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城市装饰论文 > 景观雕塑在城市空间的运用

景观雕塑在城市空间的运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03 12:37:00人气:340

安康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定位

雕塑对表现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其它园林元素所难以取代的,是承载重要文化现象的载体,且能在提高大众文化和审美教育方面起到传承和升华的作用。在安康园林城市建设中,景观雕塑建设利于延续地域传统历史文脉,形成园林城市地方特色,传播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在创建园林城市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地域、历史、文化等堵多因素,以“乐山亲水、尚德兼容、克难奋进、务实创新”的安康精神为精髓,确立自己的文化和特色定位,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品位。安康城市空间的雕塑和碑(石)文在设计形式上可合为一体,上塑雕塑,下在雕塑基座上撰写碑文,碑文的内容是对雕塑的说明、解释。也可各自独立,表现各自不同的内容。景观雕塑应根据环境的构造与表达空间的需要,合理的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在形体大小上,要因地制宜,大要大的有气魄,小要小的有韵味,在形式上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以宣传、陶冶、乐趣等内容调节人们的生活,并引导大众享受公共文明,感受安康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众的审美文化。

安康城市景观雕塑的内容和题材

1安康地域文化

汉江养育了安康,是安康的生命之河。安康人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开拓发展,安康地域文化无不与汉江息息相关。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在旧石器中晚期,安康就有远古先民在此生活,开始了漫长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厚重的地域文化。安康地名取自“安宁康泰、万年丰乐”,具有非常吉祥的含义。安康地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陇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接壤交汇处,各个文化圈相交相切,交相辉映。安康地域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集百花于一束,熔众家为一炉,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亦秦亦楚,亦巴亦蜀,形成力求人与自然合一的生存观,成为安康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征[3]。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发掘,设计独具匠心的雕塑艺术形式,可以使观者了解安康历史,缅怀过去,产生崇敬,起到审美和教育作用。安康市金州广场耸立的雕塑即是汉水两字的拼音“HS”缩写,寓意汉水绕金州;进入安康城区迎面而来的镇水金牛和雄鹰,表达了安康人祈求平安和快速发展的美好愿望;亲水广场的九龙浮雕柱,传颂着古老的龙生九子传说;汉调二黄广场的雕塑反映了安康传统戏曲“铡美案”剧目中的各式人物。这些雕塑作品是安康地域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安康厚重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安康现代生活、憧憬未来美好发展的愿望,让人们去感受安康的文化内涵、精神特质,体会安康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2传说及物产文化

安康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和物产文化。在我国神话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而成为人类始祖,至今在安康平利县有女娲山,山上有女娲祠(已毁)。上古神话传说中治水英雄鲧、禹父子,在治水过程中,于安康留下足迹。在安康还流传着金牛镇水、凤凰茶、蚕花娘娘、神马与天麻等风物传说。其中蕴藏着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体现着安康人生存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风物传说总让人流连忘返,传说的内容中同时也体现着安康的物产文化。凤凰茶的传说体现了安康茶叶的兴盛,从出土的一件南北朝时期煮茶用的青瓷注,说明在公元五世纪安康就有了煮茶之风。蚕花娘娘的传说体现了安康蚕桑丝织业的显著成绩,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这里就有了蚕桑事业,西汉时期安康地区栽桑养蚕蔚然成风,班固《汉书.地理志》说安康是一个“不忧冻饿”的地方。隋唐时期,安康蚕桑业兴盛,丝织业也有较大发展,普及蚕桑业的同时,安康丝织技术也具有相当水平。至清代,一些有识之士著书立说,推广养蚕的经验和技术,对安康蚕桑生产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安康古称金州,历史上以产沙金驰名,自春秋战国迄近代一直为世人所瞩目。这些物产文化与传说相结合作为景观雕塑的表现内容,让人们在游憩娱乐中了解安康文化。

3传承城市精神

景观雕塑与城市人文精神关系密切,当它与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它就具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为不可替代的具有生命的精神象征,这些精神象征,不只是有它自身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呈现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雕塑艺术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产生的作用不可估量,把精神附于城市文化中,雕塑艺术无疑将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再生地,引导人们从中感受历史显像、生存状态等方面的理想追求[4]。题材来自于地域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物产文化、精神风貌、社会理想等,作为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和精神给予传承。安康文化在接受了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和秦文化的碰撞后,形成了兼具南北文化的特色,凝聚成“乐山亲水、尚德兼容、克难奋进、务实创新”的安康精神。发掘地域文化,把安康精神用雕塑艺术形象表达出来,又进一步增强了城市新的文化特色。城市形象的塑造就要在这些特色符号中确立重点,并用视觉识别系统来进行表述和塑造。当这个突出特点为这个城市所独有的时候,就能够代表该城市的文化特征,具有传承价值的作用,给人以深刻印象[5]。

结语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地方文化属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史、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更高层次的精神因素,影响并孕育着城市文化发展的命脉。无论是代代相传的传说、故事、生活习性、生存观等都将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属性。将这些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元素的内容,用具有极强艺术表现力的雕塑艺术再现出来,置于人群密集处的城市空间,能让外来游客更多的了解安康的过去和现在,给本地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给外地人以特色感,让人们享受到城市浓厚艺术氛围的同时,感受到城市的文化脉搏,这些也都将是园林城市建设和提升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杨湘涛 单位:安康学院 艺术系)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