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文化建筑论文 > 历史文化建筑更新保护探究

历史文化建筑更新保护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2-11 22:30:00人气:395

【摘要】以太原市历史文化建筑更新为例,从可持续发展和更新利用的角度,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旧建筑与新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运用经济合理的改造技术实现历史建筑长远发展是首要问题。研究结合太原某影院、星火俱乐部案例,探讨外部环境优化、室内功能丰富、建筑结构与设备更新、社会综合效益提升等方面在历史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历史建筑改造中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必要性,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历史建筑;文化建筑;建筑改造;保护;更新

0引言

山西省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太原市随着城市更新和扩张,众多现代化建筑势如破竹屹立在太原市中央。同时,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逐渐出现因疏于管理不再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现象,直到2009年末明确历史建筑为保护对象,太原市建筑保护改造工作正式展开。

1改造案例

1.1某宽银幕影院

宽银幕影院最初伴随着城市发展、道路系统更新修建而成,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标性建筑(见图1)。在老太原人的心中宽银幕影院不仅仅是普通的影院,它结束了宽片电影的历史,从黑白电影进入彩色电影时代。某影院紧邻解放路,地处核心。建筑主要风格为仿苏联形式,以砖混结构为主,完整展现了该历史时期的建造工艺、空间特色,建筑科学与艺术价值极高。建造初期,因影院位于市中心,外部空间狭小,内外功能空间过渡不足。影院内部功能空间分布以影厅为中心,周围配有服务大厅、设备间、办公室等辅助配套空间。常年为市民提供影音播放服务,深受喜爱。在社会发展、观念变化、精神和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影院也持续改造与加建。2003年首先对影院结构进行了加固,增加了观影厅的面积并根据人体舒适度调整坐席观赏角度,更换了数字音响设备,将宽银幕影院的整体形象提升到较高水平(见图2)。

1.2星火俱乐部

星火俱乐部位于五一北路与北大街交叉口,原为企业下属的职工俱乐部。初建于20世纪50年代,方形立柱和红色木质大门体现出当时的建筑风采(见图3)。为丰富职工和众多市民的业余生活,俱乐部举办各种文艺演出,给人们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随着改革开放,原工厂解体,俱乐部从原有企业脱离出来被个人承包。为延续其建筑文化活性,首先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修复更新,其次在建筑功能方面将原本的舞台观众厅改造为羽毛球和乒乓球场馆,将原有的观众厅坡地抹平并提升结构性能(见图4,5)。虽在后续的城市更新中将五一路扩建,增加了交通市政设施,使星火俱乐部的人流量增大、社会效益提升,但建筑外部的场地相应减少,原有的活动空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停车场虽缓解了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但影响市民日常活动、削弱了建筑的文化活动属性,也降低了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

2对历史建筑改造方式的思考

在对太原市历史建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历史建筑的保存现状为主要依据,总结太原市历史建筑适宜性改造模式。

2.1对建筑风貌的恢复保护

建筑外立面是建筑文化和形象特色的最直接表现,即外立面破损影响建筑文化的表达。因此,要求历史建筑外部能充分体现历史文化信息,在新时代以独有的形象表达建筑造型美感,并延续其在城市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应更新与保护并举,充分尊重历史风貌,在保证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和维护。采用新的建筑材料重现历史,是赋与历史建筑新生的技术手段。整个立面设计以原始结构墙面为依托,充分尊重原有的造型元素,采用现代材料和技术等还原建筑的历史原貌。

2.2提升建筑使用环境

建筑的使用环境包括内部功能空间的布局与室内物理环境的舒适度。建筑功能应与现代功能相适应,但物质精神生活的提高与停滞不前的建筑功能空间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功能房间的大小、功能分区布局、室内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使用需求。因此人流量降低,建筑的文化属性弱化,社会综合效益随之降低。对于文化建筑,须增添一系列多样化共享空间,将人与空间组织起来,既丰富其原有的建筑功能,又让人们在相对熟悉的建筑环境中产生丰富的文化体验。经由功能置换转变历史建筑的内部空间属性,并与城市建设、街区空间更新相结合,是应用广泛的技术手段。进而,历史建筑的文化性和纪念性特征在建筑空间序列中得以体现。建筑保护再利用时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并合理安排人工照明,夏季空调制冷和冬季采暖需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同时,应减少室外噪声和建筑内部设备噪声的干扰。此外应根据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增加或补充无障碍设施,全面提升室内使用环境的舒适度。

2.3对建筑综合效益的提升

历史建筑保护具有重要的科技、艺术与文化价值,反映了城市的时代变迁。它能唤起市民对于过去的记忆,是城市文脉发展的象征。因此,在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和更新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保护、开发和经济的关系。坚持“原真性”改造,保留城市记忆。根据文化建筑的功能类别,提高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优先思考人的感受和精神需求,进而增强建筑的影响力,提升社会综合效益。

3对历史建筑改造技术的思考

3.1结构加固技术

因历史建筑受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且其普遍使用砖混结构体系,承载力不强且围护力度不够,主体结构及相关构造常出现不符合现行规范对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的情况,承载力严重不足,存在诸如抗震、防火方面的安全隐患,需对原主体结构进行加固和改扩建。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通常采用增大基础和柱截面(见图6),将砖混墙体改为混凝土单板墙和剪力墙,楼板做叠合板处理等结构加固方式改善建筑的结构性能。

3.2设备节能技术

因历史建筑的特殊性,针对特殊房间应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并在特定保护区域内设置感烟探测器、警铃,提高消防安全性能。选用合适的空调设备,根据功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空调控制系统,在保证室内温湿度基础上最大限度节能。从地域性考虑冬季采暖要求,设置散热器供暖系统,满足多人同时使用。在更新给排水设备时,应选用节水器具,据资料显示,大型公建的节能潜力达到10%~30%。因此,将建筑的节能改造与历史信息保护与更新相协调,是历史建筑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既能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人的使用感受,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4结语

历史建筑更新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其保护与更新必须从地理区位、建筑特色、建筑使用、文化氛围、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用新型材料和现代技术表现其工艺装饰、建造形式和空间氛围,将是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的主要方式。

高宇波 王雨婷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