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街传统建筑装饰的运用
一、前言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日益加快,城市正处于日新月异的改变过程当中。汲取外来的现代文化、引入国际化设计手法、设计造型千奇百怪等等,这都使得设计领域呈现出风格迥异、百花齐放的局面。设计领域的新发展给我国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正是这样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新出现建筑如雨后春笋,但是由于受到功利主义以及商业利益的影响,建筑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其次,盲目攀比,在追逐“档次”、“前卫”、时髦”的同时抛弃了传统和民族特质;再次,盲目崇洋,肤浅模仿盛行。市场的开放在带来世界级大师作品的同时也混杂了“次品”,这些“次品”以其夸张的形态迎合某些领导和业主对标新立异的需求。同时,国内的建筑创作也在肤浅模仿,“欧在陆风”盛行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模仿国外现代建筑。上述问题造成了我国的城市风貌“千城一面”,使得城市自身缺乏地域特色,城市的地域特色作为城市的“魂”,理应是作为展示城市个性的窗口,而不是随着城市整体特色和个性的模糊而逐步丧失原有特点。楚河汉街,将传统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结合,创造出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实现东方与西方的完美结合,为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提供了范例。楚河汉街不仅是武汉重要的商业中心,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代表地区。通过对武汉“楚河汉街”商业街的实地调研,结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相关知识,分析传统建筑装饰在汉街中的运用和表现,并对如何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设计更加完美结合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二、传统装饰符号在楚河汉街中的运用分析
1.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的运用分析
传统建筑在现代中的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应用。中国传统图案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运用很广泛。例如,屋顶上的神兽以及梁柱件间的蝙蝠、梅花鹿、松鹤、莲花等彩绘图案。中国传统建筑图案用色大胆、强烈,装饰彩绘的表现性强。在中国传统建筑图案中运用很多互补色、对比色,但是视觉效果比较和谐。同时,中国传统建筑图案标示着古代等级与功能的差异。屋顶的色彩最重要,黄色是古代帝王所专用的,民居只能用灰色陶瓦。在建筑上,除了传统绘画图案之外,还有中国传统木雕、石雕等手法来表现中国传统图案。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利用某些实物形象来获得象征效果,如用莲、鱼表示连年有余;蝙蝠、梅花鹿象征着福、禄;如松鹤寓意长寿等。例如,这是汉街上的某一下水道井盖,利用中国传统钱币的造型,巧妙地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井盖。这种设计手法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在建筑中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同时,中国传统建筑图案极具中国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如何在现在建筑中加以运用是我们应当思考地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我们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
2.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的运用分析
木结构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图要的一个特征。同时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中的斗拱、榫卯穿插以及内部梁柱、椽所形成的功能结构,也具有中国传统的装饰作用。木结构的装饰性也是由建筑结构派生出来的。中国传统建筑木结构被运用到汉街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除了功能性的考量之外,更多是文化内涵的表现。例如汉街大戏台采用仿古木构建筑风格,营造出传统建筑的样式。同时,加上背景采用现代科技最先进的LED屏幕。每逢节假日,汉街大戏台会上演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这种简洁明快的形体组合和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在未来设计中将更加普遍运用。这种对木结构装饰手法的借鉴,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木结构中的精神和现代构成原理加以创新的。
3.传统建筑装饰与中国建筑哲学
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建筑以其实用与理性兼容并蓄的品格,发扬“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成为了东方文化与哲学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张,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传统哲学内涵,仍然在世界建筑文化宝库中绽放光彩。汉街的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碰撞的结果,以一种全新的哲学理念指导着现代在建筑设计。人们在关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时候,除了考虑它的美观、实用功能之外,更应更注重其内在深邃的中国哲学内涵。“返璞归真”,是追求一种回归自然的纯粹生活。同样,在建筑中,“返璞归真”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在汉街街道的设计细节方面非常讲究,运用现代先进材质――青砖,达到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手法,给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一种自然清晰的设计风格。同时,展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美感。
三、结语
在日益增长的商业街模式下,传统建筑的装饰已成为现代设计师在设计中的一个概念,楚河汉街作为武汉最新地标的商业街建筑,在不失现代摩登感的设计中,又能找到民国时期那些遗留下来的建筑特点,设计师将过去与现代的建筑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将汉街推入一个新的设计高点。古为今用,不是将现已有的缩小将过去的扩大,更加不是将曾经的设计与现在的设计单纯的结合在一起,作者所理解的古为今用是将传统装饰与现代装饰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两者综合在一起。既构建已有的经验,又体现当代的信息,吸取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的“神韵”将传统的装饰符号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运用到当代建筑中,从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留和发展民族文化,开创具有时代精神的地域建筑创新之路。
作者:卢轩菲 斯晨晖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