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建筑典型特征研究
中国的建筑活动据史迹遗存来看至少已有七千多年历史,且发展过程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建筑体系。相较于现代建筑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并由于营造理念、建筑材料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了独特的构造方法,使其能够成为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1木构架为主的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必然选择
纵观中国建筑发展历程,土木建筑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盛产木材,所以我们的祖先最早了解和使用木材,且木材容易加工和使用,比较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最早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砖石技术就没有发展,早在汉代,中国人就掌握了起拱发卷和垒筑穹顶等技术,但只是将其用于陵墓、砖塔等,一直未能取代土木成为建造房屋的主体材料。这主要是和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据此理论,土代表着孕育万物的大地,木代表着生长和繁荣,土木在一起就象征了生命的含义,因此古人将活人居住的房屋称为“阳宅”。所以中国传统建筑选择木结构是有其深刻思想原因的,正如建筑学家徐伯安所言,“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2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是封建礼制社会关系的产物
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传统建筑首要的表达内容,正如封建礼制确定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目的是通过建筑等级区分固化人的社会地位,以稳定社会的政权体制。建筑等级的区分表现在建筑的规模形式、建筑材料、装饰装修等内容的不同。例如,庑殿形式的屋顶是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是皇家建筑中所特有的,其它任何官府、商埠、民宅都不能采用,否则会被处以严厉的刑罚;琉璃瓦的使用也有严格规定,在清代,黄色琉璃瓦是皇家专用,代表着皇权至上,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亲王,最重要的建筑上也只能使用绿色琉璃瓦。此外在油饰彩画方面,只有皇帝可以使用龙、凤的图案,并采用贴金的作法,亲王及其他贵族必须在图案形式和工艺作法上依次简化,庶民住宅甚至都不可用彩画装饰。据此可知,受到礼制文化约束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3独特的建筑构造是建筑功能与结构需要的完美统一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构造非常独特,如斗拱、墙体、屋脊、油饰等,这些构造作法既符合建筑等级制度需要,又有着不可替代的结构作用。
3.1斗拱
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构件,位于建筑物的柱头以上、屋檐以下。斗拱对于建筑功能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区分建筑等级的需要。由于斗拱是由很多的木制构件组合和层叠在一起,所以可通过叠加层数的数量多少来表现建筑等级的高低;二是斗拱具有支撑悬挑的作用,使得屋檐伸出更加深远,从而有利于保护屋檐以下的墙体和台基免受雨水冲刷;三是经过造型加工和彩画装饰的斗拱本身就极富装饰性,使得建筑立面更加丰富和美观。此外在结构上,组成斗拱的层层木制小构件,就像巨大的弹簧层,赋予其良好的变形性能,在地震时可以大量耗散地震能量,减少灾害的发生。
3.2屋脊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巨大,形式复杂。由于大部分屋面都是瓦面构造防水,所以在坡面与坡面的交接处就形成了防水的薄弱环节。为了加强防水性能,古人在这些位置处构造了各种屋脊,按照位置不同分别称为正脊、垂脊、戗脊、博脊等。脊的构造对于琉璃屋面和黑活屋面是相似的,琉璃屋面使用的脊件是烧制的定型构件,而黑活屋面使用的脊件是由普通砖瓦加工制成。除防水作用外,屋脊在建筑含义的表现上也有其特殊作用。首先是脊越高大,使用的构件越多,则表明建筑等级越高。其次,脊件的造型优美,含义丰富,装饰作用突出。如正脊两端的鸱吻,就是中国古代“龙生九子”传说中龙子的形象,因其性好水,所以置于建筑最高处以表达古人期望避免火灾发生的心愿。再如建筑翼角的小兽,形象各异,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古人将其形象置于屋面,有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寓意。
4油漆彩绘为主的装饰作法满足了建筑功能和美学的需要
油漆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装饰作法,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较于石雕、木雕和装饰造型而言,也更具中国特色。由于受到建筑等级限制,油漆彩绘的颜色、图案、工艺等要与建筑等级相适应。红色、龙凤图案和贴金等工艺只能用于较高等级的建筑,而民宅等较低等级建筑只能使用黑色、风景、人物等与统治阶级无关的图案来装饰。中国油漆彩画色彩绚丽、内容丰富、工艺复杂,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艺术体系,不同于其它任何绘画艺术。色彩方面,由于装饰部位多为位置较高的椽头、斗拱、梁枋等,所以多使用了红、绿、青、黑、白等鲜艳颜色,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引人注目;内容方面,画题有上百种之多,且每个画题又有多种变化。许多画题都表达了古人对吉祥、喜庆的追求,富有隐含的喻意。如将喜鹊与梅花构成一幅图画称为“喜上眉梢”,此即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5结语
在古代中国,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原因,古人最初选择了木材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套完善的建筑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要求,而且被赋予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内涵,成为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规范社会秩序、安定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但等级制度并没有制约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美学上的发展,古人通过斗拱、墙体、屋面脊饰等独特构造及油漆彩绘的装饰方法使中国传统建筑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作者:袁洪升 黄昭 鲁伟娜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