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城市装饰论文 > 城市公共空间中雕塑功能初探

城市公共空间中雕塑功能初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03 18:10:00人气:604

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雕塑在展示特色文化、美化城市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和标志性符号。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对雕塑的功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鉴于此,文章对城市雕塑的功能进行探讨。

一、城市公共空间

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人员出入自由而没有约束的、可以开展活动的地方或场所。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不局限于地理方面的概念,还指城市里的居民在场地或场所能够广泛地交流、参与和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自发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以及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会。本文讨论的城市雕塑就位于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之内。

二、中国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雕塑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诞生了很多享誉世界的雕塑作品,展示了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精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很大的转变,由单纯地追求物质生活向追求精神生活转变,使得城市雕塑得到快速的发展,以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的发展呈现火热的态势,我国的雕塑艺术家不仅让雕塑成为美化与装饰城市空间的艺术品,同时还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把人们的道德、情感、信仰等融入雕塑设计之中,进而创造出很多优秀的地域符号式作品,使得城市具有浓厚的人文艺术气质,人们生活在其中,能感受到浓厚的艺术韵味[1]。

三、城市雕塑的功能

(一)城市雕塑的文化功能

城市雕塑能对城市空间面貌产生一定影响,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进行城市雕塑设计不能缺少城市的文化与精神,只有在雕塑创作中融入城市文化与精神,创作出的雕塑作品才具有灵魂。反之,雕塑即使再精致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雕塑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一个民族可以用雕塑的形式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从而使民族文化形式得以丰富。城市雕塑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展现民族气概,彰显城市历史文化、人文思想,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永恒精神力量[2]。第二,纪念性雕塑具有教育功能。纪念性雕塑把杰出的历史人物与伟大的历史事件重新展现在城市公众视野中,能起到触动人们心灵、展现历史深刻内涵、鞭策激励后代的作用。纪念性雕塑能让人民正确认识历史,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进而从雕塑作品中得到启迪和激励,对于激发人们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三,雕塑艺术能展现国家文化意识形态。全世界很多城市通过雕塑来对自己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行高度概括,通过雕塑展示民族传统、历史风貌以及城市人文精神。雕塑作品能传达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理想,是一种特有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展示[3]。第四,雕塑艺术能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城市雕塑可以把艺术展示与服务大众充分融合,与城市里各类建筑共同营造城市美好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建筑之美和城市文化魅力。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城市雕塑通过它特有的艺术语言、形态和城市里的居民进行情感的交流,无形之中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引导他们去欣赏美、追寻美、创造美。第五,城市雕塑符合大众的审美。混凝土建筑大多是呆板、冰冷的,而城市雕塑能使人们与环境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使人们对其产生亲切感[4]。雕塑作品能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契合,能让人们与作品产生频繁互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大众的思维方式与心理特点贴近,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让艺术走入大众的生活,让大众更多地接触、了解和欣赏艺术,体现了艺术为生活服务的本质。

(二)城市雕塑的经济功能

作为城市里的标志性建筑,城市雕塑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城市投资的重点,能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城市雕塑优美的造型、悠远的意境给大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可以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并辐射影响到周边的环境,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具备一定的经济功能。可以把城市雕塑发展为一个产业,作为城市旅游观光点和城市风景线,这样能对当地的旅游经济起到拉动作用,使当地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雕塑的宣扬功能

自古代开始,东西方雕塑作品就具有宣扬功能。例如,唐代是龙门石窟造像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统治者利用大佛树立自身的形象,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体现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5]。现代城市雕塑同样具备传达国家或地区价值取向、主流意识等宣扬功能,其中纪念性雕塑表现得最为鲜明,它可以把伟大的杰出人物与历史事件再现,充分展现国家意识形态。

(四)城市雕塑的安抚功能

现代城市高楼耸立,人们置身其中会感受到建筑的冰冷,产生很强的不适感,这时城市雕塑能发挥其作用,成为城市环境与人们情感连接的纽带。把具有地域特色的雕塑设置在公园、商业街、居住区等地方,让建筑与环境的亲和力得到增强,从而满足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

四、城市雕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城市雕塑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市雕塑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质量方面。城市雕塑的形式、种类以及色彩等不够丰富,佳作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普遍是几何形状的不锈钢造型,雕塑主题较为雷同,大多是“奋斗”“开拓”“腾飞”等主题。此外,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些概念,被一些设计者拿来运用于雕塑创作之中。例如:圆球代表了太阳,和星星、月亮组合寓意日新月异;曲线与三角形组合代表发展运动,展现力量之美。这些所谓的概念被一些设计者滥用,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堆砌,使得城市雕塑缺少特色而变得平庸。第二,相关部门对城市雕塑的监管滞后。当前很多城市没有设置城市雕塑管理部门,因为雕塑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但每个部门又都想推脱责任不愿管理,使得各个部门袖手旁观、推诿扯皮。即使有部门进行管理但是监管力度不够,没有严格把关,使得雕塑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还有些部门只管建设而不管维护,雕塑没有得到及时的保养及维护,致使其遭受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第三,城市雕塑建设资金使用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一个小的雕塑工程却耗资巨大,且工程质量低劣,一些雕塑工程建设缺少资金。此外,因为投资雕塑的收益不大,建设资金会被多次压缩,使得雕塑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不高。

(二)城市雕塑建设改进措施

第一,突出城市雕塑的特色。在进行城市雕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画京剧、诗词曲赋等艺术都可以融入城市雕塑设计和建设,成为独特的视觉符号。由于国家与地区的不同,雕塑设计模式与形式也不一样,要善于挖掘本地的历史及人文底蕴,设计出可以代表这个地区的雕塑作品。此外,雕塑材料也不要拘泥于普通的树脂、木材、黏土等,要以雕塑作品本身为核心,能够完美传递设计意图与理念的材料,就是最好的雕塑材料。第二,加强大众对雕塑的认识和了解。作为公共艺术,城市雕塑要与城市的居民产生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要让这座城市的居民认同城市文化,从而使得居民积极参与城市雕塑的设计、维护与保养。同时,为促进城市雕塑得到健康的发展,要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我国人民的审美素质,让雕塑艺术走入大众的视野,走进人心,提高人民的艺术鉴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雕塑作品的功能。第三,加强对城市雕塑建设的管理。城市雕塑建设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向雕塑管理体制健全的国家学习,加大对城市雕塑的监管力度,雕塑招标投标程序要规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企业要争取相关部门对于城市雕塑建设设立的专项资金,相关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基金,多方共同努力增加城市雕塑建设的资金投入。还要建立和完善城市雕塑管理体系,为城市的雕塑艺术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第四,重视城市雕塑资金的投入和引进。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城市雕塑资金的投入和引进,为雕塑建设设置专门项目,做到专款专用,加大对城市雕塑的资金投入。同时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要鼓励招商引资,对资金的使用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使之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综上所述,突出城市雕塑的特色,加强大众对雕塑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对城市雕塑建设的管理,重视城市雕塑资金的投入和引进,有利于创作出符合城市特点与精神的雕塑作品,充分发挥城市雕塑的功能,使雕塑装点城市各个区域和角落,塑造艺术气息浓厚的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涛.现代景观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文化建构[J].艺术评鉴,2017(7):163-165.

[2]李春郁,郭苗.浅谈雕塑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9(1):69-71.

[3]王月,张天橼,孟思佩,等.浅析城市公共雕塑与公共空间:以张家口清水河沿岸雕塑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7(42):92-93.

[4]陈汉,刘泠杉.活动雕塑的美感根源及在乡村公共空间中的运用[J].雕塑,2019(5):72-75.

[5]裴磊,杜浩然,蔡书亚,等.湖北省武汉市重大历史事件题材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7(6):160-161.

张启明 刘松松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