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传统建筑论文 > 传统建筑元素中现代新建筑的运用

传统建筑元素中现代新建筑的运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28 13:00:00人气:423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一直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相关综述调研,以苏州博物馆为建筑实例,探讨其样式、文化内涵和空间组成,介绍其整体设计、屋顶造型、庭院设计等,说明这些现代新建筑上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希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建筑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现代新建筑;运用探讨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是建筑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发展,许多人表示中国传统建筑建筑样式单一,认为西方建筑更为美观,甚至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已经完全退出建筑舞台,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并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贝聿铭先生于中国苏州设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为实例,详细说明传统建筑元素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运用。

1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地处苏州市东北街,其北方与颇具文化气势的建筑群“拙政园”相邻,因此如何在设计中表现和谐统一的同时又不失特点,是建筑重点。首先介绍苏州博物馆的流线设计,其整个基地面积达到8000m2,建筑面积达到19000m2,整个平面分布与地形一致,展区建筑位于东西侧,中央大厅放置在中间,将南侧入口空间与内部庭院相连接,内庭院设计是整个建筑的核心部分,串联通道式的内部参观流线简单连贯,使参观者一目了然。但是相应的,这样的建筑风格难免较为死板单调,在这个问题上贝聿铭先生通过一个空间营造进行了处理,其处理包括:第一,在入口空间简单处理,采用略带透视感的屋顶,利用光影变化;第二,通过玻璃窗完全呈现出庭院全景,大开大合的布置与传统建筑略有差别;第三,大楼梯的设计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给人以震撼的尺度感冲击,并与背景水幕墙光影、流水声效相结合,带来了新鲜的空间效果。

2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中沉浮,从建筑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并不重视样式变化,其主要特点在于群体建筑的空间组合,这些组合中会糅杂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内涵,包括佛道儒,风水易经等,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而是一段历史,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就不得不提中国传统建筑语汇,作为语言符号的聚合体,随着历史发展,每一种词汇都居于特定的衍生含义,代表着文化内核,“大屋顶”、“白墙灰瓦”、“徽派”、“亭台楼阁”、“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等等,这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极为常见的形式,也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中。

3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新建筑

而到了近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实用性更强的西方建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每个人心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崇敬和向往并未消失,对此,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新建筑相融合已经成为建筑中盛行的热点,而怎样利用才不会出现“貌合神离”的情况,本文将苏州博物馆设计进行剖析介绍。

3.1整体设计

苏州博物馆的造型设计是徽派民居元素的变形,徽派建筑是我国极富特色的建筑风格之一,其主要构图元素包括马头墙和白墙灰瓦,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采用了白墙灰瓦的建筑元素,将其进行了些微变形,采用白色墙体和黑色边框线使得墙体呈现出统一的美感。 3.2屋顶造型

大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必需部分,在古时候这象征着建筑主体的地位等级,对此,现代建筑中如果一味地还原大屋顶元素,必将造成诸多问题,对此,苏州博物馆中的大屋顶元素使用并没有一味地传承,而是将屋顶造型夸张化,尽量降低墙面、门窗的作用,但整体的造型设计则是具有透视的几何形,这使其对于空间环境的控制力得以增加,并且满足现代建筑的各项要求,使参观者感到舒适宽敞。

3.3庭院设计

建筑是对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若要了解一个民族,观察其建筑特点便会得到诸多感悟,而从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上看,可以发现中国人较为传统保守,没有较强的对外交流观念,因此,建筑中庭院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北京四合院中庭院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交流活动场所,同时也是一种精神象征空间,从建筑角度来说,庭院兼备较好的采光通风条件。苏州博物馆的庭院设计以苏州园林建筑风格为模版,但也进行了一系列改动,下面进行具体介绍。首先是空间背景。中国人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绘画上也创造了特别的水墨画,以有限的笔墨创造无限的空间意境,与中国人内敛的性格相呼应,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更为强调对于画面的整体把握,而非细节问题。苏州博物馆中也正是营造了这样一副场景,通过白墙黑框创造背景意境,亭台、小桥、树木等错落其中,分布有致,形成一副动态的场景。其次是亭台设计。亭台楼阁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各种园林中,不仅可以作为景点给人以雅致之感,又可作为建筑节点,参观者可于此地休息停留,观赏园林整体景观,作为园林的重点,亭台楼阁不仅是支撑整体画面的配景元素,更可起到引力效果,吸引观看的人走进。现代的许多建筑中都有亭台楼阁的运用,但是往往让人觉得画蛇添足,根本没有领略其真正的文化内涵,苏州博物馆中的亭台楼阁的运用就颇具章法,设计者并没有局限于楼阁的样式,但整个的布局却完全领会其要点,体现了空间营造和意境之感。

4总结

上千年的发展赋予了中国建筑以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也收获了无数中国人的喜爱与崇敬,而时展的经济实用要求使得社会渐渐选用现代建筑为主要建筑类型,建筑中多采用西方建筑风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可以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古今结合,建造出最符合中国特色的实用与美观并进的新建筑。本文实例中进行苏州博物馆修建的贝聿铭先生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其建筑中不仅仅是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而在分析苏州博物馆建筑中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许多元素都得到了变形运用,整体设计、屋顶造型、庭院设计等地方随处可见传统建筑的影子,也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观念,将开放与内敛相结合,且其融合满足了一定的条件,首先是符合空间营造的观点,符合中国传统意境之感,融合现代建筑开放灵活之态,使得建筑层次分明,主次呼应;其次是各元素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各种传统元素的运用并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合理地情况下进行改变,留下其主要的意境内涵,微调其外观形式,各元素间可相辅相成,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正是因为贝聿铭先生的建造设计,使得苏州博物馆在一众古建筑中不落下风,以其独特的风格傲立其中,也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新建筑中的运用典型而存在,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和风骨,也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工作者明白,合理地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会使得建筑增光添彩,从美观和内涵两方面提高建筑的价值,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融合优秀新建筑出现。

参考文献

[1]章柏源,沈瑜.传承与创新――浅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3,12(12):112-114

[2]汪鹏.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6,37(38):247-248

[3]叶静,史葱霞.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30(16):196-198

[4]吴健平.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文艺研究,2010,32(12):142-144.

张晶玉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