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和原则
摘要:目前,针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理论研究还较为薄弱,表现在对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和原则的把握情况方面。本文结合现阶段存在的研究,并紧密联系我国实际,对管理会计的架设前提和原则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原则
管理会计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管理会计弥补了企业财务会计的职能短板,也拓展了财务人员实施财务内控的视野。不难预期,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管理会计还将发挥着自身职能上的比较优势。梳理现阶段的相关文献不难知晓,许多作者都尝试从会计实践层面来讨论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似乎未能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建构,其中,如何与我国国情相适应,正确把握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成为了当前管理会计研究的薄弱环节。不难理解,在市场信息不充分、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因素影响下,合理引入假设前提将能为财务人员规避繁杂的干扰因素。由此,这也就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
目前,业界所公认的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包括: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实体假设、会计持续运作假设、计量单位假设。鉴于此,以下将分别对其进行理论解构。
(一)会计分期假设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实体企业普遍面临着去除过剩产能和提升产能结构的任务。特别是提升产能结构主要以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重置为主要手段。因此,基于会计分期假设便使得管理会计人员能植根于企业融资和集资的动态过程之中,分期对财务报告所需财务数据进行更新,进而有效审核、管理、监控企业的经济流程。
(二)会计实体假设
在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和制度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实体企业的组织架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资本集中过程的推动下,集团公司成为了现代公司形态的重要载体。同时,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基于网络分工而形成的虚拟公司形态陆续出现,进而就使得会计主体的层次与过去存在着巨大差异。建立会计实体假设,便能使管理会计人员聚焦具体层次的经济组织单位,更好的对其进行财务内控。
(三)会计持续运作假设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7年。这一客观现实便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企业较短的存在时间与管理会计周期之间存在着矛盾。而且,在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干扰下,会计人员也无法准确预测企业的经济寿命。因此,建立会计持续运作假设,便与拉卡托斯所假设的“核心内核”相联系了。
(四)计量单位假设
计量单位假设是指在规划、决策、指导管理会计活动过程中,计量单位不仅需要财务货币计量,而且还需要采取非货币计量。如对于生产中间品的企业而言,可以就产品进行实物量计量。
二、管理会计的原则
正如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那样,管理会计原则仍未能在业界和学界达成统一标准。但从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实践总结以及对管理会计中的“管理”和“会计”原则的把握,可以将管理会计原则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灵活性原则
管理活动不仅需要以科学方法为指导,还需要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而艺术化的给予实施。这就要求管理会计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以严谨的科学方法为指导,还能够针对企业内外瞬息万变的环境做出灵活处理。如,针对企业技术改造与固定资产重置之间的选择问题,则需要根据企业的技术因素和财务因素给予灵活处理。
(二)可操作原则
随着数量方法在管理会计中的大量应用,一系列基于数学模型化的方法以理论的形态存在着。尽管这进一步增强了管理会计工作的严谨程度,但却难以在管理会计人员中得到普及。为此,企业财务部门应根据管理会计人员的岗位能力水平,实事求是的选择适合的管理会计方法。这样不仅能减少会计人员的人力资源转化成本,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及时性原则
管理会计实践的最终目的在于向管理层提供会计报告,并为管理层做出各类决策提供依据。目前所存在的战略管理会计,主要为管理层的战略决策提供会计报告。因此,为了减少会计数据失真所带来的决策失误概率,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时还应遵循及时性原则,而这与会计分期假设相联系。当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知,不少作者还总结出其他原则,如可验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管理会计属于交叉学科,所以,在理解管理会计原则时需要融合管理学和会计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三、案例分析
以下将以山东省某实体企业为案例,针对本文主题进行案例分析:
(一)案例资料
2010年12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尔集团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发起的“管理会计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尔管理会计模式创新得到西方管理界的认可,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将是未来管理会计的新出路。”在知识经济时代,碎片化营销导致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大规模制造必须向大规模定制转变,先市场、后生产,即用户驱动的即需即供模式。海尔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创造顾客人单合一的双赢模式,在该模式下,员工有根据市场变化的自主决策权,有权根据为市场创造的价值来决定自己的待遇。这样,人和单都成了富有竞争力的市场目标。员工和客户成为利益共同体,“企业组织架构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核算体系从资本主义变为人本主义。”在此背景下,海尔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创新是把利润表转化分解成有自主权的经营个体,甚至到每位员工,不再以企业为索引,而是以人为索引。
(二)管理会计假设
根据以上所给出的案例材料可知,海尔优化企业管理会计模式的实质在于,创新了管理会计假设前提的“会计实体假设”。从以往的理论传统入手,会计实体假设都只针对法人实体,即处于事业部类型下的各层次经济实体。然而,海尔在突出自身服务优势的同时,通过引入人单合一的模式,则将管理会计的视角聚焦到了员工这一自然人身上。不难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抬高管理会计应用的交易成本。但若是该交易成本远低于因此而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则是值得尝试的。
(三)管理会计原则
针对海尔管理会计应用的创新模式,在管理会计原则上应突出灵活性原则。首先,对人单结合生产形态实施管理会计,首先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规避传统会计的事后性问题。为此,管理会计在实施中便需要引入市场原则,如海尔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创新是把利润表转化分解成每个有自主权的经营个体,甚至到每位员工,这样就能将成本控制、品质提升所带来的红利内部化,进而降低管理会计实施中的交易成本。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市场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关系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通过正确掌握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并合理遵循管理会计的实施原则,将能有效弥补其他传统会计工作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桑圣红.浅议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J].江苏商论,2007(17).
[2]周丽.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3).
[3]伍中信.也谈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J].广西财务与会计,1992(03).
[4]夏广良,曾月明.试论管理会计假设[J].财会通讯,1993(07).
[5]王美玲.管理会计成本分析中应该明确的一个假设[J].财会月刊,2004(21).
作者:禚宝山 单位:临沂艺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