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企业风险导向型环境管理会计体系创建

企业风险导向型环境管理会计体系创建 

日期:2020-01-23 18:23:41人气:1185

摘要: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引导企业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和有效利用,从而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企业构建环境管理会计体系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将风险管理体系融入环境管理会计中,使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实现双赢。

关键词:风险导向;环境管理会计;构建

环境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新领域,它融合了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和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其目标之一就是引导企业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和有效利用,从而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这为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企业风险导向型环境管理会计,是将环境管理会计建立在企业环境风险内部环境、识别环境风险、应对环境风险、控制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基础上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它充分考虑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引入环境管理会计既是国际会计界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思路

1.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在环境管理会计实施前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也即对企业内部环境、环境信息披露两要素的要求。企业应广泛收集与本企业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等和ISO14000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经过必要的筛选提炼、分类组合、对比分析,形成风险信息数据库,尽可能的预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2.建立环境风险评估系统。根据所需会计指标建立环境风险评估系统,针对收集的各类环境风险初始信息,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经营活动,运用现行的风险管理手段,定性定量的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对各项风险进行比较,确定对各项风险的管理控制顺序,同时提出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对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评价。

3.将风险管理体系融入环境管理会计中。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环境风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风险管理部门、财务会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互相配合,以规范企业治理结构。整个过程中,环境管理会计自始至终都起着监督和管理作用,使环境风险管理与环境管理会计相互融合,最终达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双赢的效果。

二、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步骤

1.健全企业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包含组织的基调,它影响组织中人员的风险意识,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确立了基础,是企业风险管理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并赋予了企业风险管理中较准确的名字――――内部环境,扩充了其范围,使企业内部环境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有机整体。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主体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偏好、风险容量、董事会的监督、组织结构、权责分派,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等。

2.环境信息充分披露。对于环境管理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传统财务报告的做法,利用会计报表、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来揭示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财务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来披露企业的环境绩效。风险导向下的环境管理会计,要求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尽可能实用和详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环境会计报告,所以为了适应信息披露的要求,财务报告应采用定性和定量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相应的披露内容。定性披露主要揭示那些难以量化的环境事项和环境成本,如负责环境问题的人员配置、环境教育、企业对社会环境项目的资助以及企业举办的公益环保活动等;定量披露主要报告企业的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增减变动情况。

3.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价。环境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收集有关环境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暴露、危害等方面的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系统、全面、连续地发现环境风险管理单位面临的财产、责任和人身损失等环境风险。企业只有在正确识别自身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才能主动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环境风险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使企业受到意外的风险损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外部环境的要求相违背而受到的制裁风险,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的改变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阻而导致经营困难等。

4.环境风险管理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是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利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削减风险的成本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的风险度和损害水平并进行政策分析,以及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采用恰当的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降低或消除事故的风险度,保护人身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环境风险管理控制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首先要了解环境风险管理控制的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管理程序,采用相应的环境风险规避技术,一般根据环境风险呈现的状态划分四种不同的规避技术,即风险避免、风险减少、风险自留、风险转嫁;其次要关注环境风险信息的质量和层级;最后要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防范环境事故的发生。

5.环境风险应对。环境风险的应对,是现代化战略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构建风险导向型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关键。对于环境风险事故的应对措施,最根本的就是将风险管理与全局管理相结合,针对识别的环境风险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以实现企业“整体安全”。

6.环境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环境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了解环境资源的流量和存量,以及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动情况,能够反映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治理自身所产生环境污染的资源投入情况,通过对企业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行为进行监控,找出与环境标准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保证企业不受或少受环境风险威胁,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

三、企业环境管理会计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1.缺乏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定量方法。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会计体系后,需要识别、预测并计量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失。现行会计体系提供的仅仅是定量的数据,缺少定性的分析方法。这样就无法全面、科学地评价企业环境会计实施的成效;而且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由于环境成本要以环境负荷的发生和消减为指标,所以现行的会计体系中缺乏一种合理且被公认的指标体系。

2.建立内部微观和外部宏观两重环境量度体系。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内部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环境资源效益作出相应的会计量度和处理。从宏观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建立环境质量和成本量度体系,设立环保基金,向企业提供用于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的合理资金。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企业正确的计量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并且将外部宏观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加强对其重视和管理控制。由于外部宏观环境成本内部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核算,仅靠企业自觉履行这种不利于自身企业的不成型法则是不现实的,因此,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强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前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所缺乏的。

3.注意识别和计量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为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绩效的开支。一般说,开支的目的是辨识环境成本的主要依据,如果一项开支以环保为目的或以环保为首要目的,应归为环境成本。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受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影响,生产消费环境与相应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成本问题会计上理应予以记录、计算和报告,这其中包含企业将所拥有的环境资源列为资产、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列为负债、消耗的资源成本列为费用、环保收益列为收入等。但由于会计系统是对过去发生的事务进行记录,所以会计记录中一般是不会包括未来环境相关成本的,即使有时这种环境相关的成本很重大时也是如此。会计系统也不会对无形的环境相关成本进行计量。

参考文献:

[1]CHRISTMANNTAYLOR.Globalizationandtheenvironment:Determinantsoffirmself-regulationinChina[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01,(32):439-458.

[2]宋国君.论环境风险及其管理制度建设[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4).

[3]赵丽萍,刘媛媛.环境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1(11).

[4]张.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新方向:环境管理会计[J].会计之友,2008(7).

[5]詹姆斯•林.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从激励到控制[M].黄长全,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作者:张朝晖 单位:哈尔滨大庆宾馆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