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城市装饰论文 > 小议城市雕塑发展问题与路径

小议城市雕塑发展问题与路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07 11:37:00人气:602

当前城市雕塑所存在的问题

1.过分注重城市雕塑的商业性价值

城市雕塑首先是一件艺术品,在此基础上,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才能够得到体现,城市雕塑如果没有了艺术性,也就没有了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现实中,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单薄,甚至消失,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城市雕塑商业化的现实。雕塑的创作者,在这种商业化面前,失去了主体创造性精神,只是为了迎合投资者的兴趣,换来属于自己的经济收入。很多作品都是国外或其它地区的照抄照搬,大都是粗制滥造,经不起人们的仔细观赏,偶尔有作品能够精雕细琢,也是以一件工艺品的初衷来对待的,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诚然,城市雕塑是有着巨大经济价值的,一个优秀的城市雕塑,甚至会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但是这种经济价值是建立在艺术价值之上的,倘若是在商言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艺术价值甚微的话,经济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不但没有起到城市雕塑本身的功用,反而破坏了环境的整体性与和谐性。

2.雕塑创作和公众审美意识之间存在矛盾

当问及一件雕塑作品给普通人民群众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时,我们会经常听到“看不懂”的回答,这种“看不懂”是指对于雕塑审美意义的不理解。城市雕塑作为一门开放的公众艺术,这种特征决定了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使人民群众产生一种无声的交流,也就是看的懂。这有两方面问题,一个是雕塑家创作的问题,另一个是观众审美水平较低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对于普通民众的审美教育少之又少,所以整个国民审美水平几乎处于一个最初的阶段。且这种状况也是在短时间之内很难改变的。而作为雕塑创作者来说,在创作的时候过于主观,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欣赏和接受水平,有的时候,自己苦心创作的一些作品,也确实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却没有被人民群众所充分认可,即他们没有以普通民众的身份对作品进行重新的审视,也没有进行换位思考。这样一来,雕塑家的作品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反而被认为是“看不懂”,这种审美结果反馈到艺术家身上,难免会灰心丧气,甚至有可能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走上一个媚俗和平庸的创作道路,由此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近年来,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城市雕塑来说,这是一个解决创作者和接受者审美意识矛盾的契机,如何使雕塑作品在具有艺术性的同时,还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抄袭照搬致使创意和内涵缺失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借助于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世界各地的雕塑原型,这本应是城市雕塑设计者重要的参考借鉴,但是很多设计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都出现了一定的抄袭现象。特别是一些西方作品,其文化环境和文化历史,与中国有着本质性差异,不考虑这种差异,直接照抄照搬,只会造成民族性和地方风格性的缺失。笔者就曾见过这样的情景:在一个中国主题的公园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西方风格的雕塑,而且还是裸露身体的姿态,不但美感全无,还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和误导。同时,在城市雕塑要求数量和速度的同时,很多雕塑家经常被限定要在多长时间之内完成作品的设计,同时还要体现出主管方的设计意志和要求,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干扰,自己的思维和理念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而为了满足主管方这些“外行”的要求,就不得不对雕塑的创意和内涵做出妥协,有的雕塑家甚至还制成了模板,进行批量创作,相邻的两个城市中有着极其类似的作品,造成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

城市雕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1.明确城市雕塑的管理和创作责任

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艺术,所以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有管理方、创作方、维护方等,涉及到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完之后的后续工作等多个环节,这一个个环节得不到明确,城市雕塑建设就还是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局面之中,数量和质量也得不到具体的保证。首先是管理方,谁负责创建,谁就有权利管理,所以管理方和创建方是一个角色。就中国的体制来看,很长时间里,关于城市雕塑的创作方和管理方还将是政府部门,为了能够在本质上提升城市雕塑的质量水平,建议可以由当地的园林部门、建筑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组成一个城市雕塑建设的委员会,该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紧密结合本地区城市建设发展,为城市雕塑建设做出相对长期的规划,并在此规划之下,按部就班推进。这个委员会的成立,能够让城市雕塑有了最具针对性的关注,为后期的创建和维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创作方。创作方是雕塑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强调的是雕塑家要坚持和维护自己对作品的发言权,很多失败的城市雕塑,并不是雕塑家本身的水平低下,而是他们在创作中受到了管理部门的干扰,很多时候不得不采用他们的建议,从而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致使自己的创作理念得不到充分的表达,造成了作品质量的降低。最后是维护方,要组织有关部门,抽调专门力量,定期对城市雕塑进行清洁,及时制止破坏城市雕塑的行为,对于雕塑周围,要保持一定的空间,禁止随意依附。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展开专题宣传活动,号召全体市民都来爱护我们的城市雕塑。所以说,一个优秀的城市雕塑建设,需要从筹划、创作到维护等环节的通力合作,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意识,这是搞好城市建设的基础。

2.城市雕塑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现存很多城市雕塑,之所以给我们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没有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实现有机的融合。这种融合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雕塑的体积和环境空间比例关系的和谐。作为摆放在公众环境中的雕塑作品,第一要素就是它的体积,对于雕塑体积的设计,也是雕塑家首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创作中的一个误区就是不考虑周围的环境,一味地求高求大,单一追求雕塑本身的视觉效果。结果很多时候,不但雕塑本身的艺术美感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还起到了一种喧宾夺主的不良作用。所以雕塑体积设定的前提,就是和周围的环境相和谐。其次是形式结构和雕塑相呼应。在具体的创作中,要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空间,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造型,让雕塑能够和周围其它事物形成一种遥相呼应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比如在幼儿园周围,放置一个造型十分抽象的雕塑,显然就是不合适的。最后是色彩和材质与周围环境的统一。现代雕塑中,可以选择的材质越来越多,在给雕塑家带来了丰富选择面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材料使用的混乱。再加之不同材料上不同的使用,很容易造成雕塑和周围环境的不和谐。所以还是要根据环境的具体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比如纪念性的雕塑,多用石材,颜色上多使用材料的固有色,给人以庄重的感觉。而在一些休闲区域,则可以使用一些多变的材质,如玻璃钢等,采用红色、黄色等明亮的色彩,以突出一种轻松和活力的感觉。

3.城市雕塑要与人文环境相和谐

人文环境是指一个城市或地区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城市雕塑也是一种文化,两种文化相遇之后,应当是一种融合,而不是并行甚至对立。首先,要注重环境的历史背景。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着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雕塑者在创作之前,要对这种历史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同时通过自己的雕塑,与这种历史文化相契合。比如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在松花江边,有一座“八女投江”的塑像,是为了纪念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八位女英雄,这座雕塑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和再现,同时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灵魂。这种通过跟历史环境相结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毫无目的的建设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次是要注重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中国地大物博,地方文化丰富,所以在城市雕塑的创建中,要注意和地方文化的契合。在一开始创作和建设之前,就要进行通盘的考虑,尽量从地方文化中选材,使之反映出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地域风情。例如河南省郑州市炎黄二帝塑像,建在五十多米高的山上。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炎黄二帝又被认为是炎黄子孙的祖先,所以这个雕塑的创建是十分切题的,不但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吸引着大量的外地游客。

4.雕塑家个人创作责任的树立

艺术创作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轻浮和虚假,特别是作为城市雕塑来说,因为这是一门公共的艺术,所以创作者的责任尤为重大。首先,艺术家要保持独立的创作精神,不为名利和金钱所动,尽量避免外行人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来。创作者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须的,但是这种物质追求是以对艺术底线的坚守为前提的。其次是创作者也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创作理念,城市雕塑不是艺术工作者的个人风格展示品,不应该让广大受众被动接受主观情感的表达,要充分考虑到一般群众的审美欣赏水平,力争创作出雅俗共赏的作品。

综上所述,如果将一个城市比作是一本史书的话,那么城市雕塑,无疑是这本史册中最直观、最形象的图片,所以城市雕塑的建设,应当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同时,城市雕塑的发展,是和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城市的雕塑建设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创作者用认真的态度,科学创作手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加倍的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能真够真正展示出时代精神和风貌的优秀作品。(本文作者:杨淑馨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