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传统建筑论文 > 传统文化对建筑装修特点的作用探析

传统文化对建筑装修特点的作用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18 01:38:00人气:426

本文作者:曹莹、高祥生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总的来说,农耕文化对传统装修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向性和务实性上。受传统社会农耕文化的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的组织架构首先是以有着相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为基本单位,而后在宗法血缘的基础上形成宗族,最后再由各个宗族构成整个社会。这种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组织结构,其核心在于维护以相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完整性,为了将这种完整性维系下去,其内向性特征就会显现出来。传统装修的内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多采用对外封闭和对内开敞的“内向性”空间模式,外部通常利用封闭的高墙来阻隔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沟通,内部多利用开敞的庭院来组织功能性用房以便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②装修上的“遮丑”意识,即遮盖装修不到位的地方,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收口处,如瓦当被用于遮盖屋檐最后一片仰瓦与大连檐之间的缝隙;另一类是接头处,以梁架装修的附属构件为例,位于瓜柱两侧起稳定和掩盖接头作用的角背(图1)。又如位于梁与柱交接处的梁托。

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建立在非先验基础上的实践理性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此同时,中国自初步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后,就逐步造就了其淡薄宗教的意识观念。在这二者共同的作用下,中国传统装修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务实性特征,其核心在于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即注重实用和功效。传统装修的务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装修手法的“顺势”观念,即顺应并发挥出传统装修各要素的优势并尽量避免劣势的理念,如装修材料的“因天取材”、装修工艺的“因物施巧”、装修环境的“因势利导”等。②装修材料的反浪费意识,受到尚节俭反奢华思想的影响,一是使用铜、玉、宝石和象牙等贵重材料来装修的行为被逐渐淘汰,二是只有在相当等级的装修中才能使用贵重材料。③内外层装修工艺的灵活性,即不强求装修构件外部材料表面处理与内部结构之间的一致性。以传统木材为例,传统木材装修的表面处理方式多为漆作和彩画作,其中漆作一般需经过“一麻五灰”7道工序,即捉缝灰→扫荡灰→使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彩画作通常需经过丈量起谱→彩画地仗→分中打谱子→沥大小粉→刷底色→包黄胶、打金胶、贴金→二色、晕色→拉大粉→压老→整修共10道工序,待漆作和彩画作完毕后,木材的纹理早已被掩盖。④装修工艺保留适当的可调整性,如木作装修接头的构造方式,不强求严丝合缝,多采用木楔来调节,如宋代梁柱鼓卯和对卯的构造图(图2)。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装修特征的规范

儒家思想经历了漫长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并深入渗透和深远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装修领域自然也不会例外。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对传统装修特征的规范主要表现在秩序性和中和性上。

传统装修特征的秩序性。传统装修特征的秩序性主要源于儒家思想中以“仁”的伦理道德为本位、以“礼”的等级秩序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念。儒家思想将“礼”看作是维系宇宙和人类秩序关系的准则,目的在于维系和强化统治阶级稳定的政权秩序,其核心便是森严的“等级制度”。传统装修的秩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装修空间,即以建筑的用途和使用者的身份高低等诸多因素为依据,严格控制并采用与其等级相适应的装修空间规模;②装修形态,即综合考虑建筑级别的高低或位置重要与否等因素,选用与其等级相符的装修式样,多表现在装修的设色、式样、部位和数量上。以北宋彩画的设色为例,五彩遍装可用多色,碾玉装和青绿叠晕棱间装以青绿冷色为主,解绿装和丹粉装以红黄暖色为主,杂间装不作明确规定,如宋代彩画的设色图(图3);③装修用材,即依据建筑等级和使用者身份来选用相应的装修用材;④装修工艺,多体现在装修工序的复杂程度和装修技术的精湛程度上,其使用原则也是等级越高的传统建筑其装修工艺越为讲究。

传统装修特征的中和性。传统装修特征的中和性源于儒家思想中“贵和尚中”为核心的中庸思想。其关键并不在于一直保持静止的中正位置,而在于动态地把握住客观事物两个端点之间维系整体和谐统一的合宜处。传统装修的中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传统装修标准化基础上的通用化设计,目的是实现最大程度上统一以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稳定。以传统装修的空间布局为例,通常采用以“间”为基本单元、以“群”为组合单元、以“廊”和“院”为组合部件的空间布局,一方面,以间、廊、院和群等标准化的单元要素来构成整个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利用多种组合方式的变化布局来满足不同功能装修空间的具体要求。②传统装修尚中的设计手法,主要包括:a传统装修空间布局中常采用以一条或多条中线为轴;b传统装修平面或立面多选用对称式构图;c传统装修平面布局多将最重要的建筑置于正中,并根据重要性设置周边建筑,以强化中心的整体意识;d传统装修多采用几何意义上体形中正的规则形体,较少使用不规则的异型形体。③传统装修强调整体统一基础上对比的设计手法。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装修特征的作用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不似儒家思想那么直截了当,但其作为有力补助与儒家思想一起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尤其是在审美意识的层面上,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装修特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即构成宇宙本源和世间万物之普遍规律。总的来说,在以“道本论”为基础的道家思想中,其所主张的“自然无为”和“崇尚虚无”的观念是主要作用于传统装修的内容。

“自然无为”的思想对传统装修特征的作用。老子首先提出“自然无为”的思想,其意为顺应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其后,庄子又提出要想让个人精神达到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唯一的途径是“道法自然”。道家将天道和人道看作是同根同源,本质上遵循相通的规律,天人本应是相互和谐共处。传统装修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天人同一”的自然环境观,a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即在顺应周边自然环境之势的基础上,使其有意识地与周边建筑和谐共处;b空间内部引入缩小尺度的自然环境要素;②“天人同宗”的宇宙意识观,即将古代学说中蕴含宇宙内涵的概念或图案运用到传统装修中,如五行、四象、阴阳、天干和地支等概念,或太极、八卦和四灵兽等图案,其中尤以古代堪舆学的内容为主。如天坛之祈年殿,其蓝色琉璃瓦的圆形攒尖顶、以“九”为尺度装修构件的数量都象征着与“天”之间的关联,除此而外,殿内的柱子和顶部藻井寓意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宇宙的星座。

“崇尚虚无”的思想对传统装修特征的影响。“崇尚虚无”的思想植根于老子关于有”与“无”的辩证思想观。老子所认知的“无”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即无形无相之精神和理念,用以界定“道”的本质属性。“无”与“有”的关系是:一是“有”生于“无”,“无”是“有”的根源,“无”的重要性凌驾于“有”之上;二是“无”与“有”相互关联,“无”通过“有”起作用。由此可知,道家“崇尚虚无”思想的本质在于在强调精神重要性的同时,更注重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性。传统装修中“崇尚虚无”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重视“大美无言”之抽象精神内涵的表达,即体现不具象、不明晰且趋向于无限抽象的精神内涵,如皇穹宇着重体现“象天法地”式的天人合一的壮美内涵。②注重“情”与“景”合一的意境营造,即使客观物象的审美表象与观赏者主观的审美意象取得一致。中国传统装修在达到情景合一时通常会营造出如空灵、含蓄和淡逸等深远的意境。

佛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装修特征的影响

佛家与儒家、道家教义最为不同也是最具意义的一点在于: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实际是平定天下的入世观,道家所谓的“独善其身”,其实质是淡泊名利的出世观。而佛家“以大悲般若,度众生”,其实是秉持出世的态度来成就入世的事业,从而将儒家的入世观和道家的出世观联系起来,对现世中的人们起到积极作用。总的来说,佛家思想对传统装修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息性上。“生息”一词很早就出现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中,《周易•系辞上》对其做出以下解释:“生生之谓易”,即事物的产生是从未间断的。生息观念往往与国人对人生的看法结合在一起:一是经世致用的现世主义,即注重现存世界,将生活的目的放在今生今世,这与其他文化追求来生来世的人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观念,在“兴久必衰,衰后有生”的观念的影响下,国人奉行命运学说将生命延续的希望系在子孙后代上,不同于西方文化追求永世永恒的人生观念。

传统装修的生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装修材料的选择,不同于西方选用石材作为传统装修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一直选用木材作为装修主材,原因之一在于国人认为木象征着东方,代表着生机勃勃之生气,而石材暗示死亡;②装修手法的选用,中国传统装修的常用手法为彩绘和雕刻,其中彩绘主要包括漆作和彩画作两类,这两类装修手法都不利于长久保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褪色直至完全消失,而就中国雕刻装修而言,与西方相比,无论是在厚度还是立体感上均显平面,显然并非为追求长期保存而设。③人与装修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将人看作度量装修一切标准之基础,国人的传统装修观其核心在于营造人与装修二者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使得传统装修处处透露出主人对人生的看法,如北方官式装修表现出统治阶层严密的等级性(图4);而江南民居装修则体现出文人阶层的安逸性(图5)。需要指出的是,佛家思想对传统装修特征的影响除了生息性之外,还包括圆融的处事手法和顿悟的直觉思维方式。但由于圆融的处事手法与中庸之道、顿悟的直觉感悟与意境说存在某些相通的部分,在之前的内容已详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结语

综上所述,农耕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所包含的观点并非大相径庭,在某些方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如在“天人合一”和“整体和谐”观点上,儒家、道家和佛家就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所以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装修特征的影响和具体表现也具有相通之处,不应绝对地割裂开。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