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色彩设计的原则及步骤
【摘要】色彩是强化城市雕塑语言中的重要因素,好的色彩配色是城市雕塑设计成功的保证。本文重点阐述了城市雕塑色彩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步骤,为设计师在进行城市雕塑设计时,把握城市雕塑中色彩的和谐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雕塑设计;色彩
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教化民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色彩又作为城市雕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色彩的好还直接影响到城市雕塑造型的确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突破了对雕塑材料的限制,从而更好的运用雕塑色彩与城市环境的搭配,也从侧面突出了雕塑的造型。处理当得的色彩在城市雕塑设计中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城市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
一、城市雕塑色彩设计的原则
(一)公共性
城市雕塑因其面向的是民众,其目的是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审美倾向,所以必须基于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原则为考量。因每个人性格的不同会导致偏爱的色彩不相同,设计师应从个人意志中跳出来,作公共性的色彩设计。
(二)审美性
设计师在为设计配色的过程中应遵从色彩构成的审美规律,切不可只发挥自已的主观臆想。配色过程中的审美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确保雕塑的基调色与配合色有色相及明度上的对比,从色彩上突出雕塑主题,分清主从关系,并与雕塑环境达成一种协调。二是要结合色彩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按照依据一定的秩序来进行,避免雕塑出现杂乱感,进而使得作品富有层次感。
(三)协调性
将色彩视为为联系城市雕塑与雕塑环境的纽带,注意城市雕塑与空间的协调。换言之,进行城市雕塑色彩设计时,应把整体和谐的环境意识放到自我标榜、自我欣赏之上。
(四)功能性
城市雕塑作品建设出来后,还要被市民所“阅读”,色彩是人们接收到的第一信息,然而无论色彩多么鲜艳,假若有悖于审美要求,那么整个城市雕塑将变得毫无意义。
(五)有机构成
色彩的交替,一般受制于雕塑作品的块面转折、局部装饰等因素影响,要确保色彩的衔接恰当以及连贯统一,尽可能的发挥出色彩价值,确保实物设计和色彩设计相辅相成。
(六)宁缺毋滥
在进行城市雕塑色彩设计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进行,此外还要充分应用色调搭配原理,不能够过高,也能够过低,要从色彩的色相、纯度以及明度等多方面考虑,最终选取最佳的色彩进行覆盖。
二、城市雕塑色彩设计步骤
(一)前期素材的收集及实地调查
一是选址调恕6越ㄖ废殖〗信恼铡⒉饣妫殖∷恼掌图锹妓鸭纳杲腥轿欢哉眨觳槭滴镉肷甑纳适欠褚恢隆6侵芪Щ肪车鞑椤T谘≈分芪У幕肪辰械鞑椋⒍灾鼙叩闹脖恢掷唷⒌匦巍⒛嗤痢⑹榈仁滴锷式腥≈に鸭6砸呀ǔ傻幕肪常υ谑占肪成实幕∩希拥袼茉ざㄔ焖貌牧辖卸员确治觯≡褡罴训纳省H抢嗨平ㄖ牡鞑椤5鞑槔嗨瞥鞘械袼艿纳剩⒍越峁蟹治觯业绞屎险庖焕嘈统鞘械袼艿纳剩俳岷辖ㄖ牧系谋局剩运蒙拭婊戎凳邢蟮纫蛩亟凶酆戏治觯纯商岢錾杓萍苹
(二)色彩选择与决定
一是明确用色对象。结合雕塑造型,选定色彩设计的方式,将雕塑进行节点划分,诸如基座、雕塑本体及其他装饰造型,这些构件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色彩选择部位,并且在不同的部位施加不同的色彩,其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从而配合雕塑的主题强化。二是色彩的选择。基调色通常是整个雕塑覆盖面积最大的色彩,其实也可以说是雕塑向外界呈现的颜色。其一般可以直接确定雕塑主题,类似于音乐的主旋律部分。其他颜色的选择要基于基调色来进行。通常情况下,一般选取明度较高的无彩色作为基调色,通常基调色既能够为单色,也能够为多色搭配。除去基调色之后,剩下的部分几乎全部都是配合色。主要是雕塑本体的搭配性装饰物上的色彩。配合色通过强调小面积色块,使整体更加鲜明生动。在确定色彩时,一般先进行基调色的选择,再进行配合色的选择,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配合色时,要确保和基调色相统一。除此之外,在选择色彩时,务必要参考周围环境、基调色和配色关系等诸多因素。同时还务必强调主景,确保主景色调和背景相协调,进而充分发挥出色彩的价值。
三、结语
在城市雕塑设计中,色彩既是城市雕塑的审美要素又是强化雕塑造型的方式和手段。色彩设计方法也是对城市雕塑设计方法的深化,雕塑设计师要科学的学习色彩的理论,加深对色彩设计理解的同时将雕塑美学规律与城市雕塑设计的方法结合起来,设计出更时尚、更鲜活、更具吸引力的城市雕塑作品的同时,也不断引导和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蔺宝钢.城市雕塑设计方法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16.
[2]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31-33.
[3]大智浩.设计的色彩计划[J].陈晓同译.台北:大陆出版社,1991,22-28.
雷云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