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传统建筑论文 > 传统建筑的空间意识与语言探析

传统建筑的空间意识与语言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05 10:46:00人气:602

本文作者:王天琪、李新慧 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传统建筑虚实相生、内外相融的空间形态恰恰是传统文化中辩证精神的反应。

古人以人为本的观念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有了集中的表达。人本精神,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意思。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是自然和谐的,是一种“神人同在”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使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诗经•斯干》云“: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约之阁阁,林俭肌7缬曦袷筘ィ迂蟆!逼渲兴得髁私ㄖ翁牍δ艿墓叵担馐且恢直局市缘娜鲜叮窗颜诒涡宰魑ㄖ谋局适粜灾唬逑至私ㄖ畛醯囊匀宋镜募壑荡嬖凇9湃巳劝匀唬部释毓樽匀唬苡谧匀唬ㄖ占渥魑浇樘峁└嗣歉嗟难≡瘛?杉山ㄖ占湓谘芑龇追备丛拥娜松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表达了古人的生活本质。“道”是古人探询的终极目标,但这不是形而上的知识讨论,而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自身追求的体现。这种生活观贯穿于人生的每个角落,是人生活的重要组成之一。也就是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组合展现出古人的生命历程。为了适应这种要求中国传统建筑予具有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复合的特点。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引自《论语•述而》)可以看出艺术在古代中国不像西方那样,脱离生活而独立于日常生活之上,而是融于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手段体现仁德、修养性情,所以空间艺术也是和生命活动的节奏相呼应的。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成为古人教化人伦,治理天下的基础之一。《淮南子•本经》:“是故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弗能及,上之雾露弗能入,四方之风弗能袭;土事不文,木工不琢,金器不镂;衣无隅差之削,冠无觚蠃之理;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知俭节。”直接说明空间形象意义具有明显的伦理道德教化作用。再看《史记•汉高祖本纪》的记载:“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後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由此可见壮丽的空间形象是政治理想和皇权威仪的象征。

总而言之,天道人性,见于建筑,化成空间。古人的方法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于建筑空间之中,如《庄子•大宗师》所写“藏天下于天下,而无所遁”。循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找到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的方法,寻其特征。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的特征》[1]写到,将中国古代建筑单体的各构件组合方法称为“文法”,他说:“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同样的,空间语言的组织也是有其“文法”可循的。

建筑空间语言作为一种表意手段,其中丰富的表情、独特的魅力不弱于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则得自于空间组织手法的多样性和艺术性。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语言的目的就在于挖掘其成就和丰富的表意手段,为今日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之源。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