次理解《管理会计》。
(二)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民办本科院校通常存在资金不充裕、实训条件不完备等问题,课程和专业之间需要相互共享教学资源和工具,可以利用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训室,大商科实训中心,让学生组建团队,分角色进行仿真演练,使用《管理会计》的真实案例,结合管理会计的方法对案例中的企业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规划和评价等,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如建立《管理会计》课程微课平台、利用网络培训课程,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标准、考核方法、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习题库、案例库、参考资料、拓展资源等内容传到网上,方便学生在任何时间自主学习[2]。
三、加强建设师资队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首先要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如CMA、CIMA等含金量较高的证书,并定期参加专业进修和学历层次提高,同时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在校企合作单位挂职锻炼,在财务管理类岗位轮岗体验,以此获得实操经验,丰富教师知识体系和社会阅历;其次,要聘请行业企业内顶尖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组建由企业、校方共同参与的多元教师阵容,以此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师团队。
(二)加强管理会计课程的产学研统一
教师可以将实践中获得的实操经验转化为科技科研成果,通过立项研究获取更丰富的学科前沿理论和知识;也可将教学和科研中得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利润;还可以将在企业实践中获得的丰富体验转化为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在管理会计课程的产学研建设中,善于使用课程组、院系、校内各类资源,秉承“教学相长、实践为本”理念,将民办本科院校优势发挥到极致,加强和合作行业企业联系,实现共赢。总之,从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提供本课程发展新思路,为加强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理论支撑。民办高校会计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理念,才能推动会计专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刚.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高专“管理会计”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10):133-135.
[2]王娜.对高职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74):24-27.
作者:白荣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会计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