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环境建筑论文 > 环境及色彩在医疗建筑设计中重要性

环境及色彩在医疗建筑设计中重要性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25 17:00:00人气:796

摘要:医疗建筑是比较特殊的公共场所。在开展医疗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建筑色彩和医疗建筑环境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挥环境和色彩的功能,为患者带来良好的体验,使其拥有愉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助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主要对环境和色彩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具体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环境;色彩;医疗建筑设计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在进行医疗建筑设计时,设计师要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合理运用环境和色彩的功能,为患者带来良好的住院和治疗体验,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环境和色彩在医疗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与设计原则

1.1环境的作用

随着各大医院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医院不仅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而且要进一步优化建筑设计理念,打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医疗建筑环境比较特殊,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更加重视医疗建筑的服务质量,同时会关注医疗建筑环境。因此,在开展建筑设计时,设计师应以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赋予医疗建筑环境更多的亲切感,使患者不再抵触医院,并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比如,在对医疗建筑的门诊大厅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保证大厅具有良好的采光度,选择相应的绿色植物对大厅进行装饰,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服务窗口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保证隔断效果良好,使患者与服务人员的交流更加方便,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还应对各类识别系统进行合理定位,保证标识明确;设计师在对座椅进行设计时,要保证座椅的舒适度;医疗建筑应积极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为患者打造安全的治疗环境;设计师应将心理学和医学等知识相结合,优化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医疗建筑的关怀,从而更加配合治疗。

1.2色彩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色彩会对人们的视觉造成很大的影响,使人们产生不同的主观反应与行为。色彩存在差异性,人们看到不同的色彩,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人们的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色彩主要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合理应用暖色调,可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暖色调会对人的肾上腺素等的分泌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在产房和外科病房中,大部分色彩会以浅色为主,少部分以对比色为主。通常,较深的颜色不会用在医疗建筑中。冷色调拥有较短的光波长,以绿色和蓝色等相关颜色为主,这些色彩能够给人带来安静与平和的感受。比如,蓝色可以使人的血压有所下降,将比较兴奋的患者安排在蓝色调的房间中,就可使其情绪逐渐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在设计时,设计师应将病人的心理感受放在第一位,使其充分感受到色彩的规律性。由于医疗建筑的各类学科划分较为细致,不同学科使用的色彩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手术室是医疗建筑最关键的场所之一,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师既要考虑患者的需求,又要考虑医护人员的心理需求与身体情况。由于医护人员做手术的时间较长,而且经常会看到患者的鲜血,在休息时,医护人员如果凝视白色的墙面,将不利于其后续工作。因此,设计师通常会将蓝绿色作为手术室的主要色彩,这样不会影响医护人员的视觉,避免其产生过度疲劳。

1.3医疗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3.1以人为本。设计师应要考虑医疗建筑的特殊性,有效发挥医疗建筑的功能,既要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又要保障其身心健康,使其在医疗建筑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开展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首先应对患者的就医取号和相关医疗设施进行合理设计,使各项设施合理摆放在不同的区域,避免患者等待时间过长。其次,设计师应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能够拥有愉悦的心情。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医护人员也会对工作充满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合理进行色彩搭配,使患者享受到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1.3.2生态原则。对医疗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融入生态设计理念,结合城市的气候特点,打造完善的医疗建筑园林景致,合理进行建筑构造设计;设计师还要进一步优化建筑功能,使其具备自然通风功能,并在设计中应用构造遮阳措施,以促进医疗建筑更加节能环保。1.3.3经济性与实用性。在具体设计时,设计师要保证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充分发挥建筑的多元化功能,有效降低医疗建筑的运营成本,使建筑的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2环境与色彩在医疗类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室内医疗环境设计

在传统的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会将白色墙壁作为各大室内环境的主色调。虽然白色在医疗建筑中比较常见,但其容易在治疗过程中造成患者压抑。因此,设计师要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以改善医疗环境、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为目的,避免使用单一的白色,通过环境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来进行调节,比如:对门诊部进行设计时,可将冷色调作为主要颜色,使患者拥有平和、安静的心态;走廊和楼梯间要融入暖色调,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亲切感,避免情绪过于紧张,或者对环境充满排斥;手术室可采用绿色,使患者放松心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病房应避免颜色过多,确保病房的整体色调亮度有限。总之,设计师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功能,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本次研究主要将室内医疗环境划分为三个空间,然后分别对不同的空间展开设计并加以探讨。2.1.1共享空间。共享空间主要包括取药和缴费大厅、候诊室,这两个场所通常具有较多的人员。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共享空间在整体医疗空间中所占的比例,选择恰当的色彩,并将其作为医疗建筑的整体设计基调,以减少患者的烦躁心理。由于共享空间的设计面积比较大,因此,其对整个医疗建筑氛围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大厅空间中,墙面的面积最大,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选择具有较高明度、比较素雅的颜色,不能将纯色作为墙面的主要色调,更不能对其进行大面积使用。设计师在设计地面时,可选择拥有较深纯度和同色系明度的颜色,使其与墙面形成对比;在对顶面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可选择具有更高明度的色彩,使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情绪。2.1.2过渡空间。设计师在对医疗建筑的部分过渡空间(如走廊和楼梯间)进行设计时,要考虑患者和家属在这些空间中的停留时间。设计师要注重设计细节并进行优化,让使用者拥有不同的感受。如果走廊和楼梯间缺乏足够的光线,人们在置身于这一类型空间时就会产生低落感。因此,为了使人们拥有更加愉悦的体验,设计师可在此类空间中使用暖色调,使其整体变得更加阳光。对走廊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考虑不同楼层的走廊功能,要在局部位置设置不同标识,保证色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其与科室的色彩相符。比如:在对妇产科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可将紫色作为主要标识,因为紫色可以使产妇的情绪更加稳定;对儿科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可将黄色作为主色调,旨在放松患儿心情,使其配合治疗。赋予标识以不同的色彩,可以发挥色彩的导向功能,使人们了解本楼层科室的功能和作用。2.1.3私密空间。在医疗建筑中不乏大量的私密空间,如病房、诊室,设计师应对这一类空间进行合理设计,以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拥有稳定的情绪。通常,设计师会将白色作为主色调,但这样会给患者造成视觉疲劳,还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压抑感。相关研究表明,在设计中融入绿色,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视力,而且可以对空间进行有效调节,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体验。因此,设计师可在私密空间中融入浅绿色,避免大面积使用白色,比如:对诊室进行设计时,可选择具有较低明度的浅绿色,从而进一步优化就诊环境,避免视觉疲劳。对病房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考虑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要通过色彩来凸显科室的功能,使患者通过眼睛来感知不同的色彩,然后获得不同的情绪,产生不同的行为。比如,蓝色可辅助治疗胰腺和脾脏的患者。在对病房色彩进行选择时,设计师可选择某些特定的色彩,旨在使患者的情绪得到合理调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上海市某护理院改造工程设计为例,在护理院中,医护人员需要为长期卧床患者、慢性病患者、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和其他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与护理服务,促进其病情尽快恢复,或为其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融入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在空间中融入相应的艺术元素,将弧线和温馨色调作为设计的亮点,充分做到以患者为本,尊重每一名患者的感受。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主要选择蓝色、红色、黄色和咖色系。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当视觉捕捉到蓝色时,人们就会感受到静谧和温柔的氛围;当环境中充满黄色和红色时,人们会感受到环境的温暖;咖色系能够赋予环境更多的知性美,而这正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在选择设计材料时,设计师会充分考虑环境的需求与患者的需求,合理运用材料,打造简约大方的设计风格。①选择环保材料,保证这一类型的材料通过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②将柔软的棉麻织物和实木作为主要设计材料,确保患者皮肤的舒适性。③保证材料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与整体建筑设计风格相符。④保证材料容易清洁,避免其构造过于复杂。

2.2室外医疗环境设计

在开展医疗建筑室外医疗环境设计时,设计师通常会在建筑中融入庭院建筑风格,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由于各大医院的门诊比较拥挤,将庭院和门诊贯通,有利于患者在闲暇之余来到庭院放松心情。设计师还可在庭院中设置相应的绿色植物,从而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入口设计与屋顶和地面设计。2.2.1入口设计。以某中西结合医院医学综合楼项目设计为例,设计师在进行入口设计时,将中庭广场的景观视线进行合理分配,使景观拥有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对入口广场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将广场的文化与该医院的中西结合理念相融合,引入中医疗法文化,使整个广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对中庭广场的景观进行布置时,设计师将新中式景观风格作为主要基调,融入中式造园设计手法,使整个广场空间充满浓郁的传统韵味。同时,设计师还充分融合了西方造园设计手段,充分融入中西方文化的精髓,缔造独特的入口广场景观。在入口位置,设计师将具有中式文化特色的景墙设置于此,将造型树和置石相结合,使整个入口更加精致,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为了进一步凸显中医文化精髓,设计师在景墙上加入了与中医文化相关的内容,并在景墙后方设置中医名人雕塑,使整个广场的中医文化更加突出。在广场外侧,设计师融入了动静结合的设计理念,营造出极具观赏价值的水体景观,对空间轴线进行强化,将广场空间进行合理分割,并设置引人注目的喷泉,使水体景观更具观赏价值,并进一步完善景观功能。在广场的轴线位置栽种相应的乔木,营造出良好的林荫空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在广场的北侧,设计师设置了专门的条石坐凳,并对其侧面进行雕琢,融入相应的文化元素(比如引入西医名人名言),进一步凸显西医文化的精髓。2.2.2屋顶与地面设计。以某老年养护院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设计师充分利用屋顶和地面,将其设计成相应的花园、观景台和运动场,满足了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设计师对屋顶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在最大的区域设置了一个金色的遮阳板,既能保护屋顶花园,又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可起到有效的遮阳避雨、降温的效果。此外,设计师将我国传统农业与屋顶设计相结合,融入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屋顶小农场,使老年人能够在该项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使老年人更加热爱生活。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疗建筑如果想实现自我突破,就要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设计师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环境和色彩的作用,对各类元素进行合理的协调与搭配,使患者感受到贴心的服务,放松身心,配合医生治疗,遵守医护人员的叮嘱,从而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小影.环境及色彩在医院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J].住宅与房地产,2021(3).

[2]周兆发.医疗建筑适应性设计――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新区医院建筑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0,21(11).

[3]牛审.医院建筑设计创新浅探[J].建筑,2020(12).[4]胡庆,钟逸青.以人为本的医疗建筑设计探析[J].中华建设,2019(11).

邱毅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